论决战平安京

——一个前路黯淡的、被抛弃的、生不逢时的国产竞技手游。 从制作组履历以及调动的美工水平来看,这个游戏最初的目标应该是夺下“弱竞技性moba手游”市场。即使在moba游戏爆火的时期,国内此类手游同样是追求娱乐性远高过竞技性。无论是最初的三国类,还是早期的自由之战,后来居上的王者荣耀,成功过的无不是在简化端游的基础之上加快游戏节奏,甚至还有300英雄这样从始至终不考虑平衡性“整活”的奇葩(也因此后期开始搞平衡就😂)。反观几位创新性还不错但过于注重竞技性的,最典型的就是虚荣,一入境当场水土不服,最后腆着脸尝试接地气还落下个骂名。平安京入场已比较晚,算是弟弟辈,强竞技性游戏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批拥趸,死对头腾讯又继承了自由之战的遗产成了市场的boss,剩下的空间并不多。凭借过硬的美术实力、拉野控线等操作上限保证的竞技性、ip加成继承的早期用户,平安京确实也站稳了脚跟。 然而moba并不永远如日中天,甚至可以说这场风暴去的比很多人预料的要快得多。当整个市场开始紧缩,原本必要的目的就变得不那么必要,(并非头部)本就不太挣钱的模式就更难入高层法眼,同时继承的遗产突然开始到处攻击起来,那么被抛弃或许也不再遥远。 其实制作水平的缩水以及为什么缩水相信大部分玩家琢磨琢磨都能猜得出一些,我们再来试试分析玩家本身对游戏的反作用力。记得lolm刚上线的时候我还很感兴趣特地翻了翻评论区,当时发声的玩家大多是希望这位“新人”给点压力倒逼官方多发福利😂至于平安京的存亡,大多数人是觉得凭借美工并不用太担心被取代。然而归根结底,这还是个moba游戏,崽子的衣服还是得进游戏才能享受到的。或许在moba爆燃的时候单一个lolm影响还不够致命,但如今它的出现对为数不多硬核moba玩家的号召力已经足以对平安京的游戏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了。常看主播实况的朋友大概会发现,主播代练是越来越难赢了,与其说输赢取决于对手水平,不如祈祷队友别太过分还有效些。刚开始看羽风起节奏队友浪被翻盘还挺乐,见多了就只有苦笑了。很多人都说啊,要保证对局质量,匹配时间长点无所谓的!上一个这么做的叫自由之战。对局质量差其实质是最硬核玩家群体的脱离,而这实在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时代不同了,更优秀的竞品也出现了,大家好聚好散只会是最终的归宿。即使不看主播,相信很多人也能体会到玩家总体素质的下降——排位就不提了,打个为崽直接睡你身上的扑棱蛾子是越来越多了,打个斗技场更是重量级,选个上单一看对面一个雪女,选射手就是被刺客追着打。除开退化了的竞技选手,平安京最多的住户就是继承自阴阳师的崽子她妈,于是官评区便时常看上去不怎么像是个竞技游戏评论区,倒也是个奇观。只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态度对游戏是好是坏就得打个问号了,而这方面网易也不是什么厚道公司,真就按着人气高低调整强度和皮肤,给游戏平添了不少的压力。 至于游戏本身,麻烦也已经积攒得够多。就游戏的底层逻辑来讲,下路的第一条石距是兵家必争之地(职业赛不考虑在内),由于没有回家买装备和做视野的压力,抢到第一个大节奏点的优势方几乎可以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塔,随后上下路换线滚雪球。那么按常理来说,抗压的对抗路自然在前中期要强上那么“少许”,只是一旦给上单装备更多的选择,经济差距还没拉大的射手体验就会变得非常糟糕,但后期射手又过于恐怖,于是要加强辅助,这下中路消耗没路走只剩法刺了,于是加强消耗装,回头一看好家伙对局时间怎么更长了体验还是差,最后一合计,得,还是把上单献祭了吧。结果就是上单装谁看谁摇头,全体上单保容错走工具人流。 回顾我并不长的游戏生涯,平安京大概是唯一一个我弃坑却让我有些放下担子般轻松感的游戏,姑且写此文留作纪念,希望扒鸡能超出我的预想,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