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zw背后的心理机制
直到我写完整篇文章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最近回看老番,看到了反叛的鲁鲁修,在第一季第一季的时候就看到了关键角色——桌角女妮娜,真不是我刻板印象贴标签,是b站还没有进行版权管理前弹幕给我带来的精神污太大了。简而言之就是妮娜在外出观光的时候遇到了11区原住民的绑架事件,妮娜因为惊慌失措引起了11区原住民的注意,差点惹上杀身之祸,是在特洛维斯后的新任11区总督公主尤菲救了她,至此妮娜就对公主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爱慕之情,这种感情在公主去世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巨大的心理阴影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好奇心,更是让我对于这个角色很大的标签(桌角女)产生了好奇,那就是,zw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 先看一下动漫对这个角色的描述:懦弱胆小的高科技工作者,这一角色描述有霓虹对于女性角色和科技工作者的刻板印象,但是让我注意到的是她对于女性强力角色的倾慕和自身的怯懦,她是在被苏菲公主救援后对公主产生的爱慕之情(话说回来我是真的很想吐槽你就不能换一个表达方式),这其中肯隐藏着某种潜在需求的投射,即希望获得和公主一样勇敢的特质和强悍的能力,这也为她在最后发明出核弹为公主报仇埋下了伏笔,真正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表达“对公主有爱慕之情的表达方式”是以一种xy的宣泄来进行表达的,很有霓虹的特点,也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一定要是这种方式呢?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主动的打破自身边界和违逆自身意志,用欲望来感受对于自己人生控制的方式。用来消弭的内在冲突其实是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弥合的个人性格、能力、实力以及身份差距之间的鸿沟带来的无力感。 可能是和自己最近一直在看和多巴胺和自控力有关的东西有关,zw其实也是一种追求多巴胺的行为,但我们都清楚的是这一行为除了在获得奖励机制后的贤者时间之外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的改变。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那么多人沉迷于diy呢? 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巨大压力之下缓释压力赢得控制权的一种代偿心理。当代人面对的压力往往和行为思想不自主和生存压力有关。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如果不违逆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就无法满足温饱的巨大矛盾,那么zw作为一种主动打破自我边界和违逆自我认知,但是可以在行动中感受对于自身的控制权和追逐多巴胺的奖励机制活动,但在活动后我们什么都没办法获得就是了。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种代偿机制,用来代谢掉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没有办法主动掌管自己人生和生活的心理冲突。在面对巨大压力和应激反应的时候zw行为尤其会变得很多,而这是在压力荷尔蒙和多巴胺分泌双重参与下,为了回避压力和无力感的方式之一。而我们没有办法主动掌管自己人人生和生活的内在冲突越大,对于zw这一代偿奖励机制的需求就越多,因为我们需要暗示自己——我们也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虽然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虽然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我们还是有对于自己人生的掌控权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zw行为呢?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可以帮助我们代谢掉许多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压力和痛苦,但是还是要看到zw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和我们到底想要掩盖什么,以便从根源上解决让自己感觉没有办法掌握自己人生的冲突根源。 如果想要解决自慰浪费时间以及让自己感觉到虚无的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能需要回到一个问题的根源,那就是我应该怎样掌握我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一个人对于自身人生和命运的掌控是随着能力的提升而慢慢扩大的,并非从一开始就拥有广泛的控制权,即便我们从一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一种全能感的错觉,也会在日后社会的驯化中慢慢的遗忘和修正掉这些全能感,那么怎样掌握自己命运中能控制的部分和逐渐扩大自己的主权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分辨和掌握,即我们一定要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去分辨和隔离生活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和我们控制不了的部分。对于我们能控制的部分一定要多多用功,因为成功的感觉会给你提供更多的鼓励和确定,同时提高你的技能和确定性,用实力和自信来向自己也想周围的人宣扬:你确实是有能力且可以控制好你人生中绝对可以由你控制的那部分的。而对于生活中我们暂时没办法控制和不知道应该该如何控制的部分的控制能力也来源于对于可控制部分的开发和耕耘,即,虽然你现在也许还不能控制你的所有人生命运,但是在你能控制好的地方好好耕耘,提高能力,总有一天,你还是可以控制你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命运的。 把自己的虚无从无意义的多巴胺奖励代偿活动抽出来吧,用一点点理智和逻辑与坚强的自我看到困扰你的真实问题并解决它,然后你就可以任意到一件事:原来你真的可以控制你的命运,哪怕是局限的一点点的。 完。 附录弹尔语录:人生就是靠着这些工具动态演进循环的 你是创作者,也是书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