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设定】【星空造船厂】【斯特劳艾克伦集团】武仙座级多用途星际飞船

【基本信息】
名称:武仙座号多用途武装星际飞船
所属:群星组织(The Constellation)
舰船类型:C级
舰船型级:武仙座级(Hercules-Class)
舰船分级:全能舰、军民两用、多用途综合平台
建造时间:2332年4月25日
研发商:斯特劳·艾克伦集团(STROUD·EKLUND)
生产商:斯特劳·艾克伦集团(STROUD·EKLUND)

【性能数据】
长:74米
宽:56米
高:13米
动力配置:
1×深核DC403超导磁约束聚变反应堆(主反应堆/电源)
1×斯莱顿航宇SGD-3300重力场循环阵列(跃迁引擎)
2×阿蒙-邓恩 邓恩21可变比冲脉冲磁等离子推进系统(主发动机)
2×阿蒙-邓恩 邓恩61可变比冲脉冲磁等离子推进系统(辅助发动机)
2×环宇银河“新星”制动引擎
10×环宇银河反作用力控制系统(RCS)推进器组
2×环宇银河 NG-15起降引擎
4×环宇银河 NG-20起降引擎
编制:8人(1名舰长/指令长、2名工程师、1名飞行员、1名武器系统控制员、2名雷达和传感器系统操作员、1名载荷专家)
舰载武装:
3×光镰“湮灭者”250Mev单装自动α粒子束炮塔
2×死神“突触-50K”6联装导弹发射器
2×死神“巨龙501EM”8联装电磁脉冲抑制器
舰船防护:
1×保护性系统3050-C“奥丁”电磁护盾发生器
玄武岩-芳纶复合材料内衬
增强碳碳基甲
铝/铝合金外挂惠普尔缓冲层
其它:
1×火卫二造船厂110DP异体同构周边式标准对接机构(兼气闸舱)
1×火卫二造船厂120LD着陆舱
6×六分仪护盾系统20T运输船货仓
3×六分仪护盾系统10ST运输船隐秘货仓
4×天狼星M20“尤利西斯”氦三储罐
1×弹道解决方案公司900T氦三储罐




在开普勒荒唐级飞船出乎意料地取得巨大成功后,斯特劳艾克伦集团不仅从中赚足了信用币,同时也把握住了星际飞船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然而,作为项目工程师无脑堆料的作品,开普勒荒唐级飞船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比如其出厂标配的武器系统较为单一,仅配备有激光和弹道武器;船体结构设计不合理,一艘C级中型舰船却拥有堪比M级重型舰船的超多层甲板设计,且仅配备竖直舱梯使得船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无谓通勤时间在不同甲板间轮换。这一缺点在太空遭遇战中很有可能是致命的;驾驶舱的构造和整体布局使得飞行员视野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加之舰船传感器和舱内仪表并不能完全忠实地反映飞船的周遭状况,这使得飞行员们对该船的驾驶体验并不十分满意。除此之外,过度堆料的设计还使得开普勒荒唐级在外观上显得臃肿而不协调,根本不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外形设计使得该型船舰需要耗费更多的燃料维持其大气圈内飞行的可操控性;斯特劳艾克伦集团的外宣部对开普勒荒唐级的外形设计也十分不满,认为该船的外观设计有损公司宣传的一贯形象。因此,开普勒荒唐级绝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虽然它凭借庞大的体型、高度的模块化设计和无所不包的有效载荷搭载在星际市场上一炮而红,但这并不代表它取得的成绩能够长久保持。公司需要更加优秀的设计来延续“全能舰”概念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为公司延续乃至取得更大的利润。
强烈的需求,充足研发经费的投入,以及(据CEO沃尔特·斯特劳本人所说)来自群星组织的某位同事---项目的编外研发和工程人员的协助。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促成了“武仙座”级,又称赫拉克勒斯级或大力神级飞船的问世。

武仙座级(Hercules-Class)飞船同样基于激进的“全能舰”概念设计,其庞大的体型和与其体型相配的C级DC-40系聚变反应堆使其能够搭载较普通舰船而言更多,更庞大的设施和各类设备,包括输出功率更高的SGD-3000系重力场循环阵列,推力更大的联装主引擎,覆盖范围更大的3050-C“奥丁”电磁护盾发生器,威力更强的各类武器系统,带宽更高、孔径更大的通讯和传感器阵列,更加齐全而精良的科学设施或庞大且可供自定义化的货物/居住/工程空间。标准型武仙座级长74米,宽56米,高13米,拥有7350单位(约36TEU)的货仓容量,相较于开普勒荒唐级更大,且布局更加紧凑,在先进的货物管理系统(Cargo Management System,CMS)配合下使得武仙座级在星港进行货物装卸的速度远快于开普勒荒唐级。大容量货仓还可被快速替换为其他符合星舰设计标准的舱室结构,大大提高了舰船的多用途能力。得益于庞大的可自定义空间,每一艘标准武仙座级在出厂时就已自带完善的工坊、科学实验室、生活区、军械库等标准组件,且可以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不同方向的客制化改造。同时,武仙座级还针对开普勒荒唐级暴露的缺点进行了改良。比如采用了采光和视野都更好的卡伯特C系舰桥(可花费额外的信用点升级到最新的C4级)以提高飞行员的驾驶体验,舰桥模块自带的联通双层甲板的阶梯也大幅缩短了船员在不同甲板间轮换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武仙座号的流线型设计极大地改善其空气动力学特性(该级舰的大部分客户表示,这也是它看上去比开普勒荒唐级更加顺眼的主要原因),配合分布全船周身的三轴稳定RCS控制喷嘴也有效地改善了其大气圈内的可操控性,这使得武仙座级可以在起飞和着陆阶段节省更多的燃料,进而延长其航程和跃迁距离。

除去作为星际运输船以外,武仙座级还配备了完善的科学和研究设施,并佐以强大的传感器阵列和计算机核心支持。这进一步赋予武仙座级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不仅可以使用标准的光学-电磁-引力波传感器体系扫描行星地貌、勘察矿物资源、感知本地生命、观测天文现象、进行引力子和引力场观测,还可以用于在战斗中快速获取敌方信息,确定敌舰配置、锁定敌舰位置、暴露敌舰弱点、进行多频谱射控。武仙座级还对其武备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以满足部分武德充沛客户的需求,武仙座级配有三座“湮灭者”250Mev单装自动α粒子束炮塔,两座“突触-50K”6联装导弹发射器和两座“巨龙501EM”8联装电磁脉冲抑制器作为其武器系统。丰富且多样化的武器配置使得无论是瘫痪舰船还是彻底毁灭敌舰,武仙座级都是一把好手。两座“邓恩-21”主引擎和两座“邓恩-61”辅助引擎组合的动力系统也赋予武仙座级良好的机动能力,不过鉴于武仙座庞大的体型,其机动性必然不如其他A级和B级的小型舰船,不过其动力配置依然能在不以机动性见长的一众C级舰船中取得“良好”的评价。坚固的船身结构和厚重的装甲,配合能够偏转中小口径弹道武器弹药的3050-C“奥丁”电磁护盾发生器,使得武仙座号也拥有相当不俗的防御能力,既可以在某些行星的恶劣环境中来去自如,也可以在一只小型攻击编队的炮火中游刃有余。


由于据称是得到了与斯特劳艾克伦集团CEO同属群星组织的某位编外开发人员的协助,加之热衷于进行星际探索的群星组织在客观上也需要一艘具备多任务能力的星舰来满足各种需求。而无论是老旧的开拓号还是后续的继承舰发现号均难以像武仙座级一样拥有广泛的任务适应能力。因此,本级舰的首舰---武仙座号自位于纳里昂星系达尔维克卫星轨道上的斯特劳艾克伦集团造船厂下线后,就被首席执行官沃尔特·斯特劳先生无偿赠与给了群星组织,作为探索和开拓飞船使用。而该级舰相较开普勒荒唐级的全面性能提升和体验改进也使其迅速地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大笔的订单从定居星系群各处如雪片般飞来。不过凡究极的性能必然伴随着究极的价格,开普勒荒唐级作为C级飞船本来已经十分昂贵(斯特劳集团官方售价67999信用点),而性能大幅升级的武仙座级售价则也达到了惊人的100000信用点,这一高昂的价格使很多潜在客户望而却步。不过深红舰队的海盗们倒是长于此道,在一批新下线的武仙座级被送往自由星系联盟领域的途中,深红舰队洗劫了运输舰并夺走了所有舰船。而这些体积庞大且拥有强大火力的舰船被深红舰队加装了多频谱扫描干扰器,然后用于他们的拿手好戏---跨星系走私。这种经过重度改装的重武装运输舰拥有不亚于联殖海军标准军用攻击舰的火力和防御,一时让联指星防队和星联游骑兵都感到焦头烂额。但这一事实也切实向外界表明,武仙座级的性能确实配得上这一价格,这反倒在定居星系群引起了新一轮的购买热潮,同时也引领了其他星舰造船厂推出性能和定位类似的产品。不过,作为全能舰理念的提出者,在其研发团队的助力下,斯特劳艾克伦集团毫无疑问在这条新跑道上一骑绝尘,将其他所有的竞争者远远甩开,并成功地激起了各大造船厂间星舰产品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