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机动战士高达】神秘巨人----RGM-79【G】陆战用先行量产型吉姆

2023-01-02 09:00 作者:神圣的斯巴达  | 我要投稿

在一年战争中最具划时代性的武器便是MS。但是众所周知,联邦军在一年战争期间虽然开展了V计划,但最终真正的量产型MS却是RGM-79吉姆。然而吉姆正式投入战场时已然是战争的尾声。在战争的前中期时只能使用像火箭筒或是放大版反坦克导弹,抑或是坦克这样的传统武器来对抗吉翁的MS。

 

因此对于前线官兵而言,尽快研发出属于自己的MS至关重要。特别是地球上的联邦军在缺乏MS战力时也是陷入了极为不利的情况。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邦军只好紧急开发出了地面战专用的MS,也就是RGM-79[G]陆战型吉姆。

停放中的小岛大队隶属的陆战型吉姆


不过早在RGM-79[G]陆战型吉姆开始量产之前,联邦军便利用开发RX-78高达所留下的零件组装出了一批RX-79[G]陆战型高达。可是仅仅只有少量的陆战型高达依旧只是权宜之计,仅仅二十来台的数量对于宽广的地面战场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联邦军还需要更多的MS来解决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恰逢RGM-79吉姆已经完成射击但尚未进入量产。于是联邦军决定先利用既有的RX-79[G]陆战型高达的生产线先行生产一批RGM-79[G]陆战型吉姆用于应急,顺带还能在战斗中搜集实战数据。由于该机的大部分零件沿用了RX-79[G]陆战型高达的同款零件,因此两者之间可以做到像头部之类的零部件通用,但是却和正式的RGM-79吉姆缺乏零件按通用性,大约仅有两成的零件能和吉姆通用。而且从定位上说,陆战型吉姆只能算是陆战型高达的低成本改良型。然而也正是因为该机的供能仅局限于陆战,因此部分性能还是胜于之后量产的RGM-79吉姆。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装甲材质,作为先行量产的陆战用机体,陆战型吉姆所用的装甲材质甚至是后来标准吉姆羡慕的不行的月神钛合金。

使用90mm犊牛式机枪的陆战型吉姆


而且RX-78的主机主要位于核心战机上,虽然头部组件中也搭配了从属的处理器架构,但RGM-79[G]的主架构则是分离配置在头部以及驾驶舱的周围。造成这一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全规格的教育型电脑有着量产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源自于这些陆战用限定特化的机体品质过剩,因此为了在型号上使其更具稳定性才有此决策。在陆战型高达上,作为采用了78系的纯正品,根据前线的要求对通信能力和近身作战能力进行了强化。而陆战型吉姆作为有着规格相近的同等品。在零件的更换、更新、改装以及补给上有着供给稳定的优点。总很看来两种机体的结合使用,在提高前线作动能力这一点上证明了量产化MS的有效性。

小岛大队中的陆战型高达和陆战型吉姆


不过从另一角度说,虽然陆战型吉姆进行了量产,但数量依旧有限,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生产了50台左右的机体来满足各个战线上的应急需求,并作为战争中最先部署的MS之一也被各个部队所采用。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使用部队还是位于远东地区的机械化混成大队,也被人称为小岛大队。在小岛大队的8个MS小队中,第2、3、5、7四个MS小队装备的便是RGM-79[G]陆战型吉姆。机械化混合大队下辖的MS是以三机为一小队的编制进行作战,每个小队的MS都可以各自配备不同的武器相互支援。

 

这些单位在维系东南亚战线、驱逐吉翁军MS等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吉翁军也将这一型取了“神秘巨人”的称号。当然还有一说认为RGM-79[E]是以RGM-79[G]为基础改装内部零件以适应宇宙环境而来的宇宙战样式机体。当然这一说法各位就见仁见智了。

小岛大队驻地中的陆战型吉姆


RGM-79[G]的头顶设有主摄像机和附有保护罩的光学传感器,有着将头部顶端的主摄像机部分、与组件化双摄象机以上两者作为单体设备的构造。这一构造完全地继承了RGM-79吉姆,也就是当时联邦系量产MS的一大特征。眼部处则是引进自RX-77起尝试性采用的护目镜式传感器,之后的RGM-79吉姆系列也采用这一设计。其配置也和一般联邦机型相同,但下巴部位的造型则沿袭陆战型高达,和RGM-79吉姆略有不同。另外头部自然也取消了火神炮这一武器。

陆战型吉姆的头部


传感器类装置集合体、对热度颇为敏感的头部组件设有撒热口。由于是预想为大气环境中使用为前提,因此为了把空气冷却的效果发挥至最大,二八散热口设置成了朝向机体前方。

 

而且考虑到部件通用的原因,因此陆战型吉姆的头部组件仅仅需要少许调整便能安装到陆战型高达上,这点在战争后期缺乏零件的情况下便出现在实战部队中。小岛大队第08MS小队的卡莲机便是在侦察行动中由于头部损坏而换上了陆战型吉姆的头部。并且还因此被战友们冠以吉姆头的绰号。

工厂中安装陆战型吉姆头部的陆战型高达,吉姆头的特征很明显能判断出是卡莲机


在胸部上陆战型吉姆并没有装备陆战型高达所装备的火神炮和多功能发射器,而是改成了一般的散热进气口。

 

而且陆战型吉姆的另一大特征便是配置在胸部的驾驶舱,这一设置也是和陆战型高达相同。这种在以驾驶舱最为典型的控制系统与主动力炉的构造和配置在内的巨大差异也让该机和之后的RGM-79吉姆相比,在构造上也有着大幅的改变。毕竟陆战型吉姆和陆战型高达这两种作为紧急生产出来的纯陆战用机体,为了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因此驾驶舱并未采用结构比较复杂的核心战机相同,而是转而采用注重装甲的耐弹性来保护驾驶员的安全。同时对驾驶舱和主发电机的规格、配置进行了变更。

 

不过该机驾驶舱的内部配置和使用核心战机系统的驾驶舱差异并不大,但是不同的是陆战型吉姆的驾驶舱在前后方可以腾出较大的空间。正面的屏幕也采用大型屏幕,也是这款驾驶舱非常显著的特点。

陆战型吉姆和陆战型高达采用了一致的驾驶舱,控制台以联邦军MS为基准,和RX-78高达相似。操纵杆分布在左右两侧,并装有各种仪表和开关。


之所以把驾驶舱从腹部移至胸部,原因之一便是该机需要在河流中使用。驾驶舱出入口设置在胸口顶端,侧面有着帮助机师登机的升降梯。另外这一设置还可以让机师在紧急状态下连同座椅一起进行弹射逃生。并且即使当机体呈趴卧状态时也能让机师顺利逃生,在实际运用中也得到了机师们的肯定。这些细节上的变更也都是以该机在地面上运用为前提而设计的。毕竟这些改动比起生产性上的问题,反而更要注意在重力环境下的应用问题,以及对投入使用地区的优先顺序性进行模拟实验。巡航机体在升降时的防御设备,以及在不需要大型施设情况下的整备方法等,基本上在以宇宙空间的运用为前提下,以陆战部队的经验对MS的构造进行了大改修。而那些之后正式量产,基本继承RX-78高达构造的吉姆相比,更能突显出该机针对陆地运用而做出修改的基础设计。

陆战型吉姆的躯干


在前裙甲、侧裙甲、臂部侧面等各处均设置有选配式装备用的挂架,可供挂载各种备用弹匣和榴弹类、盾牌等装备。后裙甲也设置了火箭炮挂架。虽然一说陆战型吉姆无法像RX-79[G]陆战型高达一样将货柜挂载于推进背包上而设置的机能,但在实际作战中还是出现了陆战型吉姆携带大型货柜的场景。并且这些挂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当初对必要装备进行招标式,各厂商都是直接把自身规格套用在机体上,导致各部位挂架的规格不尽相同,实际使用也难说方便。但是这一问题在日后的RGM-79吉姆上得到了解决,要求挂架必须统一规格。

 

肩部装甲上设有工程用挂架,由此可以看出本机除了战斗任务外,也能执行其他作业,具备MS应有的多功能。而且这个挂架还可以用来固定空降作战用降落伞组件的安全带。虽然在低高度下陆战型吉姆可以直接从米迪亚运输机上空降,但是倘若从更高的高度进行空降那么就需要配备降落伞组件和大型推进背包。

 

背部的背包则和背部加挂货柜的RX-79[G]陆战型高达不一样。该机配备的是一般的推进背包,推进器喷嘴设置也和一般的RGM-79吉姆相仿。不过这并不代表没有使用陆战型高达背包挂架的陆战型吉姆存在。在一些小队中还是可以看到这种陆战型吉姆的变体。

陆战型吉姆的躯干和背部推进背包,还可以看到后腰部的挂架


而作为立足于地面的MS的腿部自然成为了特别重要的组件,但这也是MS最常使用的一个部位。特别是陆战型吉姆自然会被推测作为现有的军用车辆等的替代品和兵器而被使用的场景中更是如此。

 

MS作为刷新既存兵器体系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兵站还是战线维持,都可以期待其大有作为。尤其是在陆地战中,地势以及气候等的影响非常大,在既存的战术中,天时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素。但是作为战斗兵器的MS有着改变战场的巨大变革,它不但拥有足以超越战斗车辆的移动破坏性,还可以作为兵器将自身的战斗能力单独投送,成为了前所未有的存在。

陆战型吉姆的腿部


而赋予MS这一机动性的腿部,因此成为了其最重要的组件,特别是RGM-79[G]的腿部,还汇集了陆上用特化的特殊装置。膝部装甲上追加了适用于战斗场景的刺钉,虽然是为MS格斗战所涉及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多作为防滑钉使用,用来在跪姿射击时可以固定自身以稳定射击姿势进行精密射击。陆战型吉姆在小腿部装配了发电机、燃料箱,并配有大容量的电容器及光束军刀刀架等,其在构造上进行了高密度的装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初期光束军刀非常精细,因此采用内藏式收纳作为防尘措施。而且由于是作为地面运用为前提,因此腿部去掉了御姿喷口和整体燃料箱。同时因为采用了防尘的构造,使仅需少数人员的维修组也成为了可能。而对于最容易受到冲击、最容易产生金属疲劳的脚步接地面等部位,即便是仅凭机师自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整体检修。并且由于是地面专用机体,因此底部并没有推进器,而且为了增加抓地力,还在这里设置了弹出式钩爪之类的装备。

陆战型吉姆的腿部拆解


在武器装备上,考虑到前线补给便利性和泛用性,陆战型吉姆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和同时期生产的RX-79[G]陆战型高达通用。虽然据说该机没有配备那么强大的发电机而无法使用光束步枪,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比如拉萨要塞攻略战中出现的许多陆战型吉姆均装备了光束步枪。

陆战型吉姆所使用的武器装备


但使用最多的还是100mm机枪,虽然和MS-06J扎古II的120mm机枪相比口径较小,但这种武器配置也是考虑到丛林地带作战需求而配备的。毕竟丛林中障碍物多,因此相较于口径更注重于操作灵活度。同样的理念也运用到了火箭炮上,虽然炮管较短,弹匣则是装备炮管的后端。此外还配备了一种6联装导弹发射器,使用时手持架在肩膀上使用。发射时导弹会自行冲破发射筒前方的保护盖。另外陆战型吉姆为了应对肉搏战的需求还配备了两把光束军刀,这两把光束军刀在不使用时会收纳在腿部的固定刀架内。

陆战型吉姆的光束军刀和收纳刀架


而且陆战型吉姆基本全都使用实弹武器的另一考量,则是由于实弹武器在当时的环境中更适合补给和运用。

 

机体使用的盾牌也是和其他机体所通用,虽然敖德萨战役中的许多陆战型吉姆都使用了FADEGEL RGM-M-Sh-003 盾牌,但像小岛大队这样驻扎在丛林中的陆战型吉姆以及陆战型高达等机体配备的均是RGM*S-Sh-WF/S-00109 盾牌。这种月神钛合金制成的护盾最初便是设想在重力环境下使用,优先防护驾驶舱等重要部位,因此形状上和日后大量使用的盾牌形状不同。而且这种盾牌除了用作防御外,末端的盾牙甚至作为近战用突刺兵器。不过这种盾牙还能让盾牌直接刺进地面,并借此架设在机体前方作为护盾,以便机体空出双手手持大口径实弹兵器并以稳定姿态射击。而除此之外该种盾牌还衍生除了一种表面再增设装甲的版本。在拉萨基地攻略战中,第08MS小队的陆战型高达便搭载了这种衍生版本的护盾。

 

而且在小岛大队麾下的MS小队中,也会把自己小队的编号直接涂在盾牌上以方便区分。

使用盾牌防御的隶属于小岛大队第02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当然说起陆战型吉姆的征战史,不得不提的便是东南亚战线。陆战型吉姆最先部署的地区便是属于东南亚乃至中国南方一带的广大丛林地带,原因便在于此处吉翁军的攻势较猛。倘若是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土地上,足够数量的61式坦克还能和MS相抗衡。但当作战地区转换到坦克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的丛林地带时,那么MS就会有这碾压般的优势。更何况东南亚茂密的丛林和高耸树木,即使是18米高的MS也能躲藏其中,这也进一步削弱了空军对抗MS时的战力。因此联邦军便把最先编组完成的MS部队之一交给远东方面军。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机械化混成大队,下辖担任通信、医疗的总部管理中队、步兵中队以及两个中队共24台MS。

 

这支机械化混成大队也因其指挥官的姓氏而得名小岛大队。麾下的MS小队中第01、04、06、08四支小队装备RX-79[G]陆战型高达,而第02、03、05、07MS小队则装备RGM-79[G]陆战型吉姆。

战斗中被击毁的隶属于小岛大队的陆战型吉姆


这些部队在获得MS编组完成后,也只能在丛林中摸索着去开拓MS使用的相关战术。虽然在9月底编组成立,但刚进入10月没多久就已经损失了四分之一以上的战力。之后还出现了第02、05小队毁灭需要再整编,第08小队干脆队长都没了,等来了一名刚来地球的队长和另外两名补充人员。

 

况且RGM-79[G]陆战型吉姆不仅有着耐弹性极高的月神钛合金作为装甲,在性能上也相当不错,但就是这样也让小岛大队最初的几场战斗吃尽苦头。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小岛大队的战国也日益丰厚。到了攻略拉萨基地时,小岛大队已然成为了攻略部队的主力军。

 

不过在那次作战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感到可惜或者说愤怒的传闻。像联邦军在探索进入吉翁军基地的矿道过程中便损失了9台MS(其中6台重创),最终第四次把使用陆战型吉姆的第07小队当作弃子直接进入坑道,最终在爆炸物的轰鸣中再度宣告失败。但这些只不过是联邦军指挥官意图通过让士兵驾驶MS送死,从而“意外”引爆核熔炉产生诱爆,直接掀翻山下面的吉翁基地。

进入吉翁拉萨基地入口探索的第07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而紧随东南亚战线之后投入陆战型吉姆的便是欧洲战线。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敖德萨作战,在这场扭转战局的大规模战役中也有着陆战型吉姆活跃的身影。像第44机械化混成连队在接受陆战型吉姆在内MS的配备后,便升级成了独立混合第44旅。之后该旅和其他同样装备了陆战型吉姆的友军部队一起发起了作战行动。不过在占领预期144号高地的行动中并没有什么很亮眼的表现。

隶属于独立混合第44旅参加敖德萨作战的陆战型吉姆


而且在敖德萨战役中,作为王牌的MS并未被部署到最前线,而是分派至较后方的位置。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和吉翁交火的击毁。不过似乎结果不甚好看,3机被摧毁,6机在行进式发生了摔倒的意外而陷入瘫痪状态。当然据说问题出自于当初未能去除机体控制软件里因为全速步行而产生的程式错误。在吃过苦头后的联邦军之后自然开始大规模更新控制软件杜绝这一现象。

 

但无论怎么说,敖德萨作战的成功依旧有着MS的功劳。但自11月后,随着熟练机师数量的增加,部队对于MS作战经验的累计,以及机体控制软件的更新等因素。也让欧洲战线的MS部队也开始像东南亚战线上的MS部队一样开始崭露头角。不仅紧追着从敖德萨分别往东、南方向撤退的吉翁残军不放,还顺势夺回了不少之前被占领的地方。只是RGM-79[G]并未追加生产,这也导致随着战斗损耗而不得不出现的零件的问题。最终也让该机型在战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少,但也算是完成了自身作为先行量产机体的使命。

追击敖德萨残兵的陆战型吉姆和61式坦克


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便是陆战型吉姆在战争中也出现了一些以此为基础而设计的变体型号。作为改动最小的那自然是RGM-79[G]狙击型吉姆,整体而言其规格和陆战型吉姆并无什么很大的区别。或许最大的区别便是更换了背包和武器吧。这也导致两者之间的通用率相当之高。这种狙击型吉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出场便是在拉萨基地攻略战中直接击落了吉翁逃离这里的伤员舰。

 

而另外一种虽然没有什么出场次数但来头也不小。这便是RGM-79BD-0 蓝色命运0号机 。这是基于陆战型吉姆所制造的联邦EXAM系统的测试机。为了进行EXAM的测试因此增加了MS的出力,还安装了额外的冷却系统以及数据收集装置。由于这台MS仅用于运动测试,所以它唯一的武器装备是头部火神炮。

 

由于对0号机的测试结果并不满意,因此需要一台配备了EXAM系统的高规格机体进行测试。因此基于陆战型高达所制造的1号机被改装用于实战测试。而基于研发者克尔斯特博士缩短开发时间的要求,因此0号机的头部便被移植给1号机使用。

RGM-79BD-0 蓝色命运0号机


还有一台则是RGM-79[G]CV-ST隐秘型陆战型吉姆。这台陆战型吉姆作为隐秘型MS开发,并被改装了胸部。其获得数据则被用于RX-79BD-1ST隐秘型蓝色命运一号机。

RGM-79[G]CV-ST隐秘型陆战型吉姆


不过自UC 0079年10月起,联邦军量产的主力MS RGM-79吉姆也正式占据主流。RGM-79[G]陆战型吉姆和RX-79[G]陆战型高达的零件也出现了问题,这两种机型的量产数量有限,和RGM-79吉姆的零件通用率也较低,因此自然也陷入了交换消耗用零件不足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了机体在战斗中受损而因零件不足无法修复的情况。于是这种情况也演变成不得不拆解机体来修复其他机体。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也让该机在战争结束前夕还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数量要少不少,因此到了整编部队时,该机也成为了被淘汰的优先对象。

 

阿纳海姆的测试设施,可以看到后方的格纳库中还有一台被收购改造了的陆战型吉姆


不过并不是所有陆战型吉姆都会被报废。毕竟陆战型吉姆和陆战型高达有不少零件都是来自于RX-78-1/2的剩余物资,因此这些机体也成为了研究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的MS素材。由于阿纳海姆在战后企图正式进军MS市场,因此自然也会向军方买下那些部队巴不得赶紧退役机体的所有权。除了经由拆解研究所得资讯应用在公司的MS研发上,也会作为收集各式数据的实验用机体。阿纳海姆的加州工厂甚至还拼装有局部为阿纳海姆制零件的合成兽机体并将其运用到实验中。可以说许多机体就这样在北美度过余生,为阿纳海姆的技术培养发光发热。

RGM-79[G]陆战型吉姆
奴灵小队涂装的陆战型吉姆
重力战线中出场的陆战型吉姆
RGM-79[G]陆战型吉姆
陆战型吉姆的三视图
陆战型吉姆的手部和陆战型高达也实现了通用化,在拇指根部有着用于链接武器火控的连接器
陆战型吉姆的手部和接驳武器握把上火控系统的接口
陆战型吉姆的驾驶舱细节
NFHI*EPHB-type.Doc-04/380mm 超级火箭筒
YHI 6ML-79MM 导弹发射器
NF·GMG-Type.37/100mm 机枪
陆战型吉姆的设定稿之一,非终稿,可以看到仍有一些不同
钢佩利格纳库中携带和准备投放陆战型吉姆的形态
停放中的小岛大队隶属的陆战型吉姆
准备从钢佩利上进行空投的陆战型吉姆
进入吉翁拉萨基地入口探索的第07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第07MS小队进入矿道后,联邦军的士兵正在拆除爆炸物
面对阿普拉斯III攻击后留下痕迹的第03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面对阿普拉斯III攻击后留下痕迹的第03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被阿普拉斯III攻击摧毁的第03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被阿普拉斯III攻击摧毁的第03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被阿普拉斯III攻击摧毁的第02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被阿普拉斯III攻击摧毁的陆战型吉姆
参加敖德萨作战的陆战型吉姆
敖德萨战役中,独立混合第44旅正向144号高地发起进攻
隶属于独立混合第44旅参加敖德萨作战的陆战型吉姆
寒带地区涂装的陆战型吉姆
战斗中的陆战型吉姆
使用长程光束步枪的陆战型吉姆
机库中的陆战型吉姆
待机中的陆战型吉姆
使用盾牌防御的陆战型吉姆
被扎古击毁的陆战型吉姆
战斗中的的陆战型吉姆
组装武器的陆战型吉姆
敖德萨战役中的陆战型吉姆
被高战蟹登录抓取头部的陆战型吉姆
城镇中行军的陆战型吉姆,机体为了在森林地带发挥迷彩效果而涂成墨绿色,但该涂装在城市地形中却异常显眼。推测该图拍摄于压制敖德萨后的11月下旬
UC0079年11月下旬,欧洲方面军的陆战型吉姆对贝科努发射场发起猛烈攻势
作为联邦军最初编组MS部队,陆战型吉姆的生产数量还是有限,不过在后期时需要拆解机体以腾出零件,而该图是三机编队因此可能是投入初期时的
远东方面军机械化混成大队所属,第02MS小队的陆战型吉姆
欧洲方面军,第一空降MS师所属机。这支部队是为了开拓用MS进行空降作战的新战术而创立的,在追击敖德萨吉翁残军时立下了不少战果。当时搭乘米迪亚前往战区并利用空降迅速部署,阻止吉翁军打算集结于基辅的行动,对于解放该地有着极大贡献。深入敌阵直接空降,如同斗犬般彪悍战斗的身影,使该部队获得了古斗牛犬群的称号
欧洲方面军,第6军所属机。第六军在敖德萨战役期间负责攻略伊斯坦堡,于是试验性的编制中队规模的MS部队。该部队以地中海舰队的舰炮炮击为掩护,成功夺回伊斯坦堡,接着更直接南进,朝中东方面禁军。后来更是编入非洲方面军继续作战。虽然历经重重实战后变得相当老练,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但也和吉翁军的MS部队一样,在中东和非洲饱受沙尘侵扰机体关节的问题。而图中则是该机禁军耶律哥方面前重新涂成沙漠配色的状态,此时仍隶属于欧洲方面军
游戏中的陆战型吉姆



相关阅读


【机动战士高达】神秘巨人----RGM-79【G】陆战用先行量产型吉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