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惊澜】高达SEED百科——C.E的舰艇


C.E的舰艇——宇宙战舰和MS/MA用母舰的出现
在C.E.70年以后,MS成为战场主角的世界里,宇宙舰艇、水上/潜水艇、陆上战舰等“舰艇”也是不可或缺的兵器。
既然MS在续航距离等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在作战行动中需要具有航空母舰性质的战舰。
从西历时期开始舰艇就是很重要的兵器,它携带的大火力武器群对舰对据点攻击十分奏效,除此之外,使用大载量的舰艇在运输任务上提高了效率。
C.E早期的舰艇大部分是水上舰或潜水艇,被定义为宇宙舰艇是看不到的,因为从当时开始就被用于侦察卫星而配置的宇宙,活用范围只不过是静止卫星轨道的水平,没有必须运用到宇宙舰艇的理由。
既然宇宙的开发没有进行,也就不存在宇宙基地,即使建造出宇宙舰艇也很难运用起来。
西历末期,L1开始建造国际宇宙空间站“世界树”,但是由于R.C.War(重组战争,同时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世界树”的开发被冻结了。
直到R.C.War的终结和C.E新纪元的到来,宇宙开发正式走向正轨,C.E.9年~C.E.11年“世界树”再建完工,C.E.10年月面都市“哥白尼”开建次年完工,随着这些宇宙开发计划相继实施,C.E.10年代~20年代初期地球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基地。
伴随宇宙开发的进展,提高了宇宙权益保护策略的必要性,开发宇宙舰艇的选择也富有现实感。
尽管如此,在C.E初期,被称为宇宙舰艇的兵器似乎非常少,那些“宇宙飞船”的作用不过是在宇宙中航行而已,那个时期较为有名的就是调整者元祖【乔治·格伦】所设计的木星往返船“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各种航天飞机。
真正的宇宙舰艇开始出现是在C.E.30年代。
C.E.35年大西洋联邦建造的月面基地“托勒密”被曝光,并开始配备宇宙舰队,当时的宇宙舰艇是“托勒密”基地发表的史上首次MA系列的母舰,或者搭载有舰炮和舰载导弹发射器具备对舰性质的战舰。
以这个时期为界线,各国开始了宇宙军备竞赛。
可以认为各势力的主战力是宇宙战舰,擅长火力打击、续航距离、有效载荷的宇宙战舰是宇宙战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宇宙战舰在保持基本功能的状态下继续发展,随着扎夫特的MS实用化,MS运用舰也登上了舞台,之后成为了宇宙战舰的新标准。

【舰艇的基本能力】
宇宙用/大气层内用的舰艇都是最大级的自走式兵器(虽然也存在自行移动的宇宙要塞,但一般不会将其定义为自走式兵器)。
这个特性意味着,舰艇就是拥有最大有效载荷的兵器。正是这个有效载荷保证了舰艇的续航距离、攻击力、运输能力,成为无可替代的兵器。
宇宙舰艇、水上/潜水艇是最基本的舰艇。
也有设想在地面上运用的陆上战舰、大气圈内外两用舰等特殊例外。

【远距离移动能力】
舰艇的续航距离远远超过了其他兵器。
如果是宇宙舰艇的话,很多都可以在无补给的情况下在拉格朗日点之间航行,越是大型舰艇,续航距离就越长。
续航距离的长度对作战的展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很大程度左右了以MS为首的搭载兵器的运用能力。
舰艇特有的庞大有效载荷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航行距离。这是跨越宇宙空间和海洋的作战所必须具备的。

【战斗·运输等的任务】
舰艇以军事作战为主要任务。使用光束/实体子弹式火炮和导弹等舰载火器进行攻击,以MS和MA的运用为任务的战舰。
运输、补给任务也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如果没有舰艇的有效载荷,无论是运用了多数兵装的战斗、运输、补给任务都无法成立。
舰艇的兵器比MS/MA用的还要大,不仅具备舰载的大火力、还能完成大规模的运输、补给任务。补给舰的专场则是负责运输和补给。
(飞燕惊澜:补给舰和其他战舰虽然都是以运输为主的母舰,但运送物资类型不太一样,作战舰以参战单元为主要搭载目标,虽然也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但还是不能和补给舰比,补给舰主要是以燃料、弹药、食物、水、舰载机备用零部件、甚至是补给舰载机等等)

【战斗的基本单位】
在宇宙和海洋(包括登陆作战)中,战舰是战斗的基本单位。
在宇宙战中,MS/MA运用舰,战舰的本身和舰载机动兵器是一个整体,可以说是特别重要的战斗单位。海上舰艇的话,是由航空母舰和护卫舰等所构成的舰队,似乎是比较完备的战斗单位。
MS/MA运用舰等大多数的宇宙舰艇可以单独成为战斗单位。根据作战任务,编制舰队。

【MS/MA的运用母舰】
当MS成为主力兵器时,舰艇就加强了MS运用舰(MS用航空母舰)这方面的特性。
扎夫特是从MS实用化的C.E.60年代后期开始以围绕MS的运用为重心打造战舰体系,地球联合军和奥布联合酋长国的主力战舰则是从C.E.71年开始向MS运用舰转移。
在C.E.73年时期,各势力的主力战舰基本上已经向MS运用舰完成了转变。
纯粹只搭载MS的航空母舰很少,打击与运输MS两个要素折中兼备的舰种成为了主流。

【指挥设施】
很少拥有专用的战斗指挥所的舰艇,大多数都是舰桥一体型的舰艇。舰桥和MS之间的通信由舰桥通信官负责。
不仅是舰本身,舰载MS也由舰桥指挥。
(飞燕惊澜:图中右下文字后半段提到确认CIC的存在只有冈瓦纳级别的战舰,这点是明显不正确的,且不论大天使号的设定中明确有CIC,在三次元各规格的现代军舰中,CIC几乎就是标配,因此本人决定把后半句给删掉了。)

【线性弹射器】
给MS/MA加速,将其发射到舰外的发射装置。
利用2个轨道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加速MS和MA并使之出发。
有脚部固定器具与只利用电磁力的类型。大型舰一般用的是脚部固定器,中型舰以下则是用电磁加速。

【MS格纳库】
兼备MS的待机所和整备场地的巨大气密室。格纳库的容积与MS搭载数直接挂钩。
格纳库本身就是气锁。
因为是气密室,所以即使不穿宇宙服也可以进行整备工作。
但是在战斗中,为了应对MS的出击和返航而放掉空气。

【归舰用弹性网】
格纳库内(弹射器基部周边)设置的MS用减速装置。用弹性网和绳索捕捉归舰的MS(或飞机),使其强制减速。
基于中弹和事故等原因,在与舰艇的相对速度较大的状态下,让归舰上的MS安全地着陆。
通常的归舰是不使用的。

【强制冷却装置】
将在作战行动中而发热的MS强制冷却的系统。也有保护战损的MS免受因高热二次损害的目的。
对于在宇宙空间散热有限的MS来说,返航时的冷却尤为重要。以装甲为中心用冷冻气体进行降温。
(注:这个ガス是英语gas的意思,有着很多意思,如气体、气体燃料、放出气体等,不过在这里只是代表气体的名词,并不是可燃性气体。)

【特殊的宇宙舰艇】
C.E.的宇宙舰艇普遍是统一为拥有MS和MA运用能力的战舰(各军都有多个不同类型的舰种),在实战中补给舰和运输舰等为支援MS/MA运用舰。
另一方面,虽然是MS/MA运用舰,但也有拥有特殊装备的类型。由于大型追加装备,作为战舰的运用性能下降的特殊舰艇也很多。
改造现有的宇宙舰艇的特殊舰艇,有时会配备大型装备,使船体平衡发生显著变化。
以2ND的MS运用为设想的强袭登陆舰密涅瓦号,是对应特定MS的特殊舰艇。
(飞燕惊澜:虽然大天使号和密涅瓦号同为万能舰,但大天使号并不像密涅瓦是运用特定MS的特殊战舰,简而言之就是密涅瓦本身是支持脉冲系统和2ND续航战术的一部分。)

【纳斯卡级高速战舰(中子惊跳器装备)】
追加了迎击核武器的装备“中子惊跳器”的纳斯卡级战舰。纳斯卡级战舰负责中子惊跳器的管制和移动。

【德雷克级护卫舰(阳电子反射镜装备)】
阳电子反射镜展开装置安装在舰首的特里克级护卫舰。可以发挥巨大的防御力,但是由于追加装备过于巨大,船体的平衡性变得很差。
是为了保护重要设施不受敌人攻击的舰艇。

【加迪路级特殊战舰(舰载海市蜃楼装备)】
地球联合军的特殊舰艇搭载了海市蜃楼幻象胶体隐形技术。
虽然在U7条约中禁止了幻象胶体隐形技术,但部署在特殊部队“幻影之痛”上。战舰在隐形中使用了外挂式的潜行装置(推进器)。
(飞燕惊澜:以上三种就是在战舰追加了大型装备的特殊例子,虽然发挥出了外挂式装备的特殊效果,但自身的战舰性能也受影响,前两者无法正常地进行战舰作战,后者在隐形中无法提速,在动画中,加迪路号舍弃了外挂装备除了可以阴了一把密涅瓦号,也是为了提速脱离该宙域。)

【从旧型MA运用舰向MS运用舰的改造】
地球联合军的宇宙舰艇原本设计是搭载MA的,当MS的正式化配备之后,它们都被改造成MS运用舰。
从外观上看,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增设了MS用线性弹射器。

C.E.73年时期,大部分的地球联合军战舰被改造成MS运用型。新造舰从一开始就拥有MS运用能力。

【一般的局部战用舰艇和无法普及的万能舰】
C.E纪元中舰艇戏剧性的变化,可以列举出宇宙舰艇MS运用舰的出现,同时拥有向宇宙扩大生存圈、划时代的战斗能力和多用途性的MS的诞生,促使战略环境和战术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宇宙舰艇和MS运用舰。
如上所述,C.E的舰艇的变化是以宇宙舰艇的出现为契机的,以MS运用系统为首的新技术也对水上舰和潜水艇产生了影响,进而产生了新种类的舰艇。
拥有MS运用能力的水上/潜水艇、在陆地上移动的地面战舰等。
C.E的舰艇体系转变后主要分为4大类。
【1】MA运用型的宇宙舰艇。
这类宇宙舰艇是由大西洋联邦为代表的PLANT理事国开发的最初型的武装宇宙船,虽然有向MA运用型发展,但基本作用没有大的改变。
【2】MS运用型宇宙舰艇。
MS运用型宇宙舰艇是从MS开始实用化的宇宙势力的空白处诞生的,假设MS这个兵器范畴的创始者是地上势力的话,那么大气层内用舰艇就是最初的MS运用舰了吧。
【3】MS运用型潜水艇和地上战舰。
MS运用型潜水艇和地上战舰是因为PLANT认为有入侵地球的必要性而开发的。
特别是MS运用型潜水艇,是兼顾水战MS和飞行型MS的运用平台的必要性开发的。
在这里,可以说是MS促进了新的舰艇诞生。
【4】MS运用型水上舰。
MS运用型水上舰的开发很意外是最后才起步的。
可能是因为技术诀窍的问题,扎夫特并不积极开发水上舰,地球联合和奥布联合酋长国的MS开发推迟等原因。
特别是在C.E.72年,地球势力的飞行型MS广泛配备以后,早期用来运用MS的航空母舰就不太好用了,(因为地球势力在早期几乎没有可以空中飞行的MS,所以那些舰艇不能作为“航空母舰”来使用,这一点是主因。)
大多数都是地域战用,如,宇宙舰、水上舰。
到了C.E.71年后就开始出现了能在宇宙和大气层内都能运用的万能舰,这种万能舰不仅能在空中飞行,还可以单独进入大气层,在大气层内飞行,甚至可以在海上航行。
但是这种舰艇存在造价高昂,加上舰艇在宇宙和地上往来的必要性低等等问题,所以并没有大规模建造。

【宇宙舰艇】
军用的宇宙船。随着扎夫特的MS开发,MS运用型的宇宙舰艇是从在PLANT以外的运用平台的必要性被开发出来的。
即使是MS运用型,由于是单舰形成战斗单位,所以多数情况下都会拥有高火力。

虽然地球联合军配备了大规模的宇宙舰队,但都是没有拥有MS运用能力的舰艇。
之后,改造现有舰艇,赋予它们MS运用能力,努力重组战力。

【纳斯卡级高速战斗舰】
被分类为DDMH(MS搭载型驱逐舰的简称)的扎夫特主力舰。特征是速度快。

【劳亚级MS搭载舰】
扎夫特的FFM(MS搭载型航母)。船底的MS运用舱可以作为空降密封舱使用。

【空降舱运输舰】
扎夫特的运输舰。从卫星轨道向大气层内投下存储有MS的下降密封舱。
使用MS的宙对地空降作战的专用舰,无法参与一般的宇宙战。
可搭载11个容纳4架MS的空降舱。
(飞燕惊澜:这类宇宙舰可以看出没有搭载任何武装,能运输44架MS,这个搭载量相当于前两款战舰的数倍。)

【冈瓦纳级超大型宇宙航母】
扎夫特的冈瓦纳级是专门负责大规模的MS运用和大兵团作战指挥的超巨型舰艇,除了可以搭载数量庞大的MS,甚至还可以作为机动船坞来搭载战舰。

【阿卡门农级宇宙母舰】
地球联合军最大级别的宇宙飞船。具备用于MA射出的线性弹射器。之后改造成MS运用型。

【德雷克级护卫舰】
地球联合军的小型舰。与它的尺寸相反,火力非常充实,有搭载MA(后为MS)的能力。

【纳尔逊级宇宙战舰】
地球联合军的主要负责对舰攻击的战舰,以优秀的对舰攻击力而自豪,有搭载MA(后为MS)的能力。

【科内利斯级运输舰】
地球联合军的宇宙补给/运输舰。舰首是适合向大天使级输送物资的构造。

【加迪路级宇宙战舰】
地球联合军的加迪路级战舰是大天使号级的后继舰种,由于同样是高端舰,造价高数量少,因此在动画中也只出现两艘,并且都是配备给了地球联合军第81独立机动群幻影之痛。
值得一提的是,加迪路级并没有继承大天使号可以在大气层内运用的万能舰的属性,所以被划分到了宇宙战舰这里来。

【马赛3世级】
以圆形筒状的船体为特征的运输舰。
虽然没有战斗能力,但是可以单独长期航行,也有人将被驱逐的舰艇作为宇宙的生活据点。

【出云级宇宙战舰】
奥布军的主力宇宙舰。与地球联合军的大天使级相通的构造和武器群,还被赋予了MS运用能力。

【水上舰艇】
既然没有可以长时间滞空“飞型舰艇”,那么在拥有广阔蔓延的海洋的地球上,水上舰艇是不可或缺的兵器。
C.E.71年以后,MS运用型的水上舰也被广泛配备。
对于拥有全地球权益的地球联合(特别是大西洋联邦)和必须守卫广阔领海的奥布军来说,水上舰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飞燕惊澜:嗯,一股浓浓的米国味道扑面而来有木有!)

【斯宾格勒级MS强袭登陆舰】
地球联合军的可以搭载MS的强袭登陆舰。飞行甲板是飞机用的,MS从船舷侧面的舱口出击。

【丹尼洛夫级宙斯盾舰】
地球联合军的宙斯盾舰。虽然逐渐老式化,但是配备的数量很多。也有光束炮搭载型。

【宙斯盾舰(奥布军)】
采用奥布军擅长的三躯船体方式的宙斯盾舰。具备3个起降甲板供直升机起飞。
这款战舰在海战中属于高速战斗舰,舰上各处设置了导弹和实弹炮,在C.E.71年的战争中攻击力最高。
为了准备和MS战斗,有很多舰艇将实弹炮改装成对空光束系统。
(飞燕惊澜:应该是在水上舰中攻击力最高吧,若是跑到大天使号面前说攻击力最高的话,凌驾于核打击的阳电子炮能糊它一脸。)

【建御雷神级大型机动航空母舰】
是奥布军的最大级的大型航空母舰(水上舰)。可以运用多个可变MS和飞行型MS。

【地上战舰】
C.E.70年左右投入实战的地面舰艇。
因为尺寸的关系,能够运用的地域有所限制,但是能够运用陆战MS/移动火力据点的意义很大。
正如字面意思那样,地面用的舰艇。
由于过于巨大,只能在沙漠地带和平原等开阔的地形上运用,但在不平整的地形上跑破能力很高。

【雷塞布斯级大型地面战舰】
扎夫特的大型地面战舰,主要在沙漠地带运用。推进方式采用了鳞片马达。

【康普顿级大型地面战舰】
代替雷塞布斯级的扎夫特新型地面战舰。移动方式是履带式。

【比特力级中型地面战舰】
扎夫特的标准陆地战舰。
和雷塞布斯级一样,搭载了使沙子液化的鳞片马达。

【波拿巴级地面战舰】
地球联合军的地面战舰,移动方式是履带式。
是可以搭载并运用毁灭高达的大型军舰。

【潜水舰】
以高度隐秘性和三维航行能力控制海洋的潜水艇也诞生了MS运用型。
但是,配备MS运用型潜水艇的只有扎夫特。
虽然作为水中MS的运用舰很有用,但是飞行型MS起飞时会丧失隐秘性,由于N干扰的影响,核潜艇消失了。

【波兹科洛弗级潜水母舰】
扎夫特的潜水艇。
在水下潜行的状态下可以发射水中MS,但是其他MS的发射需要浮出水面。

【补给潜水舰】
扎夫特的补给任务用潜水艇。
可以运送数艘波兹科洛弗级潜水母舰的物资,进行补给作业时需浮上水面。


【攻击型潜水舰】
地球联合军采用三胴船体方式的攻击型潜水艇。
配备了共计14个鱼雷发射管,地球联合军的潜水艇除了攻击型之外,还有一款是专门运送人员与物资的类型,舰艇在外观上也与攻击型的有所不同。

【万能舰】
对应宇宙和大气层内的MS运用舰。
因为是高端舰艇,所以不能避免高成本化,而且战术上的必要性很低,所以配备的例子非常少。
有标准的非选择进入大气层的能力。大天使级还追加了潜水功能,获得了全领域的运用性。

【大天使级强袭机动特装舰】
GAT-X系列的运用试验舰。
装备了阳电子炮等各方面火力群,战舰火力很高,由曙光社开发。

【密涅瓦级惑星强袭登陆舰】
扎夫特的万能舰。
以运用2ND的MS作为前提而设计,火力方面也很优秀。

【火星船0357 阿吉塔利亚】
火星圈殖民地的行星间航行船,还具备军用MS的运用能力和火炮。

【转用到民间的舰艇】
在地球联合和PLANT的战争中,有不少的舰艇被丢失或下落不明。
在这样的舰艇中,也有交给民间的。
除了废品商工会他们回收的战舰之外,还有巨蛇之尾这样的民间军事组织所装备的劳亚级改的案例。

【家园号】
以罗裘尔中心的废品商队的母舰。在地球联合军的运输船的基础上追加了起重机械臂,用于废品的回收。

【RE·家园号】
罗裘尔他们代替家园号的母船。是用科内利斯级运输舰改装而成的母舰,本来是用于回收废品的,但也配备了以阳电子炮为首的武装。(这艘舰在动画中给三舰联盟输送补给物资时露过脸。)

【雷塞布斯改】
原本是沙漠之虎的旗舰雷塞布斯,后被罗裘尔等人改装。为了应对地面上的废品回收,拆除了舰上原来的武装用于设置大型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