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百兽大行进(上)

2021-07-09 16:40 作者:刃灵魔术士寒冰  | 我要投稿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百度百科,会有删改。

网页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鸭嘴兽/142478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研究游戏王卡图的其中一个乐趣,就是翻卡图里的各种细节,以及确认有哪些怪兽客串。

以目前来说,卡图中怪兽种类最多的无疑是「百兽大行进」,按照WIKI所说的——

  • $カードイラストに登場しているモンスターで、正確に確認できるのは19体。実際は21体(影は除く)。

其中共有19只身份明确的怪兽和两个黑影,「不死世界」「自然之森」「大树海」「乌合之行进」「鬼计游行」一众均表示“无力与之一战”。

百兽大行进

(※编者注:分明不止两个黑影吧?而且K社你准备什么时候补上这个坑?)

这里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给各位依次盘点一下:

(1)「死亡树熊」;

死亡树熊

(2)「威尔米」:这只怪兽之前提过了;

(3)「迅捷鼯鼠」;

迅捷鼯鼠

(4)「融合体」:在1105的「无之毕竟」登场之前,这只怪兽在融合白板中攻击力最低;

融合体

(5)「大嘴」:

大嘴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4,罕贵度为N。

描述:拥有可以吞下一切的大嘴。

——听说你可以吞下一切?(目光投向了对面的卡组)

(咀嚼中)“好像不太过瘾……?”

目光投向了对手决斗者

*日文原卡名 グレード·ビル = Grade(?) Bill。这里 Bill 作“鸟嘴、喙”之意,所以该卡名也可以近似理解成某种鸟类的别称。

编者注:日文卡片没有再版过,所以无法肯定卡名中的「グレード/Grade」是不是「グレート/Great」的错误写法,按照描述里所提到的形象,理应是「グレート·ビル/Great Bill」更合理。事实上,WIKI里也提到了,「グレート·ホワイト/大白鲨」等后续卡片的名字里,「ト」都没有加过浊音点,所以2010年它登陆TCG时,那边的人直接把名字改成了「Great Bill」。

Great Bill

(※顺带一提,原版怪兽描述中使用的「丸飲み」也有问题,应该是「丸呑み」,即“囫囵吞枣”才对。)

*接上,虽然已经明确是鸟,却依旧被设定为兽族,是它“智慧”的眼神影响到了设计师吗 (+_+)?

——当然也可以这么想,不过大概是因为它的形象参考了鸭嘴兽吧,著名的像鸟不是鸟的实例。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属于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于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自身一种动物。鸭嘴兽的嘴和脚像鸭子,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鸭嘴兽泰瑞!

*这只怪兽有换皮怪「大嘴鸟」:

大嘴鸟

收录于Booster 1,罕贵度为N。

描述:嘴巴非常大,大声啼叫惊吓弱小的对手。

#日文原卡名转换成英语是「Spic」,看不出和这只怪兽有什么关系。结合怪兽描述,可以推想这个「スピック」是「スピーク/Speak」的变形。

(※其TCG译名「Droll Bird」难得和换皮怪区别开,这里「Droll」是“滑稽”的意思。)

*这张卡图与「大嘴」相比,更突出了嘴→舌头的部分。

*这是除了「鹰身少女」以外,最弱小的风属性·鸟兽族通怪,因此DL里低等级的孔雀舞AI会带这张卡(某些活动的高等级AI会带「孔雀」)。

$真DMⅡ忠实地还原了这张卡的描述中「大声啼叫惊吓弱小的对手」的部分,追加了“反转时全部盖放的攻击力500以下的怪兽变为表侧表示”的效果(※当然,这种操作属于在单机游戏里才能被允许的)。

(6)「三峰驼」:效果微妙的抽卡辅助怪兽;

三峰驼

(7)「巨大老鼠」;

巨大老鼠

(#卡图中的老鼠手中有个人形骷髅头,而这只老鼠的的头部要比骷髅还要大,或许可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巨大」;可在「百兽大行进」中,这只老鼠仅比救援猫稍高且只到「猫妖精」身高的一半。该说是它没有想像中那么巨大,还是感叹「猫妖精」的巨人体型呢?)

(8)「猫妖精」:

猫妖精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4,罕贵度为N。

描述:猫精灵。与可爱的身姿相反、敏捷的攻击对方。

*有这么一只怪兽,她有着蝉翼、虫须和蝎尾,请问她是什么种族?昆虫族(×)

*日文原卡名 キャッツ·フェアリー = Cat Fairy。顺带一提,其TCG译名是Nekogal #1,另一只“#2”是下文的「猫女郎」。

编者注:“Nekogal”一词转换为日文就是「ネコギャル」。Neko/ネコ 在番剧里时常会听到,指的是猫;Gal/ギャル 在英文里指女孩或者女人(A girl or woman),但结合卡图,应该偏向于指日本的“辣妹/ギャル”文化。

→以下内容引用自知乎《日本文化|日本的“ギャル”(辣妹)文化你知道多少?》,略有调整:

  • 辣妹在日本可以称得上是年轻女子的代名词,日文叫“ギャル”,英文是“Gal”,其标准造型为一头黄褐色的头发、小麦色的皮肤颜色,加上很夸张的眼妆和口红,超高的厚底高跟鞋、超短的迷你裙和露肚短T恤。“辣妹”在很长时间内占据着涉谷的各个街头,引领着涉谷的文化。

  • “ギャル”一词在1979年某牛仔裤品牌名称中第一次出现,逐渐被用来表示那些社交活跃、思想相对肤浅的年轻女性群体。80年代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年轻女性为了填补内心的虚无感,用浮夸的妆容和穿着表达自我的个性,颠覆了一直以来日本社会对女性美的传统定义。80年代后半期大部分人认为“ギャル”代表了追求时髦的外表、衣着,性格随和风趣的女性。

  • 现如今的日本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辣妹,早已不专指那些化着夸张的妆容打扮怪异的奇特女孩了。而人们也已达成共识,辣妹装是展现自己个性的一种方法,只要是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无论年龄、长相、出身怎样,只要追求自身的时尚,就是辣妹。

(※各位应该或多或少知道《垫底辣妹》这部日本电影吧?说的就是这个。顺带一提,TCG那边虽然根据卡图对卡名做出了修改,但卡图自身也改了orz。)

Nekogal #1

*DM动画第133话《朋友间的誓言 真红眼黑龙》里,城之内被翼神龙劈了之后陷入沉睡,在梦中回忆起之前在童实野町的比赛中止步八强的事情(这个坑怎么过了这么久才填)。当时城之内的对战对手使用了这张卡:

动画里的「猫妖精」

*这只怪兽有换皮怪「猫女郎」:

猫女郎

收录于远古卡包Vol.6,罕贵度为N。

描述:用敏捷的动作躲避攻击,用锋利的钩爪袭击对手。

*日文原卡名 キャット·レディ = Cat Lady。

*不出意外地,其TCG卡图和「猫妖精」一样惨遭和谐:

Nekogal #2

$意料之外地,在ZEXAL动画的第3期OP中作为卡片出现了。可能是因为有「猫」怪兽使用者小猫/キャッシー,并且她使用过卡名类似的「双尾猫女郎」(未OCG)。

「双尾猫女郎」

※上个词条里提到了「猫妖精」的体型,这里稍微提一下,真DMⅡ中「猫女郎」的3D图像确实相当巨大,可以和高等级怪兽「千年原人」相比。详情请见视频:

(9)「救援猫」:历久弥新的潜力股(指罕贵度和价格不成正比)

救援猫

(10)「青玉眼怪」:

青玉眼怪

最早收录于Booster 3,罕贵度为N。

描述:蓝宝石眼睛的野兽。制造幻影,趁敌人混乱的时候进行攻击。

*虎齿鸟喙、四肢瘦长的野兽,却长着类似于同时期通怪里,天使族怪兽常有的羽翼,教人稍微有些在意……

(举个栗子)

#日文原卡名 サファイヤ·リサーク = Sapphire Lysák。「リサーク」一般作「秃子」理解,但卡图中的怪兽并不秃头,故这里根据怪兽描述和怪兽造型拟名。

编者注:Sapphire 即蓝宝石,我在这一篇里提到过:

不过有一点,OCG中还有其他冠以「蓝宝石/青玉(サファイ或サファイ」之名的怪兽,比如「宝玉兽 青玉飞马」,但只有这张卡使用的是「サファイヤ」。

(11)「鸟嘴兽」:之前的文章里提过了;

(12)「食魂者 巴祖」:想必DL玩家们不陌生了;

食魂者 巴祖

(13)「百兽王 贝希摩斯」:卡图故事常客之一,经常被揍……

百兽王 贝希摩斯

(14)「扰乱王」:不会有人不认识扰乱们的老大吧?

突发奇想,于是决定分割为两篇,(下)留到明天更新 [手动吃瓜]。

军训结束啦结束啦!!!

无意外的话,假期内尽量一天/两天更1篇专栏。

这里调查一下大家经常是什么时候看到我的专栏,我打算之后都(延后一点时间)定时发布了,减少某些不稳定因素:

各位经常什么时间段看到这些专栏?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百兽大行进(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