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考博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学)考博改革、考博信息、备考建
育明教育-小李老师:中传考博今年改革 申请进入复试考察社科综合和写作
社科综合是一套题 写作按大方向出题,虽说这两部分不算最后的总成绩里,但肯定也是分数越高越好

中国传媒大学考博解析:
1、中传博士招生从2021年开始,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所有招生方式(包括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均采用“申请-考核制”模式进行选拔。选拔流程包括考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初试、复试等环节
2、普通招考
报名时间:2020年12月15日上午10:00至2021年1月15日上午10:00。
报名网址:http://yz.cuc.edu.cn/bs_ptzk/
3、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能够证明自身报考资格、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
申请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如下: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3.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4.申请信。
5.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6.专家推荐信。
7.硕士课程成绩单。
8.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或毕业设计作品(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
9.科研成果、创作成果、科研获奖、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注:考生须指定一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著作等。
10.外国语水平证书。
11.各类荣誉证书。
12.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
13.诚信考试承诺书。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详见“四、报考条件,(四),3”。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报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的考生须提交对口支援学校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推荐书。
4、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
各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从学业水平、学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的考生可进入初试考核环节。
绿色通道:以“直博”或“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材料评议成绩合格后可直接进入复试;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且材料评议阶段被评为“优秀”的考生,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复审,复审结果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免去初试环节,直接进入复试。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5、初试
初试拟采用“机考”方式,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和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初试科目为《学术写作》和《人文社科综合》,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初试科目为《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各科目考试成绩均达到合格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环节。
《学术写作》、《人文社科综合》以及《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考试大纲详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时间初定为2021年3月6日,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初步安排如下:
人文社科综合:上午09:00-12:00。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上午09:00-12:00。
学术写作:下午14:00-17:30。
如遇不可抗因素(如疫情防控需要等),我校将会对初试时间及方式等做适当调整,调整方案将提前在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公布。
初试详细安排、初试合格线发布、考生初试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6、复试
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
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及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三部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
专业知识: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学术能力:考生以学术答辩形式介绍本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一项本人独立完成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或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
综合素质: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考查。
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加试内容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采用网络远程笔试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组织。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有任何一个科目不及格则不予录取。
5.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 =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90% +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10%
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关于专业课备考:
1、初试:人文社科综合、学术写作
2、复试:专业知识
传媒艺术史
《美学原理》 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视传播艺术论》 胡智锋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传播》“传媒艺术”栏目(2014-2016)
艺术原理:
《美学概论》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朝闻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童庆炳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朱光潜
《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马新国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 琪
《美学拾穗集》 百花出版社 朱光潜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宗白华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史:
《美学原理》 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即意象》 施旭升 人民出版社
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
吴风:《艺术符号美学》
宗白华:《美学散步》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姚杰:《艺术综合》
李胜利《艺术概论》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诗学·诗艺》
《芬奇论绘画》
莱辛《拉奥孔》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美学》第一至三卷
尼采《悲剧的诞生》
丹纳《艺术哲学》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博厄斯《原始艺术》
克罗齐《美学原理》
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克莱夫·贝尔《艺术》
卡西尔《人论》
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
艾勃拉姆斯《镜与灯》
本杰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卡冈《艺术形态学》
育明教育-小李老师:中传考博今年改革 申请进入复试考察社科综合和写作
社科综合是一套题 写作按大方向出题,虽说这两部分不算最后的总成绩里,但肯定也是分数越高越好
针对中传考博,博士计划,初试的人文社科综合、学术写作,复试的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