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5.1.1.1 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

2023-11-28 14: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第一节 反映论

1、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


  两千多年来,许多哲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认识论。但是,唯物辩证法以前的认识论,或者是唯心论的,或者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既是唯心论又是形而上学的,没有一种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们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规律,也没有一种认识论能够成为劳动群众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才是唯一科学的和革命的认识论。这样的认识论,毛泽东同志把它叫做“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

  为什么叫做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明什么是反映论。

  反映论,就是唯物论的认识论。所有的唯物论(那种把意识也看作物质的庸俗唯物论除外)的认识论,实质上都是反映论。反映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观点之上的:一个是承认认识的最终泉源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一个是承认认识能够提供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映象。现在先说明第一个基本观点。

  如前所述,唯心论是否认有不依赖于意识的物质世界的。因此,它当然否认认识的泉源是物质世界。在主观唯心论看来,认识的对象是所谓“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复合”等等,认识的主体则是所谓“自我”,是所谓“一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前飞逝的印象”等等(其实也还是感觉或观念)。在客观唯心论看来,认识的对象是所谓“理念”、“绝对观念”、“人格”等等,认识的主体则是这些“理念”或“观念”的某种产物。总之,在各种形式的唯心论看来,所谓认识,不过是观念认识观念,精神认识精神。

  唯物论的看法与此相反。唯物论的根本前提就是承认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物质世界。因此,它认为认识的唯一泉源就是物质世界。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种种事物,认识的主体(人们的头脑)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谓认识,就是客观的物质对象作用于人们头脑的结果,就是人们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物质世界,就无所谓认识。除了物质世界,认识再也没有第二个最终的泉源。

  上面两种相反的看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凡是不怀偏见的人都不难看到,唯物论的看法是正确的,唯心论的看法是荒谬的。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在人类出现以前、甚至在任何有感觉的生命出现以前,物质世界早就存在着,这时候根本没有认识的主体,当然也谈不到有认识。认识只是在人类出现以后才有的,而人类及其认识器官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物质世界,就没有认识的对象,也没有认识的主体,哪里还有什么认识可言呢?由此可见,只有把物质世界看作认识的唯一泉源的唯物论观点才是正确的,而把那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独立的精神实体看作认识的唯一泉源的唯心论观点是自欺欺人的。


注: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5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5.1.1.1 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