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经的一次模仿

2021-02-09 23:34 作者:既且且往观乎  | 我要投稿

  纤夫总是会避开那些耀眼夺目的星星,它们对于它来说,就像索要糖果的孩子,孤独的小乞儿,摆脱它们需要精力。

以前不需要这样,但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了。那美好的时代,纤夫记得当时它们绕着一大堆星星们的凌乱的小手,开辟出了一条不会轻易被它们拉扯的航道,像动物园的栏杆。

对啊,动物园,动物们总是能透出柔软而宝贵的脆弱和死亡,它们那纤弱的触手,神奇的眼睛,像是一个个天使。

听说在最遥远的开始,纤夫的最初也是这样美丽的生物,过着美好而平静而且热闹的生活,真是想不通现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冰冷僵硬的躯体居然也是思想变得冰冷而僵硬了。

纤夫默默的储存好了数据,然后借着星星们的手滑动的水波,滑向更远的星空。在它的身后,一艘大船在更剧烈的水波中出现然后就消失。

“林霞的性格要是和她的名字一样精彩绚丽就好了,那利落的短发像是一块铁幕,保护着冰冷而略有病态的面庞,略微颓废的眼睛,之所以是略有,是因为她通常没有什么表情。

她像一株得不到阳光的玫瑰,花瓣上生出了不规整的斑点。”

丁洛这样想着,也不停的在写着,终于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句子。精致的句子就像精致的摆盘,虽然没有意义,但是的确有意义,就像生存本身一样。

他和她是在网上认识的,当时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到网上讲课,做些稍专业的解答和科普。

丁洛学的是美学,虽然两者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这种热热闹闹的环境和特殊的氛围和讨论,很是令丁洛喜欢。

综合性的知识往往是很难通过个人去获得的,个人有时会带有无可救药的片面。比如凡是学理科的就是死板耿直和没情商,而凡是学文的就穷斯文,整天之乎者也,而对理性思维没有一点向往。

这种近代就开始成长的思想,在今天仍占有很大的市场,变扭的就像摩天大楼的一二层用的是木质结构。

说回他们,在发现讨论的氛围很好之后,一些人就捣鼓出了一个用来讨论的微信群,丁洛很快就加了进去。

他也在其中提了作为文学类正常水平的问题,比如说狭义相对论里的长度收缩定律是否能在现实中体现,如同一只草蚂蝗行走那样,在时空中伸缩。

他还提了一个他很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相对时空观对于人思想的改变。可以知道的是,人类思想从天圆地方等不成熟的时空观到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时空观的进步,是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基础因素之一。

而难以置信的是,相对时空观至今没有体现它在人类思想领域干涉的力量,人们的思想仍旧停留在绝对时空中。

而解答者不知道是没有真正体会还是已经照他们所说的习以为常了。

这些讨论,包括其他的讨论,她从来没有关注过。直到他们不可避免的谈到了终极——生存的意义。

谈论生存的意义可笑吗?当然可笑,如果生存没有意义,为什么不现在就死掉。

这并不是旁白,而是她发出的第一句话,在他们讨论的越来越形而上时,她突然如同被踩到脚一样抛出了这样的暴论。

“可是我们都活着。”丁洛随意回了一句,这种人见多了,把哲学问题放到做日常的生活来故意难为人,抬杠为主要目的,其实自己也不懂多少。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认为,他们提出了诸如家庭、社会等等的生存的根基,都说的很有道理。丁洛有意买弄一下自己的学识,想了想在余华《活着》中想不清楚的一个命题——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他发了出去。

没等到大家的回复,管理员就开了禁言,对于一个自由组织的讨论群来说,涉及这样的问题的确不合适。对于这些人来说,万一被他们逻辑证明了某些可怕的结论,不管是不是真的,都有可能去实践。

这样的概率很小,但是谁也不会想承担的。

原本这样的讨论都会被充满智慧和繁杂的生活所冲淡,最后只剩淡淡的尾迹在心灵的某个角落飘荡,但是提出激进观点的这个人居然加了他。

是个女人,他下意识的看到了那个略橘红色的标记。他们加为好友后她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丁洛有些莫名其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是余华的《活着》里的哲学思想,大概的意思我也只是很模糊的知道。”

之后没有消息再过来,丁洛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做论文可不空闲。

(这不是我的风格,因为我还没有体制内生活的经验,我觉得。)





曾经的一次模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