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拉对话录第十一篇•拜客问答 【法国】童保禄.编
【按:分段为仆所加,聊作参考。】
〇一【相见之礼、寒暄】
譬如中国有一个人,或是秀才、监生、举人、或是有职官员,来拜在京的官,初进门,长班手拿一个帖子,问某老爷或某相公在家里不在。这家的管事或说不在家,长班又问说:“往那里去了?”管家或说:“今早四更鼓时,便进朝里去修理自鸣钟,后又去拜多客。”又问:“几时回来?”答说:“往常午时初回,今日事多,毕竟回来得迟些,在未时才得回来。”
这长班留下一拜帖,说:“某相公回来多拜上。”这拜客的相公自己说:“我要回拜相公,改日再来相拜。”管事便说:“不敢领全帖,古折柬或单帖罢了。”又取笔问,写记下处,好来回拜。长班说:“住在铁匠衚衕,进东头过了二三拾家,对门有酒馆,隔壁门上有一个牌扁,坐北朝南。若门上遇不着人,把帖子放在门缝里插进去。或亦可将帖子放在西边香蜡铺也罢。”这拜客的相公或又说:“你相公如何常出门不在家?如何应酬这等烦,拜客往来不绝?我怕他在家里,不要哄我,我特特来拜你的相公。”
这管事回言说:“小的不敢说谎,我相公实不在家。若是在家,就是有些病,也从来不肯说不在家里。我相公回来,若晓得相公来,必然要来相会,或说再不敢烦相公来。这几日极忙,没有一日得在家里。还要过几日,拜完了客,才得有闲。”
管事又自己说:“若相公十分再要来,该先差一个人来看我相公。或偶然不曾出了门方好,莫要空走。若来又遇出门,我相公闻得,心不过意。”或者主人在家,管事答说:“小的相公是在家里,止是里面有客,客去了还要写家书,为便带家书的人明早五鼓就要起身。又至今相公未曾用过早饭。”这拜客的说:“若真是这等,我且去,明早再来,今日且不留帖。
这主人的管事又禀家主说:“某老爷带家书的人来讨书。”或说:“某人要起身,明日下午来领书。”或又说:“他明日要收拾起身,忙得紧,恐不得闲来领书,不如先差一个人送去罢。”
大理寺大堂要拜一个官,长班先来问说:“某老爷在家不在?某老爷停会就要来拜,还有三四位同来,请老爷莫出门。”或答说:“在家等候。”至大理寺官来拜时,这主人或说:“不曾梳得头完,请坐,就出来。”及出来相见,彼此便说“久仰”,或说“久慕”,就作揖拜一拜。
主人说:“岂敢!请转。”客答说:“不敢劳。”便同拜。主人安坐,客说:“两边坐罢。”主人又说:“请上坐,初会自然上坐。”主人说:“老先生前日赐顾,学生果是不在家,失迎有罪!”客说:“学生奉拜,不曾得面奉教,大有不安。”彼此请问大号,请问贵庚。主人或请问客:“到京师几年?”客或说:“自某年到。”客或又说:“有十年前闻先生高名。”或说:“自学生做秀才时,曾见老先生大作。”或说某书,“极仰慕老先生。今日得见,学生大幸!”主人或说:“不敢领尊帖。”或说:“学生这几日有些贱病在身。”或说不自在,“不敢出门,恐怕奉拜迟,得罪。”客说:“初会自然请留贱名。”主人或问:“贵省贵府,贵县贵寓在何处?”客答:“或在某县,某乡,某府。”
或说:“奉别十多年,定一向纳福。”答云:“托赖。”又彼此相问:“这几年定有许多著作。”或说:“寒家原贫,为嫁两小女,与请先生教小儿,料理各样家事,时候都废了在这边。”又彼此相问:“老先生有几位令郎?”答说:“有两个小儿。一个不成器,好嫖好赌,不读书。只第二个小儿资质是好些,肯读书,还可望中。”
〇二【欧罗巴风土人情、黑人国风俗】
中国人士问西国人士说:贵国叫做甚么国?
回答说:敝国总叫做欧罗巴,这总地方内有三十多国,各有本国王统管。
问的又说:既是各国有王,国又多,毕竟常有相战。
回答说:相战虽有,亦少。因为都是相结亲。大概敝处国王太子不取本国的亲,取邻近国王的公主。
西士又对中士说:若论敝地,总叫做大西洋,还大过贵国,若论敝处各国,又是贵国大。
中士又问:贵国风俗,与我中国都是一样,或不是一样?
答说:大同小异。
又问说:贵国人穿的衣服,与我们这边是一样,不是一样?
西士答曰:敝国衣服与贵国做法不同,那做衣服的物料也同。亦有丝绸,有缎子,但多用琐服、琐瑕猎。如布匹等,都是一般。
又问:贵国绸缎是那里来的?
答说:本地出。亦种桑养蚕,也收取丝,但里面衣服多用布做的,外面衣服不用布的。
西士又说:贵国所用真天鹅绒,都是敝国来的。另外又有金花缎,每一疋价值一二百两。
中士又问西士说:贵国做官的也戴纱帽,穿圆领否?
答说:衣冠与贵国亦不同。
又问:贵国做官的衣冠怎么样?
答说:都是长大衣,多戴方巾,不用两翅,各品都不同。
中士又问:包网子不包?是什么样?都是披发否?
答说:不是。敝国男子不甚蓄长发,也不全剃头,只头发几寸长,剪得短,但多蓄须。
又问:想贵国人都有胡子。
答说:十分中八九个分是有胡子,一二分亦少须。
中士又问:贵处的女人,也生得标致如何?
答说:敝处的妇女,生得美的丑的都有。
又问:女子缠脚否?
答说:敝处女人不以脚小为美。
又问:既不论脚大小,又用甚么妆饰?
答说:敝国女人也有与贵国相同处,也畜长发,也带首饰,也尚金银珠宝,衣服都长到地。
中士又问:贵国嫁娶之礼如何?
答曰:与贵国大有不同。敝处只许一夫一妇,并无娶妾的,就是国王亦只有一个正妃,并无有妾。若正妃不生太子,便立兄弟之子为王。
中士说:好风俗,也省好些争乱。
又问:妻子死了何如?
答:不妨再娶,只是不得并娶两个。若丈夫死了,妻子也可再嫁,但是随便他自己。大概少年的妇女再嫁,若四十外的,都穿素衣,再不复嫁,也再不带首饰。
中士又问:贵国有娼妓否?
答曰:少。私地做不好事的或有,只是城里必不容他。
中士说:这等,贵国就是我们古时的风俗,真正是好!
中士又问:贵国到敝处有几多路?
答说:弯弯曲曲,略有八九万里。若对直走,无这许多,只是没有这一条直路。定要旋绕普天下一大半,才到得这里。
又问:要几年方到这里?
答曰:若是逆风,又算不定,还没奈何,又转回本国,空走几个月,再等顺风复来。若遇顺风,一二年可到。
又问:夜夜泊得船否?
答说:在敝国初下船时,前有五六个月,不得泊岸,昼夜常行,所见惟上有天,下有水。
又问:这等,一路岂不多险?
答曰:生死常在眼前,但倚赖天地万物的真主。到得这里,不是容易。若逆风大,免不得倒退逆行,或横斜行。若逆风不甚大,便不用篷,船在水上飘荡。
又问:若风极大,便怎么处?
答曰:船大,不怕风浪。
又问:船既不怕风浪,却怕甚么?
答曰:只怕浅处,怕石头,怕火。
又问:船在水上,如何怕火?
答曰:敝国大船修造时,内外都用一层沥青、松香塞合缝处,故若见火,再无法可灭。
又问:如何怕浅?
答曰:船若遇浅,就有三百大象,也拉他不动。若遇着石头,一撞就破了,连人性命都救不得。
又问:海上亦见怪物否?
答说:常见海怪物。有大鱼,如房屋一般,这个鱼头上有一个大眼,常喷出水一丈高。
又问:若遇着这些大鱼,怕否?
答曰:船大,不妨。
中士又问:一只船上有多少人?
答说:水手常有三百,客商与兵有五六百,亦或共有千馀人。
又问:这许多的人在船上,饮食怎得方便?
答说:都带有馀粮,各样的腌肉,各样的鲜肉与干粮等。第一费事是带水。为经过赤道下,天气极热,若无水,就是有酒,人也要渴死。水若尽了,再无处可取,所以在船用水,都有一定的规矩,有人专管分水,每一个人日日有定分,不得多用。
中士又问:若船回欧罗巴去,也有险否?
答曰:回去的险,比来的时更大,因为船上载的货物忒重,行到大浪山,常遇着逆风。船上的人若肯随风退转尚好,若舍不得退转,毕竟飘在水上,那大浪摇动,船忽裂开,要进不得进,要退不得退。还有船到本地,将近岸,看见岸上的人,忽然暴风一起,众人面前,船又裂沉,人尽淹死。但有一个把得一块板,救得上岸,也算得大造化,可惜这许多人,许多货物都丢了。
问说:这是甚么缘故?
答曰:这个是天主之深意,人不能解。
又问:人过了一次海,还敢走过第二次么?
答说:这也多往来。打小西洋这一条路,曾有人前后走了二十遍。上了岸,海里的险就忘记了。但性命比财物更重,是要紧的。
中士又问:自贵国到此,经过了几多国?
答曰:极多国。头一个是黑人的国。除了眼白,除了牙齿,其馀浑身都是黑的,如墨一般。女人亦是黑的,与男子差不多。他皆看得白色为丑,黑色反为美。人人都生得有羶气,难当。不穿衣服,极多的腰间挂一片布,遮了前后,冬天也是这等样,为他的地方真正当在赤道底下,四季止是大热,并无冬天。我们若在此地,晒了一天,就晒死了。若赤脚踏沙,即生泡出来。他们终日晒,无害。牙齿都是尖的,如犬牙一般。少年时,取草汁画身上文彩,以为好看。亦或取快刀,交横割自家皮肉,刻做花文,医好了,留有痕迹,说是好看。
中士又问:黑人国有文字么?
答说:没有文字,不知读书。学生在那边的时节,偶然敝朋友有一封书来,在那黑人的当面看书。我说那书上的意思,那些黑人以为怪异,问我看那个纸,怎么晓得那个人的意思,那个纸会说话么?
又问:既这等看来,那黑人都是愚蠢得紧,不通道理?
答说:果然,在天地间,与禽兽相去不远。但有一件大好处,有人教他,就肯做好人。又在下伏事人,极重爱他的主人。
中士又问:那黑人国地方出产甚么事物?
答说:出产金子,乌木,象牙。那地方的猪肉却是天下绝美的。他们金子都是不希罕。
又问:他贵重甚么物件?
答说:喜铁,喜布,喜五彩玻璃。商人便带这样的东西,换他的金子。人的性情极爽快,听见鼓乐的声音,便禁不得,便舞跳。极有气力,一个人敌得四五个人。敝国称为海鬼,就是这一类,住在水里面,如地上一般。
中士说:亦恐没有这样的事,想这国人只是善能浮水,不会住在水里。
答说:实会藏在水里。
又问:那国亦有国王否?
答:有些有,亦有没有国王的。
中士又问:黑人都吃甚么?
答说:吃小米,象肉,鱼、猪肉等,亦喜吃人肉。若相斗时,这边人掳那边的人,那边人掳这边人。掳了的人,不就食他,先养到肥了,才杀他食。我曾见了养那掳来一个人许久,他故意食得少,常瘦,这样便不被他们杀。人相食天下极多,这一种国人,没有官府断他的事,故若受了人的辱,就拿弓箭兵器,和自家的亲戚朋友,到那边去相战报讎。杀的人,或煮或烧,都食了。其中还有拿骨头插在房中墙里,作报讎的表记。这样的人,一百年前有无数的。如今没有十分多,因为敝国修道的人到那边去劝他莫相杀,莫相食,也劝那有国王的,但有食人肉的人,极重刑罚,人方怕。只是到如今,这个风俗不能全改。亦有人杀自家的讎人,不但食他的肉,亦拿他的小骨头插在面上,以为美观。人见了,重他有报讎的勇。
中士又问:那个恶地方杀人食人,人人怎么敢到那里居住?
答说:真不敢轻易到他国各处。但那国有一个相熟的地方,只管到那里居住,亦多懂得他的话。所有不通,便用通事。到了这个地方,就到小西洋上岸,住七八月,等顺风,常时从敝国到贵国来,一年有一次顺风。过了那个机会,那一年来不得。
〇三【小西洋风俗、来华道路、商贸物产】
又问:小西洋人怎么样?
答说:有本事,伶俐得狠。只是以戏斗为他艺业,以欺人为事,无礼貌,不成模样。大半不穿衣服,会射箭,面色半白半黑,似相紫檀色。大概用草房子,没有城池。地土是鱼米之乡,树木终年新鲜不落叶。这小西洋的米,是天下极美的,喷香。鸡鹅鸭,牛羊猪,面,各样东西都有烹调,饮食极美,有味。只是那本地方的人,菜里边一半是胡椒。食饭只用手抓,不用快子。坐在地上,不用椅桌,连国王也不戴巾,不穿衣,只手上与手臂上带许多金环。本地不出马,人骑象。
又问:有文字么?
答说:有文字,与这边大不相同。用树叶当纸,用铁条当笔写字。这宗树叶子写的书,还有三四百年的,就在水里,也再不朽烂。
又问:这等,恐不如我们这边的文雅?
答说:大不同,相去得远。那地方有一种树,极奇异。油,醋,糖,线,绳子,盖房子的、造船的木料,都是这一种树上取的。人家里有这样的树多,就大富贵了。
中士又问:他们不穿衣服,如何当得寒冷?
答说:那地方没有冬天,一年都是大热。若生长在寒地的人,当不得那地方的暑热。那地方的人亦当不起别处的寒冷。
又问:敝国的人每年有到小西洋的否?
答说:学生在那边时节,见过贵国的许多人。
又问:从小西洋到敝中国,有几多路?
答说:共有三万多里。
又问:我们所称佛国,在贵处这边,或在贵处那边?
答说:在敝处这边,但甚远。在小西洋过佛国到敝处,还有五万里。
又问:从贵处往前,还有地方么?
答说:从敝处往西四五万里,还有天下一大半。
中士说:这等,天下大得狠,我中国之大比天下,相似仓廩之中一颗小米。
西士说:分论天下一个一个国,中国是第一大国。总论中国,天下间只有百分之一,恐怕还不及。
中士又问:我中国实在天下之中否?
答说:不在中,去中甚远。
又问:这样,我们为甚么叫做中国?
答说:叫做中国有理。中国的周围四方的国,都是小国,礼貌、文彩、道理,丝毫比不得中国,所以贵国比这些国,称做中国,极是有理。若论实理,贵国与敝国是海内的地方,东西两边。敝处在西边,所以有西海,没有东海;贵处在东边,所以有东海,没有西海。
又问:老先生经过的国,我们中国亦算得好么?
答说:自然是第一个,这不消说。学生从敝国到这边,经过各国,一点比不得中国。
中士又问:老先生来的时节,经过弱水不曾?
答说:恐怕没有这样的事。
又问:经过昆仑山否?
答曰:昆仑山在西边的旱路,我们转南海到中海,旋绕天下大半,才得到这里来。
又问:贵处是海外的地方,或是海内的地方?
答说:是海内的地方,与中国相连的。从敝国到贵处,一有旱路来得的。
又问:甚么缘故不起旱来?
答说:旱路虽比水路近些,更难走,人当不得这许多年起早的劳苦。另外,一路有许多恶人的地方,有高山,深谷,大江,有老虎狮子,有众类恶兽,所以极难通来往。
又问:路上有怎么样的人?
答曰:第一难相处的是回子。回子的地方盗贼极多,无一毫情理与外国的人。水路来,没有这多凶险。
中士说:这等,旱路真是难得来。
西士说:学生来的船上,有六七百人。
中士又说:这许多人在里头,怎安顿得么?
答说:敝国的船大,故此安顿得。然大船不到贵国,只到小西洋,在那里乘载商人、货物,就回本国去。学生同三四个敝友换船,才到这里来。
又问:贵处的商人在小西洋买甚么货物?
答说:买桂皮,胡椒,丁香,沙谷米,小西洋布,象牙,乌木,豆蔻,椰子,珍珠,蓝靛,金罡石,檀香,奇楠香,麝香,沉香,苏木,稣合油,金银香,香料奇物,各样都买。又买茯苓,冷饭头,大黄。
又问:贵处要大黄做甚么用?
答说:敝处把大黄是个极贵的药,能医各样的疾病,所以是极贵,都对银子买的。
中士说:我们这边虽是上等的药,不过数十个钱一斤。
西士说:除了中国,普天下没有这大黄,所以是这样贵的。
中士又问:贵国果贵重我们这边的甚么物件?
答说:这边出的物件,大概敝处都有,惟麝香、大黄、磁器,敝处没有,所以这三件敝处是贵的。磁器敝处虽有,只是中国的绝精,形像、颜色、上面的釉,都是这边差不多,但里面的土极粗,比这边的差得远,所以作不得这边的样细。
中士说:我们这边好磁器亦不是到处有的,惟江西有。江西一省,亦这饶州一府有好的,别处出不得好的。连里面的土,亦不是饶州出的,是徽州来的。老先生要买绝精的磁器,为何不在中国买,要在小西洋买,这是甚么缘故?想是小西洋好似我中国的么?
答说:不是,都是这边带去的。但小西洋人不怕贵,不惜价钱,所以中国绝精的磁器都从这边卖去。到敝处路甚远,一路去多破碎了一半,价贵不为怪异。
西士又问:敝处出的玻璃,那边值二钱银子,这边值二十两。只为带来,十分中要破坏了六七分,只存得三四分全的,所以不得不贵。
中士说:玻璃是出自贵国,普天下别的国没有得么?
答说:但敝处出玻璃。
中士说:我们这边说,绝精的玻璃是由倭国来的。
西士答说:贵处但有外国的奇物,就说是倭国来的,怎么见得?原是别处来的。譬如这边那个好缎子,常叫倭缎,真实是敝处来的。
又问:玻璃是生成的,或是烧成的?
答:是烧成的。
又问:是甚么东西烧的?
答说:用一样的沙,又用一种草,还有别样的物料,学生不知其详。
问:那缠丝线花,怎么样做?
答说:玻璃敝处那边到处有,所以不曾留心看怎么样做。敝处不但有玻璃酒杯,玻璃盏,玻璃瓶,连窗户门亦有玻璃板,亦画山水人物,极雅观。
又问:玻璃板透明,怎么样做得镜子?
答说:后面加一层铅,合水银粘得极牢,这样才成镜子,照得面。
〇四【欧罗巴政法、科考、医疗天文诸学】
中士又问:贵处那边有官与我们这边一样否?
答说:亦有,只是敝国官的俸禄比这边更厚。一个宰相,一年有六万两的,也有十万两的。
又问:贵处的官亦贪不贪?
答:亦有个把,少不得有一两个。但敝处有一件好处:人不真犯罪,官府毫厘难为他不得。他不肯伏从,官府要不得他一个钱。就是官府要,那个人若不肯送他,官府也莫奈他不何。又越是贫人寡妇,官府越怕难为他。
问:为甚么?
答:寡妇贫人受了官府的累,写一张状词,待朝廷出朝外,跪在路上,手里拿一张纸,没有人敢阻挡他。朝廷一出来,那个人将状词放在头上,别人就晓得那个人有所告于国王,有人收管那一样状词。朝廷回来了,自家折开,别人不敢展开。状词上说:某官府害我。朝廷自家叫一个人细察,若果然有这样的事,就重刑罚他。
中士又问:贵处亦取士否?亦开科否?
答说:敝处从古以来,常设科取士。
又问:亦考四书五经么?
答说:四书五经的名字,敝处不曾闻得。
问:读甚么书赴考?
答:第一个是天主教的学,其馀是圣人的书。
问:是甚么圣人?是我们这边孔子么?
答:各处另有各处的圣人,敝处将二千年以来,世世有圣人,做绝妙的书,到如今不绝。
又问:也做文章么?
答说:敝国考不在做文章,在论理。当面二三十个考一个,一日考一个人,设难他,探他肚里实实落落有才学否,所以不能彀有侥幸。
问:这样考法,难似我们这边。一中就有官做么?
答:未定。然先要试他,若有做官的力量否。有许多人,能辨治百姓之法,只是他自家不能治百姓。
又问:每三年一考么?
答说:亦不同些,隔一年考一科。
问:取几百名?
答说:没有定数,该中的都中。
又问:有武科么?
答说:没有,但有医科。一年考医,一年考文。
中士又问:贵处人人都学天文么?
答:亦有不学的,敝国的学问不在学天文。专学天文的绝妙,读书的人,闲暇时节或有一两个喜天文之学。考的时节,不十分看知天文或不知。因这边人有问天文,所以我们讲天文的事,本心不在此。原不是要紧的学问,知亦可,不知亦可。
又问:贵处占卜否?
答:这样的事,一些不信。
问:这等,为甚么学天文?
答:天文有一个正正的道理,学要知天文这个正道理。
问:我们中国人学天文的,测将来风雨,测将来旱潦之灾,测吉凶、祸福、休咎。
答说:这个与天文毫厘不相干。
问:我们这边常常有验。
答:那个是偶然,非天文所能定。
问:我学得学不得?
答:怎么学不得?自然老先生聪明有馀,惟恐老先生不得闲。若真要学,拿几个月,注门籍,却诸书,不过几月之功而已。
中士说:看后月比这月还会闲些,那时节洁诚来拜门下求教。我还要学算法,测量远近、高低、深浅。
中士又问:贵处有高医否?
答说:有。
又问:亦有好法么?
答:有极妙的。
问:老先生毕竟是精的?
答:医病之方,单医家晓得,学生从来不曾习惯这一家书,不曾学得甚么妙方。
问:贵国医生亦看脉否?
答:敝国医生精于看脉,看脉就晓得死时,一点不差。若看不得脉,看小便水,都明白晓得,如看脉一般样。看脉又看小便水,认得更真。内科之药,各处差不多,外科之药,敝处又绝精。贵国古书所记华佗的奇法,敝处现有。
问:贵处药与敝处的同不同?
答:有同的,有不同的,连病也有不同的。敝处医生不许卖药,各处有药铺。京师每年出来太医院官,考一国的药铺。或遇着假药、旧药,就倾倒问罪。开一个药铺要五六千金本钱,这个是为重人命。
中士又问:贵国亦用银子么?
答:金银铜都兼用,只是不用厘戥称银子。金银铜都做钱,要买万金的货物,不过数钱。
中士说:这个极便,省好些事。不知钱有多少重?
答:金银极小的有一钱重,银钱极大的有八钱重。有四钱的,有二钱的,到五分就是绝少的。五分以下,都用铜钱。都有国王的印,私下做不得,假不得。
又问:若假了怎么样?
答:问死罪。
又问:金子多少换?
答:十换有馀。
问:贵处银子比我中国是更贱些么?
答:是贱些。
又问:这许多银子是那里来的?
答:都是矿里出来的,不是炼的。
问:那广东商人来买这许多水银,是甚么缘故?
答:矿里新取的金银,与土混做一块,若没有水银,分别不出来,所以要买水银。
中士又问:贵处亦有穷人否?
答:穷人也有,只是没有这许多,亦没有贵国这样十分的穷。一千年没有一个饿死的人,亦没有为穷卖儿女的人。虽有穷人,富贵的喜施舍他。人死的时节,各各留一分财物分散与穷人。又各府、各县、各乡村有养济院,穷人随他到那里去,有饭食、衣服、房子,都白白把与他们。
中士又问:贵处有房子么?
答:敝国的人,普天下大小的地方无所不到,到如今不曾遇得好过敝国的房子。现有二千年前盖的房子,到如今没有一些损坏。
问:想必贵处木头好似我们这边的?
答:墙做得极厚,外面的气透不进去,所以房子冬天是煖的,夏天是凉的。大概我们那边的房子有三四层楼,所以极爽快的。
中士又问:贵乡山中有狮子否?
答:本国没有,隔海一日路便多,真是天下第一个生狮子的所在。
又问:怎么拿他?
答:有数十个骑马的人,拿利枪,四方周围赶去刺他。
又问:这样杀他,他亦杀人否?
答:赶他的人常有相被他杀的,人惹他的时节更厉害。他的本性是十分骄傲,有一千骑马的人赶逐他,觉得有人看见他,他再不奔走,只是一步一步慢慢走。若觉得没有人看得见他,就跑得快。人若不惹他,他本性善,不喜杀人,不如象虎,豹熊,豺狼喜杀人。禽兽中没有比得狮子有情感恩,受人的恩,终身不忘。
西士说一个狮子的怪异事与中士:古时大西洋有一个家奴犯事,家主要杀他,他怕死,逃走到山林,有狮子所在。将晚,此人惊怕,恐狮子来,毕竟被他咬,便上一根树木。在树上的时节,一个狮子到树下,仰视那个人时,相似痛哭,多久不去。这个人想:“我在这里,免不得饿死,宁可下去,看那个禽兽要什么。”一下来,觉得那狮子脚上插有一根刺,痛哭求拔出来。此人便替他取出来,挤血,又把一块布裹他的脚。那狮子过几日好了,再不忘这个人的恩,日日拿鹿、兔、山羊等送来与此人食。几年之后,国王的猎人拿了那个狮子,原主亦拿了这个家奴问罪,把此人交结狮子,凭他杀食。偶然遇着原旧的狮子,一见那个人,就认得是他的恩人,伏在那个人脚下,餂脚如犬。人见,以为怪异,即禀国王。王问此人,何故如此,他将前事一一详告,国王反饶他的罪,又赏赐他那个狮子,此狮常跟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