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40):“观测”
所谓“观测”行为指的其实就是观测主体——一般是指我们人类或是人类制作的各种用于观测的仪器或其他的能与上述两项进行类似的观测行为的物体与被观测者——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物体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相互作用并对彼此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产生各类影响使得彼此能对对方的状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干涉以及掌握的行为。
“观测”分为“主动观测”以及“被动观测”。
“主动观测”顾名思义就是“主动进行”的观测,举个例子而言你“主动地”伸出一只手,然后这只手不断前进,最终它摸到了一辆车或者摸到了一面墙亦或是摸到了一头猛犸象,那么你就“主动地”通过“用手触摸的形式”因成功触碰了车、墙、猛犸象而对车、墙、猛犸象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干涉以及掌握“,由此“主动”地“观测”到了车、墙、猛犸象的存在,这就是“主动观测”。
“被动观测”顾名思义就是“被动进行”的观测,举个例子而言你“被动地”被蒙上眼睛坐在马路中央,一辆飞车疾驰而来把你创飞让你在空中旋转三周半最终以脸接地,那么你“被动地”被车撞飞因此“被动地”受到了飞车的影响而“被动地”被飞车“改变、干涉以及掌握”因此“被动”地“观测”到了飞车的存在,这就是“被动观测”。(顺带一提,当你在空中旋转三周半后以脸接地,虽然你是被车撞飞被动腾空,但你却是主动撞击地面因此你是主动地观测到了地面,因此对地面的观测属于主动观测)。
被动观测与主动观测的区别仅在于观测行为由谁发出,由于观测行为对观测主体和被观测主体都有影响(这种影响的相互性和力作用的相互性同源同理(力作用的相互性这部分的内容我好像没讲之后我会找个机会补充)),视情况而定观测主体和受观测对象可以互换:也即A主动观测B也可视为B被动观测A、主动观测行为与被动观测行为也可以互换:也即B被动观测A也可被视为B被A主动观测。
以上便是观测行为的逻辑,接下来说说观测行为的影响。
在前文中我已经说明过了,观测行为会使得观测主体及被观测者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产生各类影响并使得彼此能对对方的状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干涉以及掌握,而这些“影响”大致上能分为以下几类:
观测者向被观测添加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
首先请看下图《39》-2:

上图《39》-2是一个源质与能量均匀分布的源质能量空间阵列,现通过“观测”向上述源质能量空间阵列添加一个源质或能量或源质能量团——假定就添加一个能量团(用蓝圈表示)吧,于是有下《40》-1:

以上便是观测者向被观测者添加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了。
观测者抽取被观测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
现在图《39》-2源质能量空间阵列的基础上通过“观测”行为抽取该源质能量空间阵列中的一个源质或能量或源质能量团——假定就抽取一个能量团(用蓝圈表示)吧,于是有下《40》-2:

以上便是观测者抽取被观测者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了。
观测者不向被观测者添加或抽取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但改变被观测者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相对位置并使其在极短时间内不能复位并产生某种效果,如下图《40》-3:

以上便是观测者不向被观测者添加或抽取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但改变被观测者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相对位置并使其在极短时间内不能复位并产生某种效果了。
本文的正式内容到此结束,在本文中讲述了观测行为的逻辑以及观测行为为观测主体与被观测者带来的影响,下一篇将讨论这些“影响”对于源质能量引力场产生何等作用,因此下篇——观测致使波函数坍缩。
以上,嗯,就这样吧·································
下篇,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