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117—温哥华危机(下)


1981年9月8日,在整个世界的另一角传来了对同盟国有利的消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开始了。
8日,中立国联邦外交官正式向第四帝国宣战并成功让第2、第3集团军进驻东海岸并占领了塔克顿、比奇港等规模中等的沿海城市,中立国联邦再次进入全国大动员状态,这是中立国联邦唯一一次同时使用51支航空母舰编队的超大型作战。
8日夜,中联军队强化了对已占领地区的控制并与德军美洲军团第12方面军展开作战,双方的激战一直持续至9日中午,此时中联第5集团军正在普莱森特威进行突入式高速作战,第12方面军不得不和第11方面军进行战略中心南移,中联军队借机扩张防线宽度,并借航空母舰所给予的短暂空中优势突破第11方面军的紧密机动防守,仅9日一战,双方阵亡人数就达7万,但中联仅仅向内陆深入了170公里。这远低于中联的作战预期。因此在11日战局稳定化时,中联将原定于派往亚洲的第4集团军临时派往美洲,德军第13方面军的部分部队也已经沿各铁路线匆匆南下。双方僵持在哈蒙顿丘陵区直至15日中联军队的主动大规模出击迎敌,中联先击败了位于南侧的一个军,随后作钳形攻势包围了位于阵地正面的两个导弹旅和七个半机械化旅。第5集团军则沿比奇港,在舰炮增援下一路北上至福克德里弗,第5集团军在福克德里弗遭遇德国大西洋舰队三支三航母编队与十四支U型特种作战分队的包围袭击,中联OV-3、OV-5在这场海上遭遇战中沉没。回到内陆战场,中联第3集团军的攻击和包围战没有获得较大成果,反而被坚守3天至18日夜的德军步兵师阻滞,因此位于中线的第4集团军亦受其影响,16至18日,双方战损一度达到1:5,但这在周围几个机场被紧急维修,德军取回制空权后被扳回1:2。垂直起降技术在这次大战中被使用得淋漓尽致,只要能够找到一块能够平放的平地,它就能够起飞前往需要空中支援的任何区域。中联陆军碰到的阻力还有在进攻路上遍布各地的“穹顶”,作为在地下连通的地堡群,它能够发射导弹和火炮,接受和起飞战斗机,以及为地面部队补充燃油和补给。11日后,中联军队每在10km的宽度上挺进10km,就可以遭遇25个穹顶设施,只要能够布置密度得当,它足以在主力溃退之后支撑一周。
1981年9月15日,正当东海岸激战正酣时,中联四支平台航空母舰编队逼近温哥华并占领了维多利亚岛作为空军基地。届时阿拉斯加方面军已受全局战略指挥迪米梯里元帅的命令南下协助美洲军团防御西海岸,于是就刚好撞了枪口。温哥华防御总指挥十六岁立即下令将整个阿拉斯加方面军的远程/中程防空营与四支近海防御舰队集中起来,并用军事卫星打击重要的中联空军单位,双方于16开始正式激战,温哥华危机持续至20日,即东海岸费城战役的结束日,双方损失机数超过1400架,德国方面最终仍占领了维多利亚岛,因此中联只得继续将事件控制在东海岸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