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2023年3月精选时评作文素材

3月时评精选段落,用进作文拿高分
有人认为,如今时代步履匆促,诗歌从容姿态与生活节奏之快,难以兼容。但人们还在写诗,为何?林徽因曾试图解答:或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或说是若不知其所以然的,或说是经过若干潜意识的酝酿……最终发现难以厘清,她喟叹写诗是“我知道,天知道”。可以说,写诗是对自我的书写,是对日常的反思,也是对远方的凝望,诗歌“为何而起”又“为谁而作”,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当“你为什么写诗”这样的问题脱口而出,与其说是对想要探索具体的缘由,不如说是渴望心灵的交流。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但是还有诗》人民网 周山
适用主题:传统文化、诗意
寻找合适的副业,往往要经历不断试错、潜心学习、熟练掌握进而水到渠成的过程。一些人被看似轻松的造富故事影响,想通过副业抄近道、走捷径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商家抓住和利用。事实上,只有当付出足够多钻研和努力,当知识储备、技能储备等条件成熟时,副业才能带来回报,成为提升的踏板。不论主业还是副业,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可能都得沉下心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零基础学月入过万”?这样的副业培训靠谱吗》人民网 许晴
"知识学习没有捷径。越是以功利的心态接触知识,越有可能是浅尝辄止、得不偿失。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在于其持续不断的努力,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需要经受一万小时的锤炼。无论这一标准合理与否,都至少表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任何事物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训班的虚假宣传固然有错,但更应探究的是人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前赴后继掉入坑里。“三天走上知识变现”“七天速成某领域”,此类培训班之所以能够赢得市场,不正是看准了社会中的浮躁风气和求职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吗?
因此,多一些默默耕耘,少一点好高骛远。真正能够在竞争社会立足的,是长久的努力和平稳的心态,是知常人所不知,做常人所不能,及常人所不及。"
——《知识学习岂能浮于表面》红网 戴瑄葶
适用主题:捷径、基本功、踏实
从《2001太空漫游》到《终结者》《黑客帝国》再到《机器人总动员》《星际穿越》直至近几年的《流浪地球》,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完全替代人类甚至控制人类?或许我们理性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依靠输入的数据库“制造”内容,但是人类,人的大脑却能“创造内容”,这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带着这份从容与自信继续走下去。
——《呼吁暂停研发?应让人工智能良性成长》红网 李岱阳
适用主题:人工智能、科技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经历了人生百态,人们才会明白:与其向外求得认可,不如向内心求索,活出强大的自我:北宋词人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四十岁科举落榜的他悲伤过,徘徊过,但是最后柳永听从内心的声音,把踌躇满志化为了人生的知足常乐,从此历史上多了一个星光闪耀的词人;从小因患病变得又聋又瞎,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还来不及感受这个世界,就被带入深不见底的人生逆境,但是海伦·凯勒她热爱生命,命运给她一副烂牌,她把它变成了王炸,她面对生活的态度鼓励了无数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生活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困难和暴击,请别慌张,也请别逃避,如果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生活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在人生路上,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这可以使我们战胜面临的苦难,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鲍照曾写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笔者认为应该撇下叹息与哀愁,带着希望昂首向前,朝着自己的光亮积极探索,不负韶华。"
——《学会豁达才能寻觅快乐》红网 郭丽
主题:乐观豁达、苦难、向外与向内
"网络暴力,本就是一个界限模糊的词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屡治难止,是网络暴力鲜明的特征。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拿起“麦克风”畅所欲言,而正是这种匿名性,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将键盘化作一把把无形的“利刃”捅向受害者,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与此同时,网暴的受害者在事后维权更是难上加难,不仅要消耗自己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在“取证”上更会遭遇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所以,他们可能还未等到正义的到来,就会面临崩溃。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万物互联的世界里,我们没有人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独善其身,也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名受害者。也许我们无法去唤醒那些内心阴暗的施暴者,却可以在网络暴力的狂欢中选择保持冷静与理智,谨言慎行,不让自己成为“恶”的帮凶。"
——《地震幸存“钢腿女孩”自述遭网暴: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红网 刘雨昕
适用主题:网络暴力、善与恶
"尽管常有媒体想借“钱途”不是前途、热爱终成美好的宣言,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冷门专业,但是对于将教育作为一场人生投资的普通家庭来说,这种“空头大饼”显然不好吃也难买账。想实现冷门专业的长久回温,不能只谈热爱、讲奉献,必须采取实际举措才行。
冷门专业的走红固然可喜,但其持续发展还要从长计议,“继绝学”不能单靠任何一方的坚持,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宣传扩大,也少不了个人层面对内心热枕和职业规划做出抉择。倘若青年学子的内心已有对“冷门”的不灭之星火,以此为炬,未尝不是点亮人生道路的好选择。"
——《为冷门专业“继绝学”,空谈热爱远不够》化曼村
适用主题:择业、就业观、热爱
要想真正让网络对孩童从“毒药”便成“鲜花”,需要从下至上的共同努力。生活在5G时代,网络几乎像电力一样不可或缺,也不该成为小孩子不可触碰的潘多拉魔盒。对父母而言,陪伴引导或许比禁令更高效;对学校而言,更系统专业的科普工作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并提高他们对纷繁复杂信息的判断力;对平台而言,建立一个健康绿色适合孩子的网络社区、完善内容审核标准,或许比欲盖弥彰的“青少年模式”更有用。
——《孩子爱说“烂梗”,不单是上网的“锅”》红网 张宗耀
适用主题:网络发展 基础教育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当前,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必须深刻认识到,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安全和稳定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世界和平的纽带,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只有为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增加稳定因素,为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扩大防护屏障,为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注入发展动力,为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增添多彩活力,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才能让我们这个星球越来越美好。
——《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人民网评论
适用主题:开放、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