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深度游 庄周梦蝶处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177篇。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原系楚庄王的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老庄”。老庄哲学影响后世至今。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其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庄子》一书,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墓位于洛阳市伊川县白元镇白元村西,当地又称其墓为“庄圪瘩坟”,如今仅留一块石碑和不大的圆形墓冢。庄子墓高约五米,上刻“宋漆园吏庄周墓”七个正楷大字,依稀可辨的是“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吉日,河南府伊阳县立,知县王永远书丹”等字样。石碑后为一圆形土坟丘,周围用水泥围着,附近是民居。庄子墓的四周,树木蓊郁,清风习习,溪水淙淙。
白元村东头是蝴蝶山,半山腰就是庄子蝴蝶园。庄子蝴蝶园是一座不起眼的红砖灰瓦院落,院落不大且是近代建筑。院中有一座亭子,滑稽的是院中的焚香炉是废弃的水泥搅拌机做的。亭子附近,有一个南北座向的房洞,屋檐下门楣仍有一块长方形石碑上,镌刻着“庄子仙人洞”。洞前有一清泉,泉口不大,河南省地矿厅将此泉命名为“不老泉”,不老泉仅能容下一小桶进去取水,泉水清澈甘凉,据说两千多年来从未枯竭过。据说饮此泉水可养颜长寿。
洞有三个,中大两侧小,中间洞内供奉着庄子的彩绘坐像,两旁各有一尊侍者彩绘立像。洞顶有一大块石壁,上有密密麻麻的料礓石结核,看去这些石结核如同千姿百态的朦胧蝴蝶。这就是庄周梦蝶处。庄周梦蝶就是道者不死。
“庄周梦蝶”这则成语出于(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个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庄周在睡梦中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四处游荡,快乐得忘乎所以,在梦中,庄周与蝴蝶化为一体。过了一会儿,庄周忽然醒了过来,但梦境依然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起身看了看自己,又想了想梦中的事情,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了。这件事让庄周很有感触,庄周认为人生中的梦境和真实的生活是很难区分开的。梦境有时会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也会让人有身在梦中的感觉。庄周总结到,世间万物是不断变化着的,人生也是不停变幻着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从庄周梦蝶的故事中看出庄子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舞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