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CP科普——Headcanon与一无二随,“基金会设定”的二三事

2017-10-21 21:06 作者:没文化的老丁  | 我要投稿

(脚注部分属于扩展内容,无视脚注不会对本文的理解造成影响)  

那些问了无数次的问题

  “说好的2000重启世界呢?为什么会用到那个不是圆的东西?”
  “001到底是哪个?”
  “我觉得这个SCP好厉害,能不能拿来干死173呢?”
  “尸体碰到447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些基金会中的日经问题,都涉及了一个基金会系列中最容易使新人发蒙的东西——设定。

  由于模因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基金会给一些人的印象与实际的基金会有部分甚至很大不同,其中一个误解就是:基金会是先写出了世界观设定,再以这个世界观为基础创作文档。由此误解产生的另一个误解是:基金会的世界观是统一自洽的。这也差不多是所有新人都会出现的误解。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正是基金会自身的创作模式。

      空中楼阁——SCP的创作模式

  基金会起源于美国4chan论坛,在SCP-173被创作出之后,一些喜欢173的爱好者担心173随着时间推移被4chan自动删除,决定建立一个wiki对173进行备份,同时他们也开始自己动手创作自己的scp文档,这就是基金会的雏形。(脚注1)

  等等,最关键的设定呢?O5呢?分级呢?MTF呢?

  在基金会文档创作之初,大家所熟知的“SCP基金会”并不存在,基金会几乎所有的设定都是在之后一点一点补齐的,这甚至包括“SCP基金会”这个名字与最基本的项目分级,173写出来时并没有safe和keter级这两个说法,这也是为什么E级来自于古希腊数学家,K级来自犹太教,S级却是普普通通的safe,因为他们并不是一起被创造出来的(脚注2)。而是在后期的创作中一点一点补齐的(Thaumiel级就是这样,此分级最初见于001“keter duty”,直到2000中才被确定为正式分级)。这就是基金会特别的创作模式——多人群体创作。这有点像克苏鲁神话,只不过基金会连爱手艺都没有(脚注3)。管理层确实将基金会的基调导向了晦暗与相对严肃的基调,也给出了大量设定,但同时却没有强制用户使用这些设定。这就意味着,基金会的创作模式在理论上是几乎绝对自由的,唯一的制约因素就是评分,被写滥的点子和低端玩梗是因为大部分读者讨厌才被down至删除线以下(抄袭是另外问题,主站曾经直接拿下了一篇抄袭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金会的创作模式很像是一座“空中楼阁”:文档与故事被一篇篇写出来,相当于“地基”的基础设定则是在文档和故事出现以后才被陆续补完。这种发挥了写手最大自由的创作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降低了新人入坑的门槛,新人几乎可以从任意一篇文档入坑,但是,这种创作模式也带来了一个很多作品都没有的新情况。

        咕噜咕噜的地球——多人创作带来的世界观炸裂

  基金会的多人创作模式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作为作品的“SCP基金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观,虽然理论上文档中提到的异常项目都存在于一个世界中,但由于大多数作者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考虑与其他异常项目联动,因此就出现了两篇文档在设定和剧情上存在矛盾(脚注4):比如说SCP-321中的励志父亲O5-12在很多文档中都不存在(中分好像还有文档把他当成O5-9了);SCP-CN-010的收容地点在原文档中并没有说明,但是包括作者在内的不少人似乎默认了它被收容于Site-CN-52;SCP-2998使用了Roget的001提案Keter Duty中的579X055这个组合拯救了地球,但是却和另一名作者的SCP-2000这个世界重启机器在设定上相冲突。这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一个问题。

001提案则算是这种情况的最典型表现,“001提案是一类SCP文档,为了鼓励写手拓展思路,官网特意没有规定哪一份为真正的001,而是欢迎各位写手写出新的001提案”,这一点在基金会逛过一段时间的写手/读者都会明白,但是对于刚刚入坑的新人,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会一头雾水,也就会产生开头出现的另一个问题——001到底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则是SCP之间的战力比较,一般来说,同一个作品中的事物是能够进行实力比较或者实力划分的,但SCP基金会的多人创作模式使得“SCP基金会”这个系列实际上是由相互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又独立的文档与故事组成的作品集,换句话说,“SCP基金会”这部作品中的异常事物完全可以当成每个异常物品都有一个自己独有的平行世界。这就导致了两个异常项目之间的战力比较基本上都是在玩跨世界观战力比较,而这种比较基本上是无意义的。

  除此之外,作者本身的留白也会给部分读者一些困扰,最著名的就是SCP-447这个“碰到尸体后会[数据删除]的绿色粘液球”。至此,我们的基金会多人创作的模式在发展中遭遇了一种“设定满天飞”“矛盾遍地有”“新人马上懵”的瓶颈,于是乎,伟大的Headcanon诞生了。

  设定无定设——headcanon与一无二随

  “Headcanon”这个词在Aelanna的指导文章《Mackenzie博士的術語大全》是这样描述的:個人設定(headcanon) ——代指個人對設定上的一些不一致,不確定,或有所缺失的部份的自行解釋。經典例子為不同等級的記憶消除的確實強度或K級場景的具體性質。(脚注5)

  也就是说,基金会官网不提供那些自相矛盾的设定的“官方设定”或者“标准答案”,读者拥有任意脑补权,中分的Wuz桑则给出过以下解释:

Headcanon,中文可以译为“脑补设定”,是在SCP官网上推行的一种想法。就是说,没有真正定下来的设定,只有一些松散的想法。SCP-001是什么,大闹Site19。发生过,D级人员从哪来,又到哪去。这些东西只要脑补就行。自己看的顺眼就可以。官网上一切故事都可能发生过,也都可能没有发生过。一个人可能认为所有的SCP都存在,而另一个人可能认为只有一些SCP是存在的,另外一些全是基金会虚构的“稻草人”SCP。
  所以说,各种问设定的人们可以不用问了。你们认为什么是对的就是对的。基金会的力量可能能够上天入地,消灭平行世界,熄灭一颗颗恒星。它也可能只是一个尖端的小组织,在暗地里工作保护着这个微小的世界。

  在SCP中国分部,Ding则使用了含义相近的词来解答这一类问题——“一无二随”。一无二随的字面意思是“一设没有,二设随意”,也就是指在作者没有给出设定的空白地带,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力自由脑补。类似于“xx遇到xx会怎么样?”“xx如果xx会怎样”“基金会会不会如何如何”之类的问题,我个人鼓励读者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故事或者文档,而不是寻求所谓的“答案”,因为在基金会所实行的创作模式下,这种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是“官方设定”,请放心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力,并做好接受读者评价的心理准备。

     问题的答案——基金会真正的设定

  在基金会这个大家庭中,“设定”虽然是最基本的,但同时又是最自由的。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官方设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心中的基金会是什么样子,就为基金会增加了一种可能性。





  脚注1:想了解这段历史,可以前往Roget创作的基金会宇宙史

  脚注2:Wrong的001提案里就对这个分级吐了个槽,在他的001提案中,safe级被解释为由来自中华异学会(中国分部的同行组织)的O5-12提出,选用“safe”一词是因为这位来自中国的O5英语不好。这里补充一句,在这个001提案中,中华异学会不仅是基金会的十三个前身之一,同时还是记忆清除的发明者。

  脚注3:严格来说173的作者moto42相当于基金会中的爱手艺,但是这个“爱手艺”对基金会创作只“干涉”过一次:授权基金会网站使用173文档。

  脚注4:这里没包括重写的情况,重写后改设定的如SCP-166。

  脚注5:译者:MScarlet。


SCP科普——Headcanon与一无二随,“基金会设定”的二三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