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理想国》第一章读书笔记&罗翔老师的四个问题。
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是杠精吗?
这是我第一次读《理想国》,之前这本书对我来说,只听闻它的伟大与久远,但从未自己阅读,因此这也是我第一次以自己的视角去接触苏格拉底的思想。最开始我跟着苏格拉底的提问进行思考,发现自己如玻勒马霍斯一样,一次次被苏格拉底反驳,几个对话下来我被自己每一次精准钻入逻辑漏洞逗笑了,心里感慨“不愧是苏格拉底啊,可以精准地找到每一句话中的逻辑漏洞,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直面那些陪审团,才有勇气慷慨赴死吧”。于是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尝试将自己抽离,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思考他们各自的言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正义是还债”的辩论中,苏格拉底对这个观点的反驳,就像曾经罗老师对于浪漫主义的看法一样让我有如梦初醒之感。我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可能有些偏了。比如同态复仇。曾经我思索过,为什么我可以理解别人被伤害的痛苦,但是又本能地觉得同态复仇是不对的呢?后来某一日读到杜工部的那句“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心中一下子明朗开来,就如同我看见苏格拉底的话一样。因此我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苏格拉底不是杠精,他更像一个警醒者,或者说鞭策者,去让人们面对心中的种种不求甚解,去思索“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个问题: 什么是正义?
因为很久之前听过老师讲解这个问题,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带着最后的答案:正义就是不仅行为本身是好的,并且通常能带来好的结果。而好,就是去做一个人在他的位置上应该去做的事。在阅读第一章时,我也曾思索怎样自己为“正义”下一个定论,但是还未成文,就已经被自己推翻了。因此我接受苏格拉底对正义的定义,我想这也是我心里所认可的法则。
第三个问题:正义和不正义,哪种行为更有益?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斯巴达人。什么是有益呢?你可以有一个很功利的看法,也可以有更符合人情与道德、符合文明尺度的看法。比如我曾在书上读到古代斯巴达人会将那些看起来孱弱的婴儿抛下山崖,因为斯巴达只应有强壮的战士,不能有“累赘”。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眼里,每一种人道主义上的灾难都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它的理由,找到“利益最大化”。可是我们是人类,不是动物,人是什么?万物之灵,我想我应该有作为人的自尊,而不是将丛林法则引入人类文明并以此为傲。
我想这也是我不太喜欢某本书的原因吧。从人的高尚的角度来看,从过去到未来的无限延展来看,我想,正义终归是更有益的。即便是信奉着丛林法则的斯巴达战士,他们的国王也是死在了为了捍卫他们文明的温泉关啊!
第四个问题: 你更像谁?
我好想说苏格拉底,可我不是。我想,诚实地说,大多数情况下我可能更像克法洛斯,就是那位不想辩论于是开溜的大爷。我清楚地知晓自己拥有一个和平主义者的所有弊病,有点老好人,也很不擅长拒绝别人,所以许多争论在我这里可能就是以一句“嗯好,我尊重你的看法”结束了。只有与挚友,或者让我觉得有安全感的人我才能够真正地表达自我,在讨论中获得快乐。如果讨论文学,讨论戏剧之美,讨论过往那些熠熠在星河中的人们,子美的诗,子瞻的词……这样的时刻我可能会是一个快乐的苏格拉底吧。
写到这里有些感慨。不仅仅是因为苏格拉底本身,更多的是对于人类文明的感慨。当我在引言中读到伯里克利,在克法洛斯的口中听到索福克勒斯,都感觉到身上有一瞬间的颤栗,那些我仰望过的星辰终究是串联起来了。有时候会想,我们的文明何以如此脆弱又如此有生命力呢?它可以从几千年前的古典时代流传至今,让这个时代的我们如同当年明月照耀着的人们一样,走近那个时代的先哲。可它又如此脆弱,甚至常被野蛮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