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俄战争:“黄俄”计划破产,俄国东方扩张受阻
1904年至1905年间,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在东北亚地区爆发,中国的东北成为主战场,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日俄战争”。虽然日本、俄国是交战的双方,但是对中国却影响深远。因为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俄国、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而引发的。那么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俄日争雄
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失败,于是他们将对外扩张的目标调整到了东方。从1858年的《瑷珲条约》开始,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同等的条约,侵吞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地图。但是俄国人的胃口很大,可以说是欲壑难填,于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出了一个所谓的“黄色俄罗斯”计划。
他们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西起乔戈里峰,东至海参崴,妄图将中国长城以北地区变成它的“黄色俄罗斯”。与此同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当时,日本制定了所谓“大陆政策”,先占领朝鲜半岛,然后再染指中国东北地区。很明显,日本与俄国的扩张政策发生了冲突,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二、日俄战争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对俄国驻扎在旅顺口的舰队发动袭击,日俄战争揭开了帷幕。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宣布局外中立。之后,日军开始对俄国在东北的军队发起进攻。日俄战争打得非常激烈,可以由于俄国补给缺乏,加上指挥官无能,所以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大连、旅顺、奉天先后被日军攻占。
与此同时,俄国从欧洲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妄图通过夺取制海权,来扭转战场的形势。然而,俄国舰队劳师远征,几乎绕了地球半圈,整个舰队士气低落,根本没法应战。最终在对马海战中,俄国的舰队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此战过后,俄国再也无力继续交战,只好在美国的调停下,与日本进行谈判。

三、战后影响
1905年9月,俄国、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画上了句号。俄国的势力被迫撤出朝鲜半岛以及东北地区,其权益转移给日本。这场战争标志着俄国的在远东的“黄色俄罗斯计划”破产,它再也无法染指东北地区。不过,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虽然一只熊被赶走了,可是又来了一只狼,灾难并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这场战争对俄国国内的局势也遭到了重大的影响。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促使了俄国工农运动的发展。不过,俄国仍然没有彻底放弃它的东方战略,此后将侵略魔爪伸到新疆、蒙古地区。辛亥革命爆发后,俄国扶持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宣布“独立”,开启蒙古问题的序幕。
参考资料:1.《日俄战争》;2.《日俄战争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