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威尔士的诺曼入侵(三)——以夷制夷

2019-06-25 23:24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第三章 以夷制夷


在上一章的最后,我们提到诺曼人基本占领了威尔士绝大部分的领地,但是他们的统治并不稳固。此时的威尔士是什么形势呢?在北边的格温内斯,希南之子格鲁菲兹(阿伯弗劳家)从切斯特逃回后,领导不列颠人反抗里兹兰的罗伯特(罗伯特 德 阿夫朗什),并杀死了这位切斯特伯爵的兄弟。在中部的波伊斯,布莱登之子卡杜根(马斯拉法尔家)等人虽然依附于诺曼领主,但毕竟心有间隙。而在南边,东南的摩根维格已经被诺曼人占领,只有西南的德赫巴斯还有里斯之子格鲁菲兹(迪内弗尔家)这一不列颠人领主。但他只是诺曼人的傀儡,很快就被迫离开德赫巴斯逃到了爱尔兰。不过这威尔士御三家与诺曼人的长期对抗,其实才刚刚开始。


先说在1094年,也就是希南之子格鲁菲兹逃回格温内斯的第二年,他率领不列颠人发起了更为势大的叛乱,目标自然是从诺曼人手中夺回原属于自己的土地。波伊斯的卡杜根,也被说服加入了格鲁菲兹的阵营。在格鲁菲兹的强势反扑下,接手了罗伯特在北威尔士领地的切斯特伯爵胡格难以抵挡,丢掉了其中的大部分土地。格鲁菲兹将诺曼人赶出北威尔士后,第三次登上了格温内斯的王位。很快这场暴乱的浪潮蔓延到了南方,布雷切尼奥格大部分也被不列颠人夺回。而诺曼贵族被打得无还手之力,切斯特伯爵胡格等人只得向英王威廉 鲁弗斯求援。随着英格兰国王的介入,这才阻止了不列颠人继续东进的势头。

到了1097年,威廉 鲁弗斯暂时从和大哥罗贝尔 柯索斯的纠缠中摆脱出来,便腾出手来打算进军威尔士。然而格鲁菲兹和卡杜根的联手,化解了英格兰国王的攻势。转过年来,切斯特伯爵胡格又联合了什鲁斯伯里伯爵胡格 德 蒙哥马利(初代什鲁斯伯里伯爵罗杰的长子),再次进攻格温内斯。这次诺曼人在交战中占到了上风,格鲁菲兹和卡杜根不得不退守安格尔西岛。胡格趁势继续发起进攻,并收买了格鲁菲兹阵营中的丹麦佣兵。手下佣兵临阵倒戈,格鲁菲兹和卡杜根不得不逃往爱尔兰,投奔其母系势力。

虽然格鲁菲兹第三次称王仍然没能捂热乎格温内斯的王座,不过很快他又迎来了转机,挪威国王“光脚板”马格努斯三世(无情者哈拉尔德次子奥拉夫的儿子)在堂兄哈孔死后大权独揽,开始在爱尔兰海一带扩张自己的势力。马格努斯从奥克尼启程南下,接着把路途上的马恩岛建造成一座钢铁要塞,当作自己的前线基地。随后他开着长船继续南下,到了刚刚被诺曼人夺下的安格尔西岛。在挪威人的进攻中,什鲁斯伯里伯爵胡格 德 蒙哥马利中箭坠海身亡,诺曼军队不得不从安格尔西岛撤退。马格努斯劫掠一番后,便返回挪威对付邻居瑞典和丹麦去了,而格鲁菲兹则趁机又从爱尔兰跑了回来。失去了自己重要的盟友,切斯特伯爵胡格独木难支,在面对格鲁菲兹和他的盟友时节节败退。于是格鲁菲兹重新夺回了格温内斯的大部分领土,第四次登上了王位,卡杜根也在波伊斯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对格鲁菲兹来说,人生几次大起大落,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了。在他重掌大权后,又通过谈判和切斯特伯爵达成协议,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暂时也算稳定了北威尔士的局势。


不过仅仅1年之后,英格兰国王威廉 鲁弗斯在打猎中意外身亡,英格兰进入了亨利一世的时代。1101年切斯特伯爵胡格去世后,亨利一世直接和威尔士的一众领主进行双边对话。和三哥威廉 鲁弗斯的征服政策不同,亨利一世倾向于同威尔士保持和平。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亨利正忙着对付在诺曼底的大哥罗贝尔。至于德赫巴斯老国王里斯的女儿、傀儡国王格鲁菲兹的妹妹内斯塔,可能也在其中出了一点点力。在诺曼人控制了德赫巴斯后,内斯塔作为人质被送给了威廉 鲁弗斯。不过威廉是个基佬,对内斯塔不可能有什么兴趣。反倒是当时还没有继位的亨利,对这个漂亮的小妹妹很是照顾。在亨利成为英王后,内斯塔还给他生了个私生子亨利 菲茨罗伊。看在这母子的面子上,亨利一世怎么也得对内斯塔的娘家人好一点,不过这当然是笑谈。

而当亨利一世和大哥罗贝尔在奥尔顿达成协议后,转脸就开始清洗英格兰内部支持罗贝尔的大贵族。其中之一,就是继任的什鲁斯伯里伯爵罗伯特 德 蒙哥马利(老罗杰的次子,胡格的弟弟,因婚姻关系又被称作罗伯特 德 贝莱姆),一个坚定的罗贝尔 柯索斯支持者。1102年亨利一世对罗伯特发起一系列指控,并在罗伯特拒绝认罪后出兵包围了他的领地。罗伯特当然不可能和亨利抗衡,被剥夺了在英格兰的所有头衔后,又被驱逐出境,只得前往自己在诺曼底的领地投靠罗贝尔 柯索斯。在这场内乱中,附庸于什鲁斯伯里的波伊斯马斯拉法尔家,自然也被牵涉其中。

马斯拉法尔家的开创者布莱登,至少有6个儿子4个女儿。前面提到过,在布莱登死后,波伊斯的领地主要由其中三个儿子瓜分。其中卡杜根已经在前面登场多次了,不过兄弟三人中实力最强的,还要属老大约沃斯。最初马斯拉法尔家的兄弟几个,由于长期依附于邻近的什鲁斯伯里,便都是站在什鲁斯伯里伯爵罗伯特这边的。但是亨利一世派久居什鲁斯伯里的贵族威廉 潘图夫前往波伊斯会见约沃斯,以重利成功说服他转变阵营加入英王的一边。约沃斯不光自己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还抓了自己的小兄弟马里杜斯送给英王亨利一世。然而什鲁斯伯里伯爵罗伯特被逐后,很多英王之前许诺给约沃斯的好处都没有兑现,王室法庭还对他发起控告,并进一步抓捕囚禁了他。于是波伊斯剩余的土地,遂都由三兄弟中剩下的卡杜根掌控,并继续依附于诺曼人。


亨利一世解决背后可能的威胁后,便开始专心处理和诺曼底大哥罗贝尔的争端,威尔士也得到了几年发展的时间。坦什布雷之战后,亨利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并将大哥罗贝尔带回英格兰,后又转移到位于格拉摩根的卡迪夫城堡关押起来。亨利来到南威尔士后,又以威尔士西南的彭布鲁克城堡为据点,在周围扩展诺曼人的势力范围。而就在彭布鲁克附近的另一座城堡希尔格兰里,还有亨利一世的一位老情人,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德赫巴斯老国王里斯的女儿内斯塔。内斯塔生了亨利的孩子后,已经被亨利送给了彭布鲁克的领主杰拉尔德 德 温莎接盘。不过亨利这次来到南威尔士,内斯塔倒并不太关注此事。她的心思很快转移到了在另一个年轻的威尔士贵族,卡杜根之子欧文的身上。而这位欧文的老爹卡杜根,正是波伊斯的领主、马斯拉法尔家三兄弟中的老二。

上图所示为本章中提到的罗德里御三家间的关系,最下方两对实线为明确的联姻,而虚线那对为非正常联姻

前面已经提到过,内斯塔的父亲里斯,出身于德赫巴斯的迪内弗尔家。而他的母亲,则是前波伊斯国王里瓦伦的女儿。而卡杜根之子欧文的爷爷布莱登,和里瓦伦又是亲兄弟。也就是说,内斯塔和欧文,也有着远房表亲的血缘关系。在卡杜根的一场宴会上,欧文听人提起了这个漂亮的表姐妹内斯塔,便很想去亲眼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有过人的美貌。结果欧文一见到内斯塔,就被她彻底迷住了。当然这个卡杜根的公子哥,马斯拉法尔家的大少爷,并不仅仅是米青虫上脑,才干出这等窃玉偷香之事。内斯塔不仅外貌吸引人,还出身于德赫巴斯的王族,相当于带着德赫巴斯的宣称。于是在1109年的圣诞夜,欧文带着十几个随从,挖地洞绕过大门潜入希尔格兰城堡,并在城堡内四处放火。杰拉尔德见城内突然起火,吓得从卧室的排水孔逃了出去。而内斯塔则半推半就,跟着欧文去了波伊斯,留下狼狈的杰拉尔德在风中凌乱。

说起来杰拉尔德老哥也真是够倒霉的,先是接了亨利一世的盘娶了内斯塔,这才没过几年内斯塔又被卡杜根之子欧文拐走了。杰拉尔德虽然算不上英王的心腹爱将,但在南威尔士的作用却无可替代。再加上内斯塔还是亨利一世的老相好,这下欧文一下子就成了在南威尔士诺曼人中的全民公敌。南威尔士的诺曼人法官,还发起号召其他不列颠人领主也加入诺曼人一方,共同攻打卡杜根控制下的希尔迪金城堡,并许诺给与他们土地。面对各路压力,卡杜根劝自己儿子欧文将内斯塔送还杰拉尔德,但是欧文拒绝了,于是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卡杜根和欧文当然无法战胜其他领主的联军,很快希尔迪金失守,卡杜根退至一座小堡垒暂住,而欧文则去了爱尔兰寻求救兵。兵尽粮绝走投无路之下,卡杜根只能向英王亨利一世投降,丢掉了在波伊斯的所有领地。不过随后亨利准许卡杜根以100镑赎回希尔迪金,并保证不会过多追究欧文的责任。没多久欧文确实回来了,但他并不是回来自首的,而是率军重新夺回了波伊斯。欧文回来后,自己的堂兄弟、布莱登的另一个孙子瑞伊德之子马多格,也背叛了诺曼人的阵营,加入欧文一方。

为了解决波伊斯的再次反叛,亨利一世释放了监狱里的约沃斯,在约沃斯宣誓效忠后将波伊斯的统治权交给了他,准备以夷制夷。一开始约沃斯的进军都很顺利,把欧文再次赶出了波伊斯。但是当约沃斯外出巡视时,马多格袭击了自己的叔叔,并点燃了约沃斯所在的屋子。面对马多格的手下,约沃斯的侍卫大多逃走了。而约沃斯自己,则被逼回了熊熊燃烧的房屋中,再也没有走出来。

约沃斯死后,马多格把同样是自己叔叔的卡杜根,重新推上了波伊斯领主的位置。卡杜根重掌波伊斯后,从爱尔兰召回了自己的儿子欧文。不过马多格也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并不满足于在波伊斯寄人篱下,又故技重施杀掉了卡杜根,趁机强占了不少领地。而欧文则继承了老爹卡杜根的位置,这对堂兄弟也就此反目成仇。

然而欧文和马多格两人在波伊斯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此时两人的最后一个叔叔,马里杜斯成了改变平衡的那个砝码。马里杜斯从诺曼人的监牢中逃走后,一直深居简出,没有掌握什么实权。欧文重新请他出山,并委任他为卫队长,负责统领部队。马里杜斯也没有让自己侄子失望,花了1年多的时间,于1113年击败并俘虏了马多格。马多格落入有杀父之仇的欧文手里,自然落不下什么好,被刺瞎双眼剥夺了所有领地。


1113年同年,流亡到爱尔兰的德赫巴斯前王族、迪内弗尔家继承人里斯之子格鲁菲兹,来到格温内斯拜访国王希南之子格鲁菲兹。希南之子格鲁菲兹第四次称王后的这几年来,一直在格温内斯种田积攒实力。他看在德赫巴斯老国王里斯曾和自己共同对敌的份上,接纳了投奔而来的里斯之子格鲁菲兹。而且格温内斯国王不仅同意以荣誉为抵押给里斯之子格鲁菲兹贷款,还把自己的女儿戈薇利安许配给这个一穷二白、还在为打回祖业积攒力量的傻小子。

又过了一年的时间,格温内斯国王希南之子格鲁菲兹感到自己的力量差不多到了顶峰,便开始反过来进攻切斯特,寻求扩张自己的领地。格鲁菲兹还和波伊斯的欧文结盟,一同攻打诺曼人的领地。欧文似乎戳眼戳上瘾了,这次又把一些诺曼领主交换在波伊斯的人质也刺瞎了。英王亨利一世听闻之后大怒,召集三路大军分别进攻北威尔士。第一路是南威尔士的诺曼军队,由卡迪根的领主吉尔伯特 菲茨理查统领,就近从南部北上。第二路是苏格兰的军队,由亨利的舅哥、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统领,从北边攻打格温内斯。最后一路自然是由亨利一世亲自统领,直接进军波伊斯。面对亨利的大军,欧文不得不放弃坚守波伊斯的打算,退入格温内斯和格鲁菲兹合兵一处。

然而引发这场战事的格温内斯国王格鲁菲兹,反倒直接放弃了抵抗的打算,向英王亨利称臣赔款。不过他好歹保住了自己的领地,而被格鲁菲兹卖了的欧文,则被亨利一世带去诺曼底教育了一番,还被授予骑士的头衔。随后亨利一世和法王路易六世就诺曼底继承权一事交涉失败,欧文又跟着国王从诺曼底返回英格兰备战。


与此同时在威尔士这边,迪内弗尔家的里斯之子格鲁菲兹,在得到老丈人的资助后,终于拉起了一支自己的军马。当他要求继承德赫巴斯的领土遭到拒绝后,格鲁菲兹决定自己来争取,命手下攻打德赫巴斯境内的城堡。英王亨利收到消息后,便派本就是不列颠人的欧文随军返回威尔士,协助南威尔士的诺曼领主抵御里斯之子格鲁菲兹。欧文带在身边的直属卫队并不多,只有不到100人。而南威尔士的军队统领之一,杰拉尔德 德 温莎,也就是被欧文拐走老婆的那位,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杰拉尔德趁欧文不备,率部袭击了他并杀掉了这个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人。

欧文死后,里斯之子格鲁菲兹的进军行动并不成功,军队被打散后他不得不和英王亨利达成协议,龟缩在德赫巴斯很小的一块领地上。至于欧文在波伊斯的领地,则由其叔叔马里杜斯继承。而马里杜斯继承波伊斯后也不太平,又和格温内斯发生争执,双方下属的小领主间互相争夺领地。虽然马里杜斯派人支援,却难以抵挡来自格温内斯的进攻,手下领地接连被格温内斯国王希南之子格鲁菲兹的儿子们占领。

至于诺曼人这边,格洛切斯特和格拉摩根伯爵罗伯特 菲茨哈蒙在诺曼底被敲成了无能(亨利一世与大哥罗贝尔的第一次法莱斯之战),没过两年就见上帝去了。由于他只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其领地由其长女梅布尔继承。亨利自然不能让这块关系到南威尔士边境稳定的重要领地出现动荡,便安排了自己的私生长子罗伯特 菲茨罗伊和梅布尔订婚,也算给自己的私生子找了个不错的领地。到了1119年,罗伯特和梅布尔正式成婚,一跃成为南威尔士最大的领主之一。另外前文提到了,这个罗伯特 菲茨罗伊,正是亨利一世和里斯之女内斯塔的私生子,也就是说他有着一半的不列颠人血统。

亨利一世的私生子罗伯特这边春风得意,而另一边他的合法继承人则没这么走运。在一年后就发生了著名的白船事件,英王亨利痛失爱子威廉 阿德林。船上同时还有切斯特伯爵理查(前任切斯特伯爵胡格的儿子),这个北威尔士边境上最重要的领主。理查死后,在和格温内斯争夺领土中不断失利的马里杜斯,很快便将目光转向了切斯特,趁切斯特领主换代时对诺曼人发动了袭击。

英王亨利一世闻之大怒,痛失爱子后他正没有地方发泄自己的怒火,正赶上马里杜斯往枪口上撞,便带上新娶得小娇妻阿德利西亚 鲁汶,召集大军攻打波伊斯。结果马里杜斯便宜没占着,反而只能带人撤进山里,又向格温内斯国王希南之子格鲁菲兹求援。然而由于这几年双方一直处于交战状态,格鲁菲兹压根儿不想帮他。马里杜斯只好以一万头牛的代价,与格鲁菲兹达成暂时的和平协议,并换取其派兵帮助自己对抗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在随后的战斗中,亨利一世中箭负伤,只能和格鲁菲兹达成停战协议,随后便从北威尔士退兵,转去处理和诺曼底邻居们的争端(安茹,曼恩,可参考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诺曼王朝篇)。


诺曼人退兵之后,中北部威尔士暂时没有外敌的威胁,于是格鲁菲兹和马里杜斯俩人马上又继续掐了起来。虽然格鲁菲兹由于年老眼花,已经提不动刀了,不过他的长子凯德沃伦和次子欧文接过了老爹的指挥权,继续在波伊斯扩张地盘。凯德沃伦甚至在征服达芙琳 克鲁伊德的战斗中,杀死了自己的三个舅舅。而马里杜斯在波伊斯的领地,和格温内斯王国相比毕竟地少,且山区地块质量也不如北边邻居沿海富裕,他在战事中不断失利,更多的领地被并入格温内斯王国中。

至于南威尔士地区,此时基本已经完全被诺曼人掌控。迪内弗尔家的里斯之子格鲁菲兹,虽然之前在德赫巴斯占住一小块领地,但是备受周围诺曼领主的排挤,在1127年再次扔下领地逃亡去了爱尔兰。

到了1132年,凯德沃伦又一次对波伊斯发动进攻。但是在围攻兰戈伦时,凯德沃伦被波伊斯的军队击败。而且天道有轮回,凯德沃伦在战斗中被自己另一个舅舅艾尼恩和一众表弟杀死,偿了一命给被自己杀掉的三个舅舅。凯德沃伦死后,欧文成了格温内斯的继承人,并继续统领军队。马里杜斯并没有参与兰戈伦的战斗,并且在同一年病逝,其子马多格继承了波伊斯剩余的领地。随着马多格娶了格鲁菲兹的女儿苏珊娜、格温内斯和波伊斯联姻后,才暂时停止了双方的争执。


在上一章中我们提到,诺曼人最初入侵到威尔士,采用的也是武力征服的政策。虽然通过大大小小历经20余年的不断渗透,诺曼人确实夺取了大部分威尔士的领地,但是这样的统治并不稳固,很快格温内斯等核心领地又被不列颠人领主夺了回去。亨利一世成为英王后,一改其父兄对威尔士的武力征服政策,转而采用“以夷制夷”的手段,让投靠英王的不列颠人领主回到威尔士钳制尚未臣服的不列颠人。

这种以夷制夷的手段,只在欧洲来看也早有人采用。当年古罗马人尝试征服日耳曼各部落时,便尝试过让亲罗马的部落去管理其他部落。虽然从短期收效上来看,这样的做法似乎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从长期的文化融合来看,这样的政策无疑是有利的。而且这种以不列颠人对抗不列颠人的办法,后来的英王仍然在不断使用。当然这种手段也不是孤立的,当威尔士的不列颠领主难以靠地方领主压制之时,总还是需要英王的军马介入敲打。只是面对易守难攻的威尔士,英王真的能保证自己总是能占到便宜么?

威尔士的诺曼入侵(三)——以夷制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