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贸易城镇/瓦涅切特未能讲清的设定(二·三)

2022-02-04 20:19 作者:口刀鸽子  | 我要投稿

二·关于交易:

钱在末世中是否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钱代表的是被大众认可的价值,拥有这种价值的实体在末世中只会稳定升值,以至于固定数目的钱会不可避免的贬值。

所以,常因贸易与生产活动而繁荣的瓦涅切特在作为方舟港口被原先作为经济核心的富人们遗弃之后,被透支的旧信用体系迅速崩溃,新执政的权贵重组了城镇信用,受限于人们的接受度,城镇放弃了信用货币,顺应民意支持使用“以物易物”的传统方式互通有无。

前文已经提到,关于后续末世生活的刚需:粮食,布匹与木炭中,木炭已经被豪绅以股份制的专有部门彻底掌控。因此人们更多的劳动力买卖行为需要依存于城镇中心的自由交易所,在这里除炭、布、粮之外,还向镇民提供烟草、酒水、药品甚至劳作工具等消耗品的兑换。

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末世而动荡不定的民心面前,同支持少数人逃向桑南多的方舟派对立的守冬派富人合资修建并已填满的九大粮仓,与后退数公里的黄金森林一同给予了瓦涅切特镇民守望未来的希望与底气。

……两百年后,九大粮仓在后来爆发的粮食革命中被焚毁抢空了五座,附带精准纪年的历史文书都随记着繁杂世家的公仓流动份额的账本一同与难以想象的谷物粮食在大火中不知所踪。

 

三·良姓?恶姓?

良姓与恶姓都只是城镇人口登记时按照加入瓦涅切特的时间节点面向不同批次的人群统一分配的姓氏罢了。拥有良姓,不过是证明你的先人至少还算半个原住民;而拥有恶姓,也只是告诉其他人你是流亡至此的悲惨之人罢了。

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的将描述种种罪恶的形容词作姓冠给城镇的后来者?

直白的原因就是人们排斥这些犯有原罪的人们——

从南部的旧帝国边境出发抵达北部的瓦涅切特中间可有近150英里(约240公里)的距离。在茫茫雪地中艰难跋涉的北上寻求活路的家庭九死一生,经过绵延数百年的逃难者冲刷,原本作为贸易之路已经成了葬着无数孤魂枯骨的巡礼大道,沿途除了罹难者的骸骨与遗产什么都不复长存。

因此,成功北迁的流民,往往因食人的原因被当地人厌恶和歧视。


贸易城镇/瓦涅切特未能讲清的设定(二·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