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演义》之造神榜


中国古典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喜欢造神,像明显是以神话做背景的《封神演义》、《西游记》、《东游记》这些不在此列,我谈的主要是以正史为背景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等,但凡个王侯将相出场,多半会天降祥瑞、紫气东来,要谈到他们出生时就更了不得,不是红光满屋,就是龙舞九天等等,给人的感觉这些货靠的不是自身的努力,而是老天早有安排。

记得我第一次读《西汉演义》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刘邦生平的描写。话说有一天刘母干活累了,在大泽堤塘之上小睡半会,居然梦到自己和神仙云来雨去。刘太公看到老婆睡觉地方的上空雷电交加,于是赶紧跑过去看。卧槽!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刘太公吓出心脏病,原来他看到有一条蛟龙趴在自己老婆身上……(以下省略百字)。之后刘母就怀了胎,生下了刘邦,据说此君长得“隆准龙颜,美须鬓,左股上有七十二黑子”,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命。连项羽的谋士范增跟他初次见面也连连捶胸顿足:“我错投了主也!”只是“大丈夫一言既许,岂可悔耶!”——明知项羽一定会倒霉也要辅助,谁叫我当初答应了项梁呢。
虽然刘邦仪表堂堂,但这货不爱干活,一天到晚就跟“社会人士”厮混,喝酒又不给钱,可奇怪的是这些个店主都心甘情愿地让刘邦赊数,原因是看到他的上空常有龙在盘旋(估计是吓得不敢向他要钱)。迁居到沛县的土豪吕公自称会看面相,他请当地的乡亲吃饭时一下子就相中了这位“真龙天子”,情愿倒贴彩礼也要把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
以上这些并非小说原创的神怪题材,而是直接从《史记·高祖本纪》里引用过来的。司马迁的《史记》素以严谨求真著称于世,但在《高祖本纪》的前半部分却充斥着将刘邦神化的内容。比如刘邦所在的上空“常有云气”,不管跑去哪里,家人都能找得到(难怪常被项羽追杀);刘邦斩白蛇,看到一老婆婆哭诉“赤帝之子斩了白帝之子”,暗示刘邦是天帝下凡;最离奇的是刘邦居然还能预知未来,他在封侄子刘濞为吴王时,说:“咱大汉建国五十年后东南会有人造反,这人不会是你吧?”吓得刘濞鼻涕都快流下来了,连忙誓神劈愿,说这绝不可能,皇叔您一万个放心。至于之后的故事,看过《汉武大帝》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了。

不过这些奇幻剧情也不大可能是司马迁开脑洞创作出来,个人认为这些故事都是刘邦在参加起义后找人编的。记得中学的语文课本节录过《史记·陈涉世家》里的内容,讲打算揭竿的陈胜担心自己人气不足,于是联合好基友吴广一起自编自导了“鱼肚藏书”、“陈胜王”等灵异事件。可即便如此他也觉得自己短斤缺两,于是打出已故楚将项燕的旗号,这才成功地把小伙伴们号召起来。以此类推,诸如刘邦是龙之子、带云气等狗血剧情实际上跟陈胜玩的一样,都是编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只不过刘邦成功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因此身为大汉史官的司马迁才手下留情没有揭穿他。
那陈胜和刘邦为什么要编这些神话故事呢?一言以蔽之——身份太低,缺乏号召力。
“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功成名就后才改的,原来的名字叫“刘季”。先秦时代的辈份排行以“伯仲叔季”来区分,“刘季”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刘老四”(不是刘老根),是一个最基层的老百姓,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陈胜仅仅是鼓动同等身份的小伙伴起事尚且要给自己拉个虎皮,更别说刘邦后来仗越打越大,甚至需要拉拢战国时代的旧贵族,就你一个连大名都没有的家伙,人家凭啥听你的呢?伪造身份不大可能,因为谁都知道你刘老四的家底,公开造假反而让别人瞧不起,于是“造神”就成了最方便、最好使的办法。
你要是问编这玩意有人信吗?今天一众气功大师尚且能上骗首富下诳屁民,太平天国的杨秀青、萧朝贵动不动就天父天兄附体也有人信,何况是科学知识极不发达的先秦时代了。造神的关键在于刘邦自身得有能耐,都说“成王败寇”,刘邦成功了,这奇幻剧情就成了历史;陈胜失败了,灵异事件就成了闹剧。

反过来讲,秦始皇需要造神吗?不需要,因为祖上是商朝的贵族,周朝时是诸侯之一,身份和地位都能摆在台面上炫耀;项羽需要造神吗?也不需要,因为人家是“芈姓项氏”,跟楚王和屈原都是同一个老祖宗,天生就有称王的资格;《东周列国志》里面的大小侯爷需要造神吗?更不需要,个个把宗庙一搬出来都能数到三皇五帝。除了文字尚未发展的远古时代(神话传说),在传统的封建制国家里,无论东方和西方都不流行造神,那些个大小贵族,很多都是世世代代统治和扎根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的家族史甚至比某某王朝的寿命还要长。时至今日很多欧洲、日本的贵族后代还在家里摆着能当古董卖的家徽、盔甲、宝剑啥的,这就是他们优越感的来源。
而中国自分封制消亡以后,统治地方的都是几年一任的大官,再也没有家传的地方贵族。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乡绅,手上也没有足以自保的军事力量,每每遇上战乱大多难逃“冚家富贵”的命运,因此中国无法产生像欧洲那些能家传几百年的封建贵族,新兴的暴发户倒是前赴后继地涌现。再者秦汉后所巩固的中央集权制令皇权不断地膨胀,使得皇帝之位犹如魔戒一般吸引着群雄争夺,因此王朝的更替次数也远比其他国家频繁。
由于没有传统的封建贵族,起来争夺皇位的自然也是诸如陈胜、刘邦之流的平民,为了增加自身的号召力,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为自己造神。所以读中国的古典小说时,你会发现历史上那些王侯将相都不是正常的人类,王朝伊始就是天神下凡,到了覆亡时就气数已尽,全都一个调,几乎看着书名我就能猜到剧情。所以上高中后我基本就不看中国的古典小说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大,而是……审美疲劳。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