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胶东民间故事:一文读懂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

2023-06-30 01:28 作者:小可热点新闻解读  | 我要投稿

一文读懂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以后再也不愁向朋友介绍了^_^

带外地来青岛游玩的朋友游览栈桥,问及栈桥的由来,你是不是支支吾吾说:栈桥一百多年了,德国修建的,嗯。。。好像是个军用码头。是不是再也说不出别的了,那么仔细阅读本文,让你成为历史通,以后再也不怵介绍栈桥了,爬回澜阁都有劲儿了,一口气能爬三个来回。

栈桥矗立青岛前海沿已经百余年,历经沧海桑田、历史巨变,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百年风云,是青岛的历史见证者,一座栈桥,浓缩了青岛的近代史。

栈桥与小青岛隔水相望,栈桥全长440米,桥宽8米,由北段的引堤,中段的透空桥和南端的岛堤及其上部的回澜阁组成。

回顾栈桥的前世今生:

1、栈桥前身:栈桥前身是清朝政府为了防守胶澳清军的下雷船和装卸军械燃煤而建造的码头,被称为铁码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青岛守军驰援辽东战场,铁码头等在建的军事工程停滞。

2、德国占领青岛: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遣德国东亚海军从铁码头及其附近的滩涂登陆占领胶澳(青岛),此时,被称为桥营的水雷营业已建成,营门直通铁码头,称之为登陆桥或青岛桥的铁码头还在建造中。1898年3月6日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青岛租借给德国,租期99年。

3、1899年德国胶澳总督府推出的城区规划方案,图中铁码头的位置,地质,水深等都有标注。青岛铁码头是清军为了吃水较浅的下雷船而建的,德国人随即进行加固和续建,形成了一座28孔透空桥,随着1901年和1904年胶州湾内中等水深的小港和深水港的大港的建成,铁码头的卸泊运输功能逐渐减弱。

4、青岛公园: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发生了日德青岛之战,同年11月7日德国战败投降,在当时的作战地图上出现了青岛栈桥之名称。

5、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举国一致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和青岛主权,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青岛,之后,将青岛辟为胶澳商埠,栈桥一带开辟为栈桥公园。

6、重修扩建:1931年民国时期,当时的青岛国民政府决定对栈桥进行维修改造,工程由信利洋行施工,工程师弗.希诺克设计,于1931年8月20日开工,将锈蚀严重的铁码头拆除,改成了35孔的铁筋混合土透空栈桥,在其南端增筑三角形岛堤和八角重檐攒尖琉璃瓦屋面的回澜阁,为便于小型舟船靠泊,在透空桥东西两侧各设有两处系泊泊位和桥梯,桥面上设置了减压孔,在石彻桥两侧安装了护铁栏,在透空桥上安装了铁索护栏,工程于1933年5月竣工,同年7月1日举行了重修竣工落成典礼。

7、1938年1月10日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日军也曾多次登上栈桥。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美国海军的小型船只也曾在栈桥靠泊。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委,市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回澜阁及栈桥公园进行修缮和美化,栈桥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8、建国后,栈桥辟为青岛前海游览休闲的重要景区,其间,回澜阁曾被改为茶馆,图书阅览室和展览馆对外开放使用,1953年回澜阁曾改名为中苏友好阁,牌匾由郭沫若书写,1958年重新改为回澜阁,牌匾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这块牌匾一直掛在今天的栈桥回澜阁上。

9、2013年5月26日下午,一场罕见的风暴潮袭击青岛,27日凌晨栈桥东侧部分桥体被冲毁,青岛市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到2014年4月25日栈桥重新向市民和游人开放。

本文部分整理自:胡国忠的《青岛栈桥的由来及发展史》,只为普及青岛历史知识,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祈祷][祈祷]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胶东民间故事:一文读懂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