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对舰战术概览(0079年1月)
一年战争,鲁姆会战中吉翁军以少胜多用以挫败联邦军主力舰队的秘密兵器现在已被众人知晓,那就是被称为“Mobile Suit”的Zaku系列机动战士,不过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介绍鲁姆会战的详细过程和著名的MS-05及MS-06的性能,本文将会把重点放在分析和呈现鲁姆会战期间吉翁公国军 MS队所使用的对舰战术上。
在“V作战”开始之前,联邦军在宇宙中的作战主力是70年代军备增强计划中设计部署的两级战舰,即麦哲伦级战列舰和萨拉米斯级巡洋舰,以及Hervic公司设计生产的 FF-S3 剑鱼战斗机。

作为地球联邦军“大舰巨炮”主义为核心设计的麦哲伦级战列舰,舰体庞大,装甲厚实,火力和生存性均远超吉翁军姆赛级巡洋舰;但麦哲伦级主要武器系统--MEGA粒子炮(未换装前为荷电粒子炮)、大型对舰导弹和高性能探测雷达和火控系统,均是以远程攻击为目的而设计的,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环境下,常规的雷达,火控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受到强烈干扰失去效能,使雷达引导舰炮远距离乃至超视距精确射击在距离外击破吉翁舰队得预想作战方式不能实现。而使得地球联邦军失去中远距离炮击优势,利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逼迫联邦军回到“视距内作战”也正是吉翁军投入MS队奇袭得前提条件。

在鲁姆会战时《南极条约》还未签订,MS-06C使用的战术核弹头对战舰的破坏力十分惊人,但是战术核弹也需要用火箭筒在中距离投放,且吉翁军尚有许多MS未携带战术核弹头,“以最小的损失保持战术优势”促使吉翁军必须要考量在MS对舰队战中使用合适的近距离战术。
战争前期吉翁军标准MS小队由三台Zaku组成。在标准的对舰攻击小队中,一台Zaku携带机枪,另两台携带火箭筒;
图例:
MG 代指携带扎古机枪的MS
RR 代指携带扎古火箭筒的MS
黑色实线代指MS运动轨迹
红色虚线代指武器的火线轨迹

携带机枪的Zaku利用机枪的高准确性和火力持续性,辅以AMBAC带来机动上的优势来击破敌战舰的CIWS(近距离防御武器系统)和可能存在的敌军战斗/截击机,携带火箭筒的Zaku利用火箭弹的高杀伤性对敌舰的重要结构例如舰桥和反应堆等加以破坏。当然这只是战术规则上MS队的分工合作,在实战中往往更加灵活

单组MS小队反舰任务基本战术

1.接近队形
同小队的三台MS以正三角队形编队,小队指挥官携带机枪并做为排头,僚机携带火箭筒在两侧,每台MS间距2000-3000米,由小队长确认并选定攻击目标后以此队形接近。
2.攻击队形
与目标接触后,两侧的僚机向前对敌舰进行火力打击,指挥官机在僚机后方提供支援并进行态势评估和损害鉴定,每台MS间距1000米并按照态势灵活调整,在攻击完成后三机应做散开和规避动作来避免遭敌CIWS系统防空火力的损害。
3.进场,攻击,离场

对敌舰进行编队攻击时,僚机从侧舰桥接近,指挥官机从主舰桥接近,僚机在执行攻击时应该遵循接近,在窗口期内执行攻击,机动并脱离的流程,应该避免与敌主力舰长时间缠斗而暴露在敌CIWS有效火力范围内,“以最小的损失保持战术优势”是应当遵循的战术原则。指挥官机与敌舰的距离往往比僚机更近,一是为了发挥扎古机枪的近距离火力优势,其次也可以通过攻击主舰桥让敌舰指挥链混乱并为僚机提供攻击窗口期,由于指挥官机往往会暴露在密度更高更危险的防空火力中,所以在战术上建议指挥官机利用AMBAC进行防御滚筒(OBARREL)等机动。
4.特殊战术

在卢姆战役中,以完美的配合突入数量占压倒性优势的联邦军舰队中心,击沉联邦军旗舰“アナンケ”号,俘虏雷比尔将军,战功显赫的“黑色三连星”队开发了新型的对舰攻击战术,被其命名为“ジェットストリームアタック”(喷射气流攻击)。在这种战术中,三台MS以纵向直线排列行进,从正面看只能看见排头的MS,在接近敌舰后依次对敌舰同一弱点进行攻击,攻击后进行高速规避并脱离。此战术有两个优势,第一是三机并行被弹投影较小,辅以王牌驾驶员的规避动作相对较容易突破敌CIWS火力网;第二是让敌舰误判来袭的MS数量,接近后三机依次攻击往往让敌CIWS操作员措手不及。
不过此战术需要小队内的三位驾驶员高度默契配合,即使执行高G机动仍要保持一致,非常考验MS驾驶员的技术以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