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胶东非遗文化:青岛平度民歌

2023-08-30 15:42 作者:小可热点新闻解读  | 我要投稿


平度民歌是在青岛地区平度一带传唱的一种地方性民间音乐小调,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于平度民间。

清末民初,平度民歌就很流行,大多为地方性民间小调,虽然曲调良莠混杂,却都是那时代人民生活的具体写照。

如产生于清代中期的民歌《倒对花》、《十个字》等;建国后创作作品有《四季小唱》、《钉盖垫》等。建国前期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平度的音乐创作多为依调填词,借用当地民歌或流行曲调写成新歌,或配合运动,或歌颂模范典型,或传播知识,一般都限于在舞台上演出。

平度民歌是区域性、农耕社会的一种表现,对于研究当地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艺术形态、民间艺术等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此项目已入选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准官方平台,稀有知识产权,全网络媒体平台,诚寻志向合作伙伴!



胶东非遗文化:青岛平度民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