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分钟带你看完《河西走廊》的2000年兴衰史

2023-08-30 15:42 作者:liuchunpure9  | 我要投稿

《河西走廊》 见证了自汉朝开始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历经着从兴盛到衰败,从颓败到崛起的意义非凡的两千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思想,政治,军事,朝代更迭和社会繁荣等领域都变得有迹可循,这便使得风云际会的河西走廊和旷古烁今的英雄们再也无法分开了。 旷古绝今的英雄篇: 1: 千古一帝汉武帝 意识到河西走廊的重要军事地位,为巩固长安的西部防线,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后又派霍去病歼灭匈奴,河西走廊自此归入汉麾下,设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屯垦屯田并再次派遣张骞沟通河西走廊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河西走廊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2: 霍去病 年少有为的少年冠军侯,以其骁勇善战,灵活多变的轻快闪击的作战方法三次对战匈奴都大火全胜,在第二次凯旋班师回京时,汉武帝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府邸作为封赏,霍去病却道:“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如此铿锵有力,振聋发聩!后来匈奴投降,本有诈降之意,却在霍去病的强大气场下兵不血刃地交出兵器,自此,霍去病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不久便病逝结束了他短暂而耀眼的一生。配图是霍去病死后,汉武帝来到黄河边,远眺西北,这是孤独,也是遗憾!后来的曹操在关羽墓前的独白颇有类似的意味。 3: 解忧公主 作为军事联盟的政治联姻,解忧公主和亲嫁给了乌孙国国王,终其一生为完成大汉与乌孙的联盟鞠躬尽瘁。之前很长时间乌孙国国王的联盟意愿并不强烈,解忧公主一直等待时机,后来乌孙国遭遇军事危机,解忧公主向汉宣帝求助以解乌孙国之围,从此奠定了大汉和乌孙联盟的基础,后解忧公主的儿子继承皇位,乌孙国也正是成为汉的附属国,后不久,乌孙国的国王病逝,此时解忧公主已经年近七旬,她眼望着长安的方向,只希望落叶归根! 4: 隋炀帝杨广 杨广取年号为大业,其雄才伟略完全配得上他这凌云之志,可惜有点急功近利,才引起隋末兵变,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仅用了四年,沟通沿线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基础。历史上唯一一位西巡并历时九个月的皇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的贸易关系,这也揭开了大唐万国来朝的序幕。隋炀帝在位仅14年便结束了他短暂并且具有争议性的帝王生涯,其过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思想篇: 中国古代思想以儒,佛,道三足鼎立,不同的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思想体系占据主流,和河西走廊息息相关的是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 1: 儒家思想 汉武帝尊崇的正统礼教思想,对于统治者而言,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强调君权神授,为统治者提供名正言顺的思想武器,对于文人而言,则提倡达则兼济天下,使得儒家文化即使在汉逐渐没落后也得以薪火相传,河西走廊作为战乱年代的避难所和世外桃源,为儒学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2: 佛教 佛教经由河西走廊从西部传入中国,后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拓跋家族急需一套思想体系来统治国家,少数民族对儒学理解有限,于是尊佛教为正统思想体系,佛学慢慢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敦煌莫高窟也见证了佛教在慢慢壮大并且本土化的历史进程。 历史规律篇: 1: 前人载树,后人乘凉 强秦历二世而亡,后有大汉盛世,大隋经两朝而覆,后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汉唐之盛,秦隋的功劳不可谓不小,历史却以暴君暴政评价之,或许历史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但历史却是有迹可循。 2: 河西走廊的军事部署 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国,联合乌孙国夹击匈奴,都是为了获取河西走廊的控制权。西部匈奴不灭,如鲠在喉,长安随时可能兵临城下。 3: 河西走廊的控制与发展 贸易发展方面:汉朝,隋唐大力促进贸易发展,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至明朝开始慢慢衰败,丝绸之路慢慢不再有它的光彩,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河西走廊的控制方面:汉代屯垦屯田,设四郡,明代修长城,形成西部边防屏障,新中国一带一路。 终结篇: 一眼看尽两千年历史,个人在历史长河面前真的渺如尘埃,有的人一生短暂却耀眼,有的人终其一生不得志,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己经足够让人热泪盈眶,历史避免不了成王败寇,但历史的长河总会洗清那些泥垢,还原真实,而我们也能从历史的脉络中获得安静的力量!

一分钟带你看完《河西走廊》的2000年兴衰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