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克苏鲁x奥特曼小说《波纳佩恐怖事件》(十一)

十一、通道中的姆大陆简史(一)
当考察队员们第一次踏进石灰岩大门之后的隐秘世界,他们就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惊了。
通道内的壁画与浮雕无论在规模、考古价值以及完整度上都远超金字塔的入口。虽然微微敞开的石灰岩大门导致咸湿的海水蒸汽侵入并腐蚀了少部分靠近外侧的壁画,但仅凭这些幸存下来的壁画所透露的内容就足以颠覆整个人类文明演化史。
由于场景与人物绘画的内容远多于作为注释的纳卡尔圣书体雕文,以至于这里看起来不像是金字塔中的墓穴走廊,反而更像是古代姆大陆人为孩童准备的浅显易懂的爱国主义历史纪念馆。
壁画大多都绘制在三米长的浮雕横板上,这些横板边缘都装饰的复杂曲线图案,每三块横板之间都会被一根半融入墙面的立柱所隔开。这些立柱的上部和下部都是正常的圆柱或是方形,但在中间的位置,正常的圆柱结构被奇异的人形结构所取代。
那些人形无疑就是壁画上金字塔内光与火的巨人的模样,他们都拥有椭球形外凸的眼睛。但不像是壁画上燃烧着熊熊火焰或是绽放无尽光芒的模糊形象,这些岩石雕塑显然提供了关于这些姆大陆“逝去的帝王”或者“神明”更多外形上的细节特征。
他们镀银的头部看起来就像佩戴着古怪的面具,嘴和耳朵棱角分明,大多具有头顶的鳍状头冠(虽然这一点在壁画上并不太明显)或是位于眉心或额头中央的水晶宝石。另外,在他们胸口正中也有着类似于额头处的奇怪的天蓝色宝石,后者在漆黑的金字塔通道内绽放着这奇异的天蓝色光辉。
这些雕像浑身覆盖着多色相间的怪异纹路,这些或银或红或蓝的纹路仿佛是丝绸缎带般缠绕在他们身上。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穿着服装的迹象。
这些特征很快就引起考察队员们古怪而不安的联想,尽管这些雕像的神情庄重神圣,完全不像某种邪恶力量的可憎造物。那些镀银面具般的面容难道不像是某种类似宇航服的东西,而那外凸的椭球形眼睛则给人一种强烈的自外而来的非人即视感,这样的眼睛通常只在婴儿、二次元的动漫人物或是关于灰人的都市传说中存在。
此外队员们还注意到,不管这些巨人代表或者象征着什么,他们的确是浮雕横板壁画上的常客,尤其是那些靠近石灰石大门的壁画,巨人们几乎在每一幅壁画都有登场。这些壁画中的一些显然是连续性的,它是在讲述某段历史或者说某个神话故事。
当然,不同系列的壁画讲诉的是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互相毫无关联的故事,因此密大的学者们只能从故事中某些潜在的元素来推断其中的时间顺序,如果将其视作被神话的姆大陆历史的话。
虽然壁画内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对注释雕文的解析依然需要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壁画内讲诉的故事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是误读,但密大的学者们依然给出了一个最为可能的故事解读。
被认为可能是最早期的那组壁画讲述了姆大陆文明神话般的兴起,还有怪兽与巨人典型的善与邪恶的神话故事。
那些壁画描绘了尚处于蛮荒狩猎的部落阶段的姆大陆先民,壁画中他们身披兽皮,手持猎矛和弓箭,与印第安土著或是皮克特野蛮人没有什么差别。在壁画中,他们捕猎鹿、羚羊、野猪、水牛,甚至是被认为更新世就已灭绝的乳齿象和一种未知种类的巨型陆行鸟类,而壁画中那郁郁葱葱的山林田野以及涓涓流淌的溪水河流也显示此地当时依旧没有受到北方冰川的影响。
该组的第二幅壁画,几乎与上一幅画没有什么变化,除了天空多中多出了两颗怪异的星辰。其中一颗星辰显然做了某种拟人化的处理,这颗恶魔般的星辰是腐朽铁锈般的红色,一只巨大而满怀恶意的无眼睑的独眼以及吐着血红长舌的狰狞大嘴。
虽然仅仅是上色的绘图,但它确实具有某种如黑洞般可憎的吸引力,人的注意力总会不自觉被其牵引,然后在呆滞痴愚地长久注视下,产生精神与灵魂瞬间跨越人类无以想象的黑暗虚空,进入那受诅咒的黑色深渊的病态幻想或是认为自己听到了某种无以名状的恐怖之音的怪异幻听。
这颗星球在古代姆大陆神话中可能是类似邪神般的角色,就像是北欧神话中的灭世的火巨人苏尔特尔那样,带来厄运与毁灭。实际上,根据之后的第三幅壁画的描述,这种不幸的厄运确实降临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写实风格的壁画中,拟人化的意象是相当罕见的,尤其是在其他几乎所有的壁画里,绘制这些壁画的制作者以一种科学得近乎苛刻的方式和角度来描绘星空,队员们甚至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任一一种星座。从那些描绘到天空的壁画来看,这些绘制者显然曾仔细地观察过夜空并准确地绘制出了周天的星图。而拟人化的星辰的出现显然是极不寻常的,因为它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这些绘制者并非以想象而是以近乎素描的写实的方式来描绘这颗只可能存在于最疯狂怪诞的地狱里的可憎星球。
另一颗星辰也是红色的,但其带给人的感官却截然不同。它是那种彩色玻璃珠的晶莹剔透的红色,像是一颗镶嵌在深邃夜空中的红玛瑙石。根据事后对纳卡语注释的翻译,这棵星辰被先民们称呼为格琉·沃(Glyu-Vho),它的名字与阿拉伯疯子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所编撰的那本令人恐惧的《死灵之书》中提到那颗红色星辰可憎的相同。考虑到它在星图中的位置,它可能正是猎户座α星,它也就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参宿四。可能是出于崇拜或者某种信仰,姆大陆先民显然将红色参宿四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夸张与放大,使其看起来小半个月亮那么大。值得注意的是这颗红色星辰在之后的许多壁画里也曾多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