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届华政知产380分+法考万字经验分享——非法本二战

2023-03-08 21:34 作者:华政震川考研  | 我要投稿

本文经作者授权震川考研发布


一、个人情况

本科双非一本,本科文科专业 ,英语稀碎没过六级(每次裸考每次差一点);高中文科生,自认相对擅长编瞎话(政治基础还行),高中英语也不好。

一战考研华政法硕(非法本)355分——总计用时约1600h

二战考研华政知产学硕初试380分(政治75、英语76、知产118、法综111) + 法考(客观题196、主观题132)——总计用时约1835h

 

二、声明

一战法硕基础还行,所以二战考研法综的刑法、民法(仅就背诵部分的记忆负担而言)、中法史宪法法考的法理花费时间较少

去年九月华政大纲新增了约127页,我的备考计划也因为这些庞大的新增搞得一团乱麻、措手不及,再加上法考推迟,考研法综题型变化,使得两考有一定的优势(主要针对诉讼法),因此以下内容仅作参考,给大家提供不典型的个案。

页数计算是根据我用的震川资料

 

三、本文的目标受众

1. 华政学硕法综部分,知产略作参考

我的知产专业课分数不高,属于中下游,可略作参考

2. 一年两考的可以略微参考时间安排

有很大运气成分,这是很冒险的行为,谨慎考虑,决定好了再冲。

3. 一战法硕、二战想转学硕的uu

顺便给非法本打打鸡血!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个案参考,不具有普遍意义,请大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要盲目借鉴;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都是普通人,做不到一步登天,中间有挫败感非常正常且常见。

 

四、整体复习思路

应试导向!不是搞学术研究!应试!应试!应试!学会放过自己!

不要钻牛角尖,是小镇做题家的第一法则。 本人特长:擅长放过自己

我的备考目标:客观题一定要过,考研尽力上岸,主观题随缘试试。

非法本+没法考,假设考研凉了,找工作就更难了,而我也不可能再脱产三站,所以至少要捞一个客观题。也正是因为我先决定了法考(去年三月份就决定必须法考,六月份才决定换专业),而华政法综和考研有一些重合,我就觉得可以试试学硕(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真的看不进《考试分析》了…看到就恶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制定目标,再制定计划。

关于理解和记忆的关系:没有记忆的理解是空洞的,没有理解的记忆是盲目的。

一战法硕时期马峰老师说的,非常认同

考前短期冲刺非常重要,填鸭式应试,短期内可以取得突破

前提是已经理解了知识点,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复习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本文的高频词汇预警:复习、重复、repeat)

 

五、大致时间线

详细时间线见下图 

上半年:一战、二战之间

02月-04月:背了半本《考试分析》+断断续续听法考刑法(03.19开始)

04.20华政出了复试线,得知自己不能进复试,决定二战

03.19-6.25 法考刑法听课做题+民诉听课做题+刑诉听课(主要是毕业+间歇性放弃自己),其间写了一战法硕复盘贴

民法钟秀勇一直六月份才出书,我就一直等到了七月份才开始

06.14:决定换学硕,考华政知产

下半年:法考+二战考研

大致时间:按照三场考试时间,间歇性突击、极限操作

学习时长:七月份日均6h、八月份日均8h、九月份日均8h40′、十月份日均8h50′、十一月份日均9h15′、十二月考前日均11h

数据基本真实准确,是纯粹的学习时间

7-9月:以考研为主(知产专业课看教材理解+少量背诵,法综看+少量背诵),以法考为辅(目的是在十月份之前把重点部门法都过一遍)

10月:以法考为主(最后20天全力冲刺,高强度压榨脑子),以考研为辅(背单词、专业课上一阶段的收尾)

11月:以考研为主(复习知产+看法综新增),以法考为辅(考前五天全力冲刺)

12月:变成学习机器!使劲背!

 

六、二战考研:知产+法综(政治、英语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一)法综

个人评价(吐槽)

又多又臭

华政法综各专业均分数据

数据来源:周易同学根据华政官网复试名单整理注:仅指进入复试的名单,并非全部报考华政的考生,也并非录取名单。 个人认为今年法综难度较去年有所上升(也可能是更压分了) 其他科目的分数统计容后再发

法理学:102.8

经济法:102.8(2020年为113.7分)

刑法:102.1

民商:101.5

知产:100.2(2020年为106.8分)

法金:98.7

国际法:93

宪行:92.2

背诵量超大 是背到想死的程度

430页+新增127页=557(根据我用的资料)

题量超级大 从头写到尾,笔不能停,几乎没有思考时间

出题怪,每年都会有两三道让你备无可备的题目,说白了就是看临场发挥、灵活运用,无法事前准备

各部门法雨露均沾,每个部门法出两道题,考察重复率不高,让押题押无可押(例外是新增内容考察可能性高),毕竟知识面太广

由于法综压分+出题难有规律可循+背诵量巨大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华政法综平均分很低,全校进入复试的人大概100分左右

越来越难摸清法综的出题套路:民法不考案例、刑诉考了案例,总之就是没谱、看运气

完全可能考超纲题,但大家都差不多,都超纲,相关的都写上就行了(责任尽到,剩下看命。

没有被法综折磨过的人不是完整的华政考研人

一点劝退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谨慎考虑考华政,很可能会因为法综导致总分低、调剂都难有学上。

我研友的亲身经历

扫盲

考试范围:刑法全部、民法总则、经济法超级多、一部分法理、法史(西周、唐朝、清末、罗马法、英国法、法国法)、宪法、刑诉、民诉

考试题型:简答*4(6分)、法条分析*4(10分)、案例/材料分析*4(14分)、论述*2(15分)

背诵量:经济法>刑法>法史>法理、宪法、刑诉、民诉、民法

理解难度:民法最难,其他还行

复习策略:记忆为主,重复是王道,注重发散(联想相关知识点记忆)

我用的资料:震川法综+王泽鉴民法总则+适量模拟题

看书

民法总则:看了王泽鉴(重点看法律关系与权利体系、权利的客体、权利的变动、代理、法律行为的效力,其他部分可以不看),同时备考法考听的钟秀勇,也有帮助。

前期外法史、经济法:由于没有法律基础,对于外法史其实是一筹莫展的,为了理解英国法、罗马法(也算是为了偷懒不想硬啃书吧..),在七八月份我在b站、幕客等渠道到处搜罗了外法史(罗马法、英国法)视频来看;我本科不是财经类专业,大一学过的经济学相关课程要都还给老师了,因此对于经济法(eg中央银行法、金融法)的很多基础概念也难以理解,也看了相关的经济学基础扫盲视频。对理解有一定帮助(我属于必须理解了才能背诵的类型),但我也无法衡量听课的作用,这里写出来仅做一个参考,是否听课还请大家自己决定!

一战只学了中国法制史,法考也不考外法史。九月大纲新增法国法、经济发之后我还是很多不理解,但已经没时间给我看视频扫盲了,只能硬背了。

其他科目:看机构资料+配合法考理解,可以集中时间先看完再背、也可以边看边背。我是七八月份先看了一遍,扫除理解上的障碍。

主要因为我是非法本,对于诉讼法、商经等一无所知。

建议在七月份就看完、早点背。

在看书过程中一定要搭配真题,标注重点,熟悉出题模式。

背书

模拟题

教训:模拟考,分配时间

我研友没模考,最后一道论述只写了几行。我也没模考,但好歹写完了。提前练习会心里有底吧,实在没时间就算了

 

(二)知产

个人情况

扫盲

内容:总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下文简称反法)

题型

名词解释(5分*4题)

三个部门法+总论or反法

简答(10分*4题)

三个部门法+总论or反法

论述(15分*3题)

三个部门法

案例分析(15分*3题)

三个部门法

使用资料

主要用书: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权法、专利法都修改了,要买新的

辅助用书:《著作权法》(王迁 人大出版社 蓝皮)、《商标法学》(王莲峰 北大出版社黄白皮)、《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 高教出版社 红皮,只需要看反法部门即可,由华政黄武双老师编写)

著作权法应该也要出新版的了,留心关注一下。我还买了两本专利法,文科生苦手,但我基本没用上(可能是我不会用)。

机构资料:震川知产专业课资料

老师论文:王迁、王莲峰、黄武双近三年的论文(考到过黄武双论文)

知网、北大法宝等。考到了黄武双的论文(我没看orz完美避开)

热点:各公众号(今年考到了视听作品修改的意义)

公众号:知识产权杂志、知识产权那点事、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知产力、知产宝、知产宝

复习策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个人评价:背诵量不大,重在理解,深度较深,需要花时间消化、能拓展

看书

先从《知产教程》开始看起,可以配合机构资料看看(用于补充)

有时间的可以把上述教材都看了,没时间的可以用于补充,只看《知产教程》没有的部分

例如《著作权法》的“对技术措施和权利保护信息的保护”章节。 也有人是每本书都看了的,看个人情况,我是没时间看了。

多看几遍,至少三遍

可以试着整理自己的笔记(我另外买了一个学长的资料,同时自己也整理了一个半成品,后期背诵基本都用这俩)

用真题

评论区附上知产真题

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容易成为简答或论述、哪些知识点容易成为名词解释,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

但前期背诵还是建议全面背诵,知产本来背诵量就小,考前几天最后背诵时可以放弃一部分(只看看不背)

对于案例题,我并没有好的建议,因为我几乎没准备,但考场答题整体上采用了经典的“总分总”的形式(写结论、展开论述、重复结论)

背书

第一轮背诵建议放在第一遍看教材的中间,看完一个部门法就背,及时复习

次日先复习再背新的

由于时间紧张,我只背了四轮,但前三轮(也好像是前两轮)每次背诵都有及时复习

为了加深理解,前两轮背诵,每次背之前我都先看了书,看完书再背诵,背书的过程中也可以读一读教材上理解性的话,为论述题积累素材,在此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笔记

具体操作:第二天背书前先复习前一天、背下一章之前先快速复习前一章(可以以翻阅的形式、迅速过一遍框架,在脑子里想关键词),背下一个部门法之前先复习前一部门法,背完这一轮再整体迅速过一遍。开始背诵下一轮之前先过一遍整体框架,提纲挈领,脑子里知道大概有哪些内容再开始背诵新的一轮。

对于重点知识点,应当做到能展开论述,背后法理也要能叙述出来(不求一字不差,但必须理解,通过熟读塑造法言法语的语感),这些都会成为论述题的素材积累。

eg作品类型法定、广播组织权客体为什么应当是“信号”、狭义著作权和邻接权保护水平差异的原因、为什么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技术措施保护的正当性等,再如“商标使用”的意义,都可以从立法目的开始拓展,法律作为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balance,平衡各种利益。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但同时应兼顾公共利益,因此对作者利益提供保护的同时不应绝对保护,否则会导致作品创作与传播受阻。保护作者利益是手段,促进公共利益才是最终目的。商标法同理。

由于两考并行+法综背诵量大,因此知产我没有花很多时间背诵,理解+复习非常非常重要。

看论文

梳理观点、关键句,形成自己的论文笔记(主要是可以自己表达出来,无需逐字背诵,学习一些论述用的法言法语)

一般建议是近三年的论文

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建议看别的贴子(前面转发的一篇也是华政知产380分的,专业课137分最高分,论文部分写得太好了,强烈推荐看看,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看论文还是无用功)

一点补充

热点话题整理应当有详有略

例如去年著作权法修改,作品类型法定/开放、视听作品、广播权、广播组织权等都是热点,而且可考性很高,可以自己整理一下相关话题的笔记

考了“视听作品修改的意义”,但我偏偏又没准备这个2333,只好凭借大致印象写了

非重点话题可以简单整理

我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地理标志相关的知识点(主要参考王莲峰的书),因为去年出了一个《地理标志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但其实这个知识点不是重点,了解基础知识点就可以了。

适当自己押题,写个list,但要能够展开

知产专业课背诵量较少,但法综背诵量又很大,因此我采取的是集中突破的背诵方法(本人没有处理多线任务的能力),背完一门部门法再换下一门,法综操作类似

从上文可以看出,知产专业课我准备得不算充分,也只拿了平均分(偏低),但知产考察一般较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夯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强度:理解!复习!重复!

教训与反思

备考过程中的无用功、考场分数不够高的原因

应该熟悉重点法条位置

今年考到了商标法57条,但我不知道57条是啥,只好根据题干信息拓展性地写了,还好没有很偏,但肯定不够契合题目

应该模考一两次,合理分配时间

最后一道案例题我只剩了十分钟,只写了粗略的结论,没有展开分析,应该扣分很多

看论文时不应当有侥幸心理,尤其是当年发表的论文要全部都看

由于时间紧张,我筛选出了几个我认为不太可能考的,结果偏偏考了。黄武双2020年论文《正当竞争判断标准研究》,简答题(10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标准最后只能写了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出考场就想掐死自己了。 同时王迁老师的一篇论文也是今年的著作权法案例题,我甚至没有找到那篇论文,当然答题应该也很一般,请大家引以为戒。

怎么做论文笔记:我认为我做得不好,我用幕布一点点整理了,虽然很有条理性,但速度太慢、花费时间太多,所以这一点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看看另一位137分同学的经验贴)

有朋友推荐我用MarginNote(ipad的一个app),你们可以考虑尝试一下。

由于论文很多、很长,同时还有别的复习任务,所以我并没有做到及时复习论文笔记,尤其是王迁老师的论文,艰深晦涩但又很重要,一些观点论述必须要反复复习才能理解透彻并能自己写出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有一个姐妹没有看论文(专业课128分),所以对于是否看论文这一点,大家还请自己抉择。

 

七、法考

选择老师

仅代表个人偏好,不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

刑法:柏浪涛

柏神 yyds

民法:钟秀勇

我超爱老钟;朋友说方志平、刘家安也不错;前期尝试过孟献贵,不适合我。 背诵版的书好像没啥用,不如精讲书好用,到后来我是把老钟的精讲书当做字典来用的,不懂的就翻书。 (也可能是我不会用哈哈哈)

民诉:戴鹏

我听的戴鹏;朋友听的韩心怡,也不错

商经:郄鹏恩(强烈推荐刘安琪老师)

由于我没听精讲,所以直接精炼(背诵版)有点跟不上。我考研知产,没听知产部分。 在此推荐刘安琪老师(好几个朋友评价+我后期听了一点)。

三国:杨帆

三国女皇 yyds

理论法:客观题马峰+主观题杜洪波三页纸

基于一战法硕的惯性依赖,选择了马峰(其实只听了考前聚焦)主观题没听课,选杜洪波是因为他的三页纸最少。

刑诉:(半放弃)左宁

口诀有、尬,其他都很好;朋友说向高甲老师很好。 推荐向高甲公众号:向高甲伴你过法考(会发主客观考前“佛脚”)

行政法:放弃了

但选李佳一定没毛病

客观题(10月31日)

196分,卷一87分,卷二109分。从卷一卷二的分数可以看出,我喜欢私法,不喜欢公法,尤其不喜欢行政法、刑诉法等缺少自然法理的部门法,民诉法的戴鹏老师、三国法的杨帆老师讲的很精彩,所以我学得也还行。


整体策略 

声明:我本人并没有按照以下方法严格操作,但我认为以下操作是相对稳妥、高效的,且我的整体复习思路也是如此(虽然执行上偏差很大)。

一年两考时间不够,我的后两轮是几乎重叠的

第一轮:听课+刷题(理解)

第二轮:刷题+背书(记忆)

第三轮:背书+复习错题+适量模拟题+听“考前聚焦”

刑法、民法:以理解为主,只听了一遍精讲课。

可能是有一战法硕的基础,刑法分则部分不存在背诵压力,总则只需要理解就能顺下来。我很喜欢民法,也在民法上花了很多时间,脑子堵住又疏通的瞬间真的很爽!

民诉:听了两轮课(精讲+背诵)+约三四次戴鹏串讲,认真背了“考点速记”

b站有人剪辑的戴鹏每节课后的串讲,可以短时间内填鸭轰炸式唤醒记忆(很痛苦也很有用)考点速记:纯知识点,填鸭式背诵,一直用到了主观题

商经:偷懒+时间不够,直接听了背诵版,理解无能,只能死记硬背(主要背“考点速记”)

我非法本也没有商经的基础,确实是一大阻碍,请大家引以为戒

刑诉:刑诉五六月份听了精讲,但完全没发挥精讲的作用,导致后期才开始着急,时间紧又很难,只能放弃了(只学到了一审)。

因为华政法综的刑诉大概到一审,我学一部分刑诉的目的也是辅助考研。

行政法:实在学不进去就放弃了。

法理:一战法硕的基础让我只花了三天就过了一遍法理(背诵版),所以这一部分也没太花时间。

还花时间做了杜洪波公众号的押题(想不起来公众号了…大家自己找找吧…)

三国法:直接听了杨帆的背诵版的课,花了四天;三国法是性价比很高的课,时间短、见效快、好拿分。

没时间的可以适当放弃国际公法,只有四分。我朋友其他几门课都学了,放弃了三国法

主观题(11月28日)

132分,11.23-11.27五天极限备考,选了商经,放弃行政法了

民法:做两年真题;看了老钟的小蓝本,学习老钟的法言法语,主要是说理部分,简单读读背背;没听课

书忘记叫啥名了,主观题有两本书,一个类似于客观题的精讲书,一个类似于冲刺题书

刑法:做两年真题+考前聚焦(一定要听)

柏神的题我好像只看了看,主要是为了学习怎么展开说理。

柏神的考前聚焦细讲了怎么答题、时间分配,考场上我按照他讲的写了,答题规范没有出错,刑法分数应该不错。

商经:做两年真题,背诵客观题知识点+看了刘an琪的小蓝本+考前读了郄peng恩的黄金三十句(尽量记)+听了郄peng恩考前聚

刘an琪的小蓝本我全都做了,属于刷题练习,一边写一边背,不会的随时翻车查阅,再背。

民诉:主观题没有单独考察民诉,放在民法里考了,主要是背客观题考点速记

法理(中特):背诵(和一战法硕有很多重合部分,记忆压力小),选杜hong波是因为他的最少

白斌押中了

刑诉:看了一部分左宁和向高甲的考前题(知识点)

尝试了温云云的书,好像是看了一部分,没时间就放弃了。

翻法条:觉晓的电子法条系统挺好用的,推荐

其他的没用过、不评价。

一点主观题心得

答题要规范

我忘了我怎么答的了,但主要是根据复习过程中老师们教的方法来答的

柏神的考前聚焦一定要听

建议练习翻法条!去年的刑诉几乎纯考翻法条,反押题;商经考得出乎意料,我翻法条都翻不到,只能瞎写了

有时间的建议模拟考一下,分配时间要合理

我的刑诉只剩了大概25分钟,没时间写,也翻不到法条,有两三小问只写了几句话;商法在最后二十秒还改了一个答案..过于惊险

注意打字速度:我打字速度还行,不拉胯,所以没有特意练习

个人猜测高分原因在于答题比较规范踩点较好,法理(中特)、刑法的分数应该不错,尤其是中特,我尽力把背诵素材和题目材料结合在一起写,不要写成两张皮,注意穿插,切合材料和问题,写了大概1300字,按照总分总、每个小点都结合了材料+重复题干

心得与反思

有舍才有得,不要强求面面俱到,法考就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尤其是后期,对于本渣渣来说真的做不到全覆盖了。

第一轮一定要学扎实,理解法条背后的法理。由于我没听商经精讲,对原理理解不透彻,全靠死记硬背,导致我主客观考试都是最担心商经,且主观题的商经考到了只在客观题背诵阶段有些模糊印象的职工大会,完全懵逼,照着大致印象写了;理解对于记忆真的很重要。

最后声明:传言法考改革三年放水,2021法考如何咱也不好说,所以以上内容是基于我去年的法考经历而言的,不一定适用于今年,请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刻在心里!

 

八、一年两考的建议

一点心得

两考内容过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好复习的频率、分清主次,即:

哪些是可以短期冲刺的、哪些是需要前期理解的

eg民诉(零碎太多) vs 民法(很难)

哪些是掌握得比较牢靠不轻易忘的、哪些是可以靠考前临时记忆的

eg刑法(一战背过 尤其是重点知识点很熟悉) vs 民诉

哪些科目性价比高优先复习、哪些背了也记不住的适当放弃

eg法理 vs 刑诉

哪些我快忘了、哪些我已经忘了、哪些我刚背完还热乎着再复习加深一下记忆

及时复习,否则遗忘过快。

每次迅速短时间复习、多复习几次,反复记忆。12月的背诵任务超级多,每天都在被法综压垮,但我一定会先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再开始今天的内容,最后两周 每晚睡前我都会强迫自己拿着书看一遍白天背的内容,或前一天背的内容后再睡

随机应变,根据复习进度、掌握情况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复习策略,我们不是机器,必然无法做到100%的执行

两考er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放弃一部分法考的内容,面面俱到是应试大忌(但也不必过早放弃..先试试..

我是真的不喜欢行政法,学不会刑诉(主要也是没时间)

制定计划时多预留几天,略宽松地制定计划,过于理想化的计划会打击信心、造成焦虑

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天踏踏实实地学,坚持到考前一分钟,就能考过

有时候可能会差一点点考运,不要怨恨自己

tips:备考过程使用微信的uu们可以建一个群(就自己一个人)、将其置顶,把零碎时间刷到的需要集中处理的文章发到群里,专门抽时间集中消化。

今年两考的进度条推荐(仅个人看法,提供一个“纸上谈兵”的参考)

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时间大差不差就行。刷题以近五年为主,民法、刑法建议都做。

客观题9.11/12,主观题10.17

7月份之前过一遍法考课(听课理解+刷真题+略作记忆)

刑法、民法、商经优先,行政法、民诉、刑诉尽量听(我行政法、刑诉放弃了,所以对于这俩我没有发言权)。根据个人基础考虑要不要听法理,不听的直接冲刺阶段背+刷题(我一战法硕,法理基础还有一点,没听;法本的也可以考虑不听)。三国法可以放在冲刺阶段。做新题之前一定、务必要复习错题,完成一章后先复习本章错题,再开始下一章,冲刺阶段的刷题同理。

7-8月份:考研(两门专业课+英语

08.10-09.11:冲刺法考客观题(背书+刷真题错题+看情况做模拟题+“考前聚焦”必听)

不要再听课了(除了三四个小时可以过一遍的那种串讲课)。刑法、民法以错题为主,看情况做模拟题,不懂的就翻书,理解就行。 其他科目以背诵为主,兼顾刷错题+模拟题。三国法直接听背诵版的课(相信杨帆女皇,一定能听懂)+刷题+背诵。 可以每天花2-3小时学专业课

09.12-10.03政治、英语、专业课

政治不存在理解障碍的部分不要听课,看不懂的再听课。思修部分不要听课,没时间刷1000题的也可以不刷。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政治经验贴,反复复习,先巩固旧的再学习新的英语可以开始套卷模考。

10.04-10.17:冲刺法考主观题(做近三年真题+适当看主观题的书+“考前聚焦“必听)

不建议听课,没时间,不如多写两道题,学习答题规范。

最后俩月使劲学

 

九、灌灌鸡汤

选择比努力重要,不要冲动。选好了不要后悔,尽力就好

心态第一名,可以崩溃但要快点恢复。备考过程中完不成计划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不要思虑过度

不要自我感动,努力只是上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还要加上心态、方法、运气、临场发挥等等

温故而知新,复习比学新知识重要

Less is more,贪多嚼不烂,不要盲目搜集资料,不要总换新资料,熟悉的资料能给人(仅代表我自己)安全感,也容易记忆

写给非法本想跨考法学学硕的网上邻居们:不要妄自菲薄,可能我们少了点基础,但可以多一份坚持,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已经踏上了不归路,就没有了回头路,只有半途而废和坚持到底两个选项

我在备考过程中也无数次怀疑自己、怨念自己,脑子瓦特了才想一年两考还换学硕,但现在站在终点站,我很感谢这样的“自讨苦吃”。(但还是要谨慎!谨慎!谨慎选!如果我凉了,现在就是恨死我自己了!

考研暂时失败、想再考的的uu们,建议先复盘、反思一下,没上岸的原因是什么,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继续坚持,想好了再上路,不要盲目上路。

写给考研一战“失败”的人:就算结局不够好,也要相信自己,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考研很难、二战很难,有勇气考研并且坚持到最后的你,是真的真的很不错,一次又一次地抗拒诱惑、没有轻易逃向轻松那一边的你真的很厉害,成长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果实或许不在这里,但会在另一处。

写给考研二战“失败”的人:我认识好几个二战的人,结局大多不够“圆满”,没有走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终点,有的倒在了出分数那天,有的倒在了出复试线那天,有的倒在了出复试结果那天。但是二战人真的很酷,二战很难,选择二战并且坚持到最后的我们真的很厉害。请一定一定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读过的书、修炼的时间、磨炼的意志都是自己的财富,它们会被分数衡量,但不会只被分数衡量”,我相信运气守恒,世上没有白走的路,现在的付出都是为未来的某一天埋下的彩蛋,继续考也好、去工作也好,每一条赛道都会有不同的风景。

这一点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hh,但还是写下来吧。 划线部分引用自我的研友叽哥。


24届华政知产380分+法考万字经验分享——非法本二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