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2023-04-26 00:16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过秦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分析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指出“秦之过

2.赏析《过秦论》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谈话法:通过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3.讨论法:包括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

4.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或者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入境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心”。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上节课我们已经共同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探究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找出“秦之过”,并简要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指出“秦之过” 

       1.分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学生翻译:

学生①:因为秦王朝不施仁义,所以才由攻势改为守势。“而”表因果关系

学生②:“而”是表转折关系,秦王朝由攻势改为守势后,却不施仁义,所以灭亡了。”

明确:

秦王朝由攻势改为守势后,却不施仁义,所以灭亡了”

       2.秦王朝的“仁义不施”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课文中筛选信息,并联系以往所学,列举出秦王朝“不施仁义”的做法,小组讨论,三分钟的时间

明确:

① “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剪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② 秦始皇劳民伤财,修筑万里长城。

秦始皇挥金如土,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

       3.哪个王朝不残暴?

明确:

① 汉武帝,奢侈贪婪到了极点,刑法赋税繁重,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不断攻伐四夷,又迷信神仙鬼怪之说,到处巡游没有节制,使百姓疲惫困顿,起来做盗贼。

② 唐太宗李世民,他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随后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此外,为了树立威信,李世民还曾下令将曾经反抗过唐朝的夏县屠城,无数无辜的百姓丢失了性命。

③ 一向性情宽厚的赵祯晚年也纵容功臣贵族,导致土地兼并成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土地矛盾和贫富分化。

④ 康熙皇帝,前期大肆圈地,大量汉族百姓流离失所;文字狱禁毁书籍几十万种,因为文字触犯清廷忌讳,而被凌迟斩首抄家者不计其数。

结论:仁义与残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用“仁义不施”不能完全解释强秦与“速亡”的关系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