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第十五章读书报告

2021-02-18 19:45 作者:人仙隔  | 我要投稿

名词解释

垄断企业: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业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垄断。

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垄断资源--往往是必需品。奢侈品也可能构成垄断。垄断的要求是关键资源的排他性。

政府创造的垄断--政府保障的专利权

自然垄断--发生在固定成本大而可变成本小的物品上,这意味着平均成本随产量上涨而上涨。市场扩大可以使自然垄断市场变为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竞争企业面对一条水平需求曲线,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完全富有弹性。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垄断者总收益符合2各效应,1.产量效应:销售的数量增加了,从而可能增加总收益。2.价格下降,从而可能将减少总收益。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焦点决定的。

在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垄断者利润=(售价-平均总成本)*数量

垄断企业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垄断利润不会降低社会总剩余,仅仅是把消费者剩余转移给生产者剩余。

价格歧视增加垄断利润。

 

 

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禁止减弱竞争。

        --管制可能导致行业崩溃

        --公有制投票机制不如利润动机可靠

结论:垄断具有普遍性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第十五章读书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