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赚一亿!三个月赚98亿!市场上最锋利的矛?全网最火基金经理!

2021-07-27 21:00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如果说过去两年基金市场最火但却最不被看好的基金经理是谁?

那一定是蔡嵩松。

网上随便一搜,十个帖子有八个都在骂蔡嵩松:

基金大V说他是赌徒:

广大基民骂他是菜狗:

吃瓜群众称他为渣男:

一次又一次的被口诛笔伐!

一次又一次的被骂上热搜!

... ...

不夸张的说,在如今的基金圈,吃饭睡觉骂嵩松似乎已经成了广大基民的常态。

但是!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蔡嵩松的时候!

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却用2年半的时间创造了230%的收益率,同期同类排名101/2681.

在今年第二季度,蔡嵩松掌管的诺安成长更是以98亿元的盈利额碾压市场上所有基金(包括支付宝的余额宝)成为“盈利之王”。

因名气足够大,业绩足够好,前一段时间更是被请上央视,做客专题访谈:

CCTV2央视财经,采访时长一小时。

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张坤看了会沉默,少醒看了会流泪!

可以说,蔡嵩松这一次的爆发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以前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

蔡嵩松为什么又牛逼起来了?

他的真实投资水平究竟如何?

市场为什么会对他报以偏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基金经理。

蔡嵩松,出生于1986年。

2001年,年仅15岁的他以“少年班学霸”的身份进入顶级学府中科大,攻读计算机专业。

硕博阶段,蔡嵩松就读于中科院计算所,专业主攻芯片设计。

博士毕业后,25岁的蔡嵩松由研转产,进入天津飞腾科技公司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四年后,蔡嵩松转入金融行业,在华泰证券担任计算机行业研究员。

2017年,蔡嵩松从卖方转买方,加入诺安基金,担任的职位依然是计算机行业研究员。

因研究能力出色,短短两年,蔡嵩松就晋升为基金经理,开始掌管诺安成长混合。

刚出道的蔡嵩松完全没有初出茅庐的的战战兢兢,反倒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来就给这只老基金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大换血。


此前,诺安成长的风格明显偏向周期股和蓝筹股,蔡嵩松接手后,硬生生的将诺安成长转型成了一只纯种“半导体基金”。

从近两年诺安成长的行业配置来看,半导体(相关行业)配置比例高达90%以上。

如此高的半导体含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许多半导体ETF基金。 得益于计算机芯片的专业背景和近几年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蔡嵩松在青年时期就对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软硬件操作系统和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格局等有了深入了解。

而最近几年正逢“半导体风口”:

水到渠成的借风起飞,毫不费力,诺安成长的净值一飞冲天。

管理诺安成长的第一年,就创造了143.22%的回报率。基金规模从不到6亿飙升到108亿!

不夸张的说,蔡嵩松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深陷业绩不佳窘境中的诺安成长混合。

目前蔡嵩松资金管理规模为353亿,占诺安基金总管理规模的27%,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一家公司。

从蔡嵩松的人生履历可以看出,年仅35岁的蔡嵩松有20年都在和半导体行业(相关行业)打交道。

而他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也是一只以半导体行业为主的混合基金。

从最新一期的持仓报告来看,前十重仓股全部都是半导体行业,占净值比共计85.03%。

也就是说,这只基金的涨跌情况几乎完全去决于这10只半导体股票。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季度以来,半导体行业的走势:

涨幅高达66.96%,高居全行业第二!

再来看看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的表现:

从第二季度开始,一路飙升,短短三个月(第二季度),涨幅高达51.14%。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蔡嵩松又开始牛逼了!

管理规模足够大!(281亿)

半导体涨的足够好!(二季度涨了66.96%)

嵩松梭哈的足够猛!(半导体行业占比高达85%以上)

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蔡嵩松又一次站了起来!

仅仅一个季度,就创造了98亿的盈利额,强势登顶基金产品盈利榜。

所以,真正牛逼的并不是蔡嵩松牛逼,而是半导体。

为什么市场对蔡嵩松抱有那么大的偏见呢?

是因为嫉妒吗?

当然不是!

网叔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从业年限太短

蔡嵩松从2019年2月20号担任基金经理以来,满打满算也就做了两年半基金经理,还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市,没有充分证明过自己。

2. 押注式投资

蔡嵩松自从掌管诺安成长混合之日起,就把这只基金变成了一只“半导体”基金,半导体配置比例长期保持在80%以上,这样的配置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许多半导体ETF基金。

如此单一重仓一个行业,一旦行业回调,后果不堪设想,回撤30%更是家常便饭。

这种过山车式的投资风格无疑是对基民极不负责的。

3. 无法跑赢半导体指数基金

作为一名以投资半导体而出名的主动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的业绩竟然不及同期半导体指数基金。

看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你看刘彦春、张坤等一众大佬的业绩也不如同期中证白酒指数啊。

话是这样说,但你看看人家刘彦春、张坤的行业配置,白酒配置比例最多的时候也不过40%。

白酒虽好,但是本着分散风险的原则,这两位基金经理并没有“贪杯”。

所以,跑不赢白酒指数很正常。

而蔡嵩松就不一样了。

他管理的诺安成长半导体配置比例比好多半导体ETF都要高!

但业绩却跑不赢半导体ETF!

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不仅业绩比不过,就连回撤都比半导体ETF大:

这就非常过分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业绩不如半导体ETF,回撤比半导体ETF更大,费率还TM比半导体ETF高!

试问,要这样的基金经理有何用?买这样的基金又是为了什么?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也更偏好半导体ETF基金。

4. 基金市场进一步娱乐化

相比于以前,基金市场明显更加大众化,娱乐化。

相比于历届基民,这一届基民明显更加乐观开放。

相比于其他基金公司,诺安基金在宣传这一方面更强。

相比于其他基金经理,蔡嵩松的抗压能力明显更优秀。

基金市场押注式投资的基金经理有很多,比蔡嵩松业绩好的也不少。

但是能在业绩稀烂(相比于同类ETF基金)的情况下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只有蔡嵩松一人。

能够把押注式投资说成“市场上最锋利的矛”的,也只有蔡嵩松一人。

能够在神鬼之间无缝切换,成功推出个人手办的,更是只有蔡嵩松一人。

能够面对口诛笔伐,还能泰然处之,谈笑风生的,依然只有蔡嵩松一人。

不得不说,蔡嵩松能够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与如今愈发娱乐化的市场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不过咱们玩归玩,闹归闹,别拿投资开玩笑。

买蔡嵩松也就图一乐,真正投资还得看真正牛逼的基金经理。

回到正题还是需要各位小伙伴注意一点:明星基金经理≠牛逼的基金经理。

真正牛逼的基金经理满足两个标准:

1. 业绩牛逼。

2. 人品优秀。

具体参考标准如下:

业绩牛不牛,主要看三点:

1. 业绩牛逼,

2. 业绩持续牛逼,

3. 管理大规模资金业绩还持续牛逼。

人品硬不硬,主要看五点:

1.是否牛市高位狂发新基;

2.是否心猿意马频繁跳槽;

3.是否半途而废始乱终弃;

4.是否押注梭哈炒垃圾股;

5.以及是否做了其他损害广大基民利益的事。

这也是网叔一直强调的一点。

从目前蔡嵩松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是基金界明星经理,但绝非牛逼。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验。

当然,短期业绩并不能说明问题。

蔡嵩松刚刚任职不到2年半,虽然目前业绩并不优秀,但不代表将来业绩不好。

毕竟,蔡嵩松从硕士开始,就一直在芯片行业耕耘,从专业领域到上下游产业,至今已有16年,即使每天只研究5小时,也有29000个小时。

根据10000小时定律,蔡嵩松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领域的老司机。

目前来看,整个公募市场,蔡嵩松可能是最懂半导体的基金经理。

因为懂这一行,所以蔡嵩松敢于重仓。

但也还有一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这可能是蔡嵩松跑不赢半导体ETF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蔡嵩松的基金,到底要不要买。

对于小白投资人,网叔给出的答案是不建议。

对于看好半导体芯片赛道的投资人,稍微配置一点也没关系,就当买芯片ETF。

如果你是在想买,网叔也拦不住。

不过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闲钱投资。

2. 分散投资,建议大家选3-5只相关性较低的基金组成一个组合,分散单一行业下行风险。

3. 基金回撤可能较大,建议心脏不好、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小伙伴慎入。

最后是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一定有风险。都有可能出现本金损失,甚至遇到本金尽失的可能。

任何跟你讲投资就是捡钱的,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想要在投资中不亏钱,巴菲特做不到,格雷厄姆做不到,索罗斯做不到,冯柳、张坤也做不到……所有你听过的,见过的世界顶级投资人都做不到。

面对风险,我们能做的有这么几个:

第一点,充分发挥我们的调研能力和研究能力,去避开那些容易发现的风险;

第二点,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不做有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的投资行为;

第三点,有铁血的纪律:闲钱投资,不借钱投资,不懂不投。



每天赚一亿!三个月赚98亿!市场上最锋利的矛?全网最火基金经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