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潘德的预言】多层防御:迷沼堡原型简介

2022-04-04 22:45 作者:容克87G  | 我要投稿

迷沼堡:

迷沼堡是潘德大陆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堡之一,从城堡的主楼向外依次设置有两道城墙,尽管和同心式布局的城堡相比,迷沼堡的两道城墙并不完整,但城堡自身背靠沼泽的地势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迷沼堡在靠近主楼的区域实际上是两道城墙内切,共用了一段城墙,但这一段城墙自身位于沼泽地的边缘,大军是很难从这个方向发动进攻的

迷沼堡的内庭
迷沼堡的主塔

从迷沼堡的俯视图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它和现实中佩文西城堡的相似之处,与后者相比,迷沼堡的最大区别在于外墙部分仅设置了门楼而没有角楼。



佩文西城堡:

佩文西城堡位于英格兰东萨塞克斯郡的佩文西,其历史可以上溯至罗马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彼时罗马人为巩固不列颠行省的海防沿行省海岸线修建了被统称为“萨克逊海岸”的一系列防御工事,佩文西城堡的前身“Anderitum(意为大要塞)”就是其中之一。这座罗马人修筑的要塞所处的位置在当时还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势,只是后来随着淤泥的堆积和人为的填海,这座堡垒逐渐“远离”了海岸,最终在大海与自身之间留下了1.5公里(0.9英里)的平坦沼地。

佩文西城堡占地约3.67公顷(9.1英亩),整体布局近似椭圆形,呈东北/西南方向,长290米(950 英尺),宽170 米(560英尺),城堡的外墙轮廓很可能贴合了当时仍是半岛的地貌形状。佩文西城堡的规模在“萨克逊海岸”体系下属的九座堡垒中无出其右者,事实上,在同时期所有留存下来的其它罗马堡垒中,它也是最大的一座。

外墙对佩文西城堡首屈一指的规模有着极大贡献,这样长度的一圈城墙并不是一体成型而是分段建造的,在部分城墙的破损处就可以看到不同段城墙拼接的痕迹,城墙自身建造于由木材和碎石填充的地基之上。地基深度约15英尺(4.6米),在挖掘完地基的沟渠之建造者会首先垂直地朝其中打入橡木木桩,随后用黏土与碎石填充木桩之间的空隙,而后再放入水平方向的橡木框架,再继续用同样的材料将其填平,最终填充完毕的地基会用罗马式混凝土封顶,在这之上才会开始建造城墙。

现存的外墙除南侧大部及北侧一部垮塌外基本保存完好,仅保存下来的墙端就高达8.2米(27英尺),据推测在完好状态下的外墙尺寸将达到9.5米(31英尺)高,基部厚度4.2米(14英尺)的水平。城堡的外墙原本覆有一层铁矿石和砂岩,但现今最初覆盖的表层石材已经几乎无存。当前的城堡外墙可见部分由通过砂浆黏合的碎石与砂岩芯组成,这种工艺形成的横向纹路贯穿整个墙体。据悉最初城堡的外墙横截面呈阶梯状,在外墙的内侧至少划分有两阶,但当前并没有留存下来的建筑结构能告诉我们守军要通过什么方式爬上城墙。在外墙的部分区段上还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城垛,它们很可能取代了原本罗马人留下的城垛。

城堡外墙上间隔地修筑有D字形截面的塔楼,样式与“萨克逊海岸”岸防体系下属的其它堡垒相近,这些角楼的顶端可以安放投石机或是弩炮。当前仍然留存的塔楼有十座,但它们并不是以均匀的间隔分布,罗马人在修筑城堡的时候可能干脆没打算在应该是被水面和沼泽地包夹的方向留下塔楼,而将它们集中布置在更容易遭受攻击的西南和东北角,城堡的东西两处大门也分别设置于被塔楼保护的区段。不过,有鉴于城堡外墙部分区段垮塌的缘故,南北侧城墙是否完全没有塔楼存在这一猜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实。

城堡的西门通向连通佩文西城堡与大陆的堤道,在城门的外侧挖有一道壕沟。西门约2.4米(7 英尺10英寸)宽,在两侧各有一座塔楼的保护。东门则宽2.8米(9英尺2英寸),与两侧的塔楼也有一段距离。当前东门的保存情况较为完好,但留存部分多为中世纪及19世纪时修缮后的结构,话虽如此,它们在造型上和罗马时期的塔楼区别应该也不会太大。在城堡的北侧城墙上靠近垮塌段的地方开有一处狭小曲折的通道通往外侧,但不确定已经垮塌的南侧城墙处有没有类似的设计。

堡垒自身建立在海拔高度约10米(33英尺)的沙子和黏土地基之上,在外墙的内侧还用挖掘护城壕时掘出的泥土人为垫高了地面,使地面高度与外墙横截面阶梯处平齐。在当前,佩文西城堡的外庭部分是十分空旷的,仅在最中间仍可看到有规律地放置的一些罗马式壁炉的痕迹。这意味着这些壁炉所在的位置很可能就是营房的所在地,而外庭内的其它建筑则因为是木制抹灰结构的缘故没有在时间的冲刷下留下痕迹。

内庭部分可以视作城堡内的城堡,其中设置有城堡最为重要的建筑物,那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建筑(譬如说谷仓)则置于外庭之中。当前留存的佩文西城堡内庭石质建筑基本都是13、14世纪时期产物,但诺曼时期挖掘的沟渠和土垒的痕迹至今依然可见。内庭的主塔设计较为独特,在东侧与罗马时期的幕墙相连。内庭的外围由护城河环绕,护城河自身有泉水作为水源,在最初挖掘时据悉宽度达18米(59英尺)之多。护城河是分隔城堡内庭与外庭的第一道边界,在护城河之后伫立至今的则是一道13世纪时修筑的幕墙。

最初时城堡的内庭与外庭部分依靠一座长约 20.7米(68英尺)的木桥连通,但后来在1405年时,因为维护费用高昂之故它被石质堤道与吊桥的组合取代。这座桥梁直接通向内庭的门楼,门楼所属的两座塔楼则负责此地的方位,这些塔搂有三层高,每一层都设置有射孔,这些塔搂仅在面对外庭的方向有石墙封闭,背后则完全敞开,这有可能是这部分敞开的区域在当时仅使用木墙封闭之故。从当前留存的内庭塔楼来看,它们均高三层,在每一层设置有射孔,并在塔楼的最上层设有壁炉(有可能是住宿区),此外塔楼内还设置有厕所。1317年的一份文献表明这些塔楼均由茅草覆顶,而没有正经的屋顶和铅板遮蔽,但在当前尚不知晓在之后的时间里这些塔楼有没有改建以弥补这个不足。

内庭的主塔大体上呈矩形,约占据16.8 米(55英尺)x9米(30英尺)的面积,在主塔上设置有整整七座角楼,为同期世所仅有的独特设计。主塔的基层部分基本就是一整坨内层填充黏土外层包覆砖石的实心体,除主出入口外没有其它开口,在当前除一层外的主塔结构已难觅影踪,但估计其在完好状态下的结构高度在25米(82英尺)左右。14世纪的文献表明它包含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小教堂,城堡的供水由位于小教堂旁边的一口井提供。这口井至今仍未完全被发掘出来,但据调查显示,它的深度约为 50英尺(15m)并在内侧有木制结构支撑。一扇铁门遮蔽了主塔的主出入口,铁门之后则是一段木制楼梯。

自14世纪上半叶起,佩文西城堡可能是出去修缮在围城期间遭受的损坏又经历了两次改建,其中一次为这座城堡增加了一座方形塔楼,据悉塔楼很可能用于假设投石机,因为投石机所用的石球在城堡中依然可见。尽管如此,在整个14世纪期间城堡的大部仍显得残破,至16世纪时则基本化作废墟,其上最好的石材在多年的“拆城砖”中基本被周边的居民掠夺一空。在伊丽莎白时代城堡曾短暂地被当做炮台使用,但这还不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军事生涯的终结:

在二战期间佩文西城堡最后一次次回归了军事用途,1940年时因担忧本土被德军入侵之故,英国和加拿大的部队入驻此地,将内庭塔楼改建为宿舍,并对城堡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化改造,具体措施包括:在西大门外侧建造一座反坦克碉堡,在北部与南部城墙垮塌部分设置反坦克水泥桩,用混凝土和砖块阻塞内庭的前后大门,在围墙上增设画风和原城墙保持一致的机枪掩体等,其目的在于“让城堡‘100% 防坦克’,并且阻止敌军接近到 2000码(1800m)以内”。1944年时美国陆军航空兵也在这里设立了无线电指挥中心。

城堡上与二战期间增设的机枪碉堡吗,画风尽力地和周边保持了一致

1945年时,城堡回归民用,除纪念用的机枪碉堡外所有二战期间增设的工事均被拆除,城堡现归于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管理之下,并对公众开放参观。



原为内容整理摘译自wiki词条,有错漏之处请不吝指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vensey_Castle#Roman_fort

【潘德的预言】多层防御:迷沼堡原型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