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我的电波吧》— 在现实的残酷里感受温柔

2020-06-20 14:21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听我的电波吧》完结撒花!

如果大家回去重温我在季度刚开始不久的期待度排名,我当时对本作的观感,其实是比较一般的;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与深入,这部作品所展现的内涵,却让我越发的深陷其中,越能够感到作品的魅力所在。

所以这篇专栏,我会先把作品中对我来说不感冒的部分给说明出来,再去向下深挖作品之所以能够让我动容的部分。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


对不上电波的搞笑


虽然看到后来我也有所动摇,但是作品确实还是一部以“搞笑”或者“喜剧”来自我标榜的作品;不仅有着这样的标签,在作品之中也确实能够感受到作品有试图在玩梗,又或者说是在开玩笑的桥段。

但是我必须老实说,作品在这上面的表现,非常的不戳我。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和作品本身也没想要多么把作品表现成一部以搞笑为内核的作品有关,所以作品并没有把“让人发笑”视作自己的第一要务,使得“搞笑”元素并没有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但是比起这个,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源自于文化上的差异。作品的搞笑形式,比起同季度的《辉夜大小姐》与《隐瞒之事》那相对通俗易懂的玩梗,本作中很多的搞笑,是略微带有当地讽刺意味的玩笑。而这样的讽刺,是需要建立在观众对于在地文化一定程度的理解之上,其幽默的效果才能够被发挥出来;对于不够了解的观众来说,别说觉得搞笑了,连搞懂角色在说些什么都困难重重,自然让搞笑的效果无法被发挥出来。

也因为这样,我相信除了我以外的许多观众,应该也是难以对上作品中那搞笑的电波吧!

甚至,因为作品演出的关系,我怀疑连日本本国的观众,对于这些搞笑,都会不那么感冒。因为作品很多笑点,都是聚集在女主美奈玲那犹如机关枪一般的连续吐槽之中,而说实话,这样信息量如此密集的对话,如果不暂停来思考,我真的怀疑是否有能力将间中的所有内容都消化,并感受到其中的反讽与幽默。

当然,这是作为一个不懂日语的圈外人的感觉,对于日本人而言或许根本成不了什么负担;反倒因为笑点如此密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效果或许会来得更好。所以我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作品的笑点过于依赖观众对于文本的理解了;它除了部分搞怪的颜艺之外,并没有太多在画面上或者演出上的辅助,这就使得搞笑的维度变得单一起来。

好在的是,作品看到中后期,我也比较习惯且适应作品搞笑的方式与节奏了;即便文本内容中依旧有大量我无法轻易理解的幽默,但是也能够稍微被那种独特的喜剧氛围给感染了。这样的感染,使得我虽然不理解笑点在哪,也依旧能够面带微笑的去看接下来角色们有趣的动作与反应,并稍微沉浸在那股愉悦的情境之中。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我对作品的好感才会随着剧情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好。只是说实话,比起这个,我对作品的好感更多的来自于我之后想要讨论的内容之中;甚至,很可能就是因为后者,我才会对作品那不戳我的笑点有着更大的包容也说不定呢!


在现实的残酷里感受温柔


只要稍微深入地去体会本作,我相信不少观众都会与我一样,比起那浮于表面的搞笑,作品的深处,其实有着一股难以言表的内涵,让大家能够对其产生共鸣。

要分析这层共鸣的来源,我们同样的,从作品的叙事下手。作品实际上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最表面的那层,自然就是它那喜剧与搞笑的外衣了,这点的表现我在前面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而只要看破了那层喜剧的外衣,外衣底下所包裹的厚重感,将会毫无遮掩的扑向观众,并将观众拉进这股名为“现实”的泥泞之中。

作品虽然嬉戏、吐槽、调侃的内容占据大半,但是它却能够在一些巧妙地细节之处,去将角色们内心中的彷徨、迷茫、不安,给渲染出来。甚至就是因为在这方面渲染的太好,才会倒过头来影响作品在喜剧上的表现。

但反过来说,恰好就是因为有着外表那层喜剧的武装,才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于现实,更接近我们所认知的生活。毕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我们又何尝不是将自己最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展示出来?又有谁真的能够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呢?

只是,作品透过它独到的笔触,将角色所面对的困境、所感受的焦躁,渲染进观众的内心之中,使得观众特别能够与这些角色产生共情,感受着他们的情绪,并看穿他们的武装。而走到了这一步,作品比起它那“喜剧”的标签,其内部所展现出来的现实感,以及这股现实所带来的残酷,将会更深刻的烙印在观众的内心之中,让尤其是有社会经验的观众,产生大量的共鸣。

但是,这并非是作品真正想要传达与表现出来的内核,它只不过是作品真正的内核,所需要的舞台罢了。

因为如果作品的目的就只是要展现出现实与残酷的话,那么用一个基调截然相反的“喜剧”作为外衣来包装,就显得特别费劲;甚至,将这两个格格不入的元素,用作作品的表里层次,很可能会相互抵消,进而导致两败俱伤、观众无法理解作品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的尴尬局面。

不过在看完了本作之后,作为观众的我,却没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恰好就是因为作品有着这样的结合,它最终才没有停留在单纯的绝望之中。换言之,作品之所以会将这两个元素结合到一起,其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勾勒出在现实之中,除了绝望与无奈之外,其实还存在着另一道光芒;让作品的尾韵,不是单调的苦涩,而是一种治愈的回甘。

这,就是作品给予观众的温柔。

作品里的角色,大多数都只是各个产业中的螺丝钉,都只是一个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市井小民,就如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身处在这样的阶层,实际上对于眼前的现状,是难以突破并改变的;为了生存,往往也只能苟且于眼前的工资,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这很无奈,却是现实里大多数人都会面对到的窘境。

可是,作品透过它的故事,透过它笔下的角色,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念:即便现实多么无奈,即便没有能力做出实质上的改变,但那又如何呢?只要做好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只要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那么,我们不也已经可以骄傲地昂首挺胸,去面对这残酷的世界了吗?

作品里的角色们,虽然遭受的挫折也不少,甚至比我们很多人都还要来得更惨;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地倒下,他们坚挺的站立着,对自己的不幸自嘲、对自己的过错反思、同时也对他人的遭遇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看着这些角色,一股力量就涌进了我们的心中。

没错,在嬉闹与现实的拉扯之后,最终停留在我们观众心里的,是一股细腻而悠长的治愈感。作品不仅仅提供了能够让我们产生共鸣的现实感,它还为我们降下了救赎的绳索,既那光明、积极且负责的态度。

诚然,即便知道了,我们其实也很难真的付诸于行动;甚至就算做到了,我们也很可能像作品里的女主一样,生活毫无改变,继续在这泥泞的现实生活中打滚。但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之中,能够有人陪伴、有人鼓励、有人给予正面的光明,这,不就已经足够让我们继续支撑下去了吗?

就好像作品在最后一集,一场地震引发了全市的大停电;女主的广播,也陪伴着大家,度过了这个黑暗的夜晚,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般,给予了大家,一道光明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是这个季度里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虽然它的搞笑并不戳我,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越能体会到作品所给予我的力量,以及那难以被人轻易察觉的温柔与治愈。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作品,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部作品,以及它所蕴含的这份温柔。


简单评分:8.8/10


ps:本作的ED真的超级无敌棒!在我一开始将本作定位为纯喜剧作品的时候,还觉得这首歌虽然好听却不那么契合;但看到后来,这首曲子的旋律,特别能够与作品的内核相结合,并在每一集的最后,感染着我们观众。这是一首不容错过的ED,这里分享给大家:

ps2:这里也要实名佩服女主美奈玲的声优杉山里穗,在作品中不仅有大段大段的对白,更是需要她用高语速的条件下输出,并同时演绎出女主的性格;在动画中的广播表现也非常出彩,真的很难想象作品如果没有她优秀的演绎最终效果还会不会那么好。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

《听我的电波吧》— 在现实的残酷里感受温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