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便聊聊古龙的代笔问题(其实是洗地)

2020-06-20 14:15 作者:剑心元璟  | 我要投稿

前:

众所周知,古龙的一大黑点就是代笔,所以这篇文章是给他洗地的(滑稽)。

本文会将古龙的创作分期,并按时间顺序逐个或批量洗地。

本文中作品前带的时间为连载开始年份或首版时间(如果查不到连载时间)

早期(1959-1962)

虽然有说法称古龙是司马翎的粉丝,后来他嫌司马翎写得慢就干脆自己写了。

但事实上,古龙来写武侠小说,就是因为这玩意儿赚钱,来钱快。

所以古龙的创作早期,他会给其他知名作家代笔(如诸葛青云《江湖夜雨十年灯》),自己也会同时写多部作品,问题也便出在这里——写不过来了。而写不过来的时候,古龙就会失踪,然后报社又得继续连载小说,于是只得找人接续。

古龙早期的代笔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主要包括:

1959《苍穹神剑》正阳代笔且著续书《十二长虹》,正阳大约代笔41%

1959《剑毒梅香》上官鼎代笔且著续书《长干行》,上官鼎大约代笔72%

1960《剑气书香》墨余生(陈非)代笔约85%

1962《护花铃》燕青称由秦红代笔,也有说法说由高庸代笔,代笔部分约14%

1962《剑客行》上云龙代笔约85%

上述作品里的《剑毒梅香》值得单独一提,古龙后来另作《神君别传》接续自己断更部分,严格来说算古龙自己写完的作品。

古龙创作早期自处女作《苍穹神剑》始,《大旗英雄传》为其进入中期标志,若将《剑毒梅香》和《神君别传》合算作一部古龙亲自写完的书,则古龙早期作品总计13本,列举如下:

1959《苍穹神剑》

1959《剑毒梅香》(含1961《神君别传》)

1960《剑气书香》

1960《孤星传》

1960《游侠录》

1960《湘妃剑》

1960《月异星邪》

1961《失魂引》

1961《残金缺玉》

1961《飘香剑雨》

1961《剑客行》

1962《护花铃》

1962《彩环曲》

其中4本有代笔,代笔率约30%。

注意,此代笔率仅以作品数计算,并非指古龙所撰写的文字量,因作品篇幅不一,实际代笔必然与我计算的数字不同。

中期(1963-1967)

古龙的创作中期相当重要,一方面,这些作品为他日后的求新求变积攒了经验,从而在后期一飞冲天;另一方面,《绝代双骄》一书使他大火,从此终于不缺钱了。

1964《龙吟曲》古龙与萧逸合著

1965《剑玄录》古龙起名,由温玉创作,不列入古龙作品。

1965《名剑风流》乔奇代笔最后两章,约6%

1966《绝代双骄》连载时倪匡曾代笔10W字,后被古龙删除。

此外1964年有一部《飘香剑雨续》,无法确定是否为古龙创作,也有人推测其为温玉作品。

古龙中期作品的代笔原因与早期基本一致,就是写不过来了,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绝代双骄》,倪匡为古龙代笔是因为古龙有事无法连载,但倪匡连载了十万字估计古龙也不喜欢,所以他回来以后用“小鱼儿做了个梦”一句话结束了倪匡代笔部分,这事后来也被倪匡引为佳话。

古龙的中期创作自《大旗英雄传》起,至《楚留香传奇》止,《剑玄录》古龙没写、《飘香剑雨续》存疑,均暂不列入古龙作品,《楚留香传奇》计为《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三部作品,则共10部作品:

1963《大旗英雄传》

1963《情人节》

1964《龙吟曲》

1964《浣花洗剑录》

1965《名剑风流》

1965《武林外史》

1966《绝代双骄》

1967《楚留香传奇之血海飘香》

1967《楚留香传奇之大沙漠》

1967《楚留香传奇之画眉鸟》

《绝代双骄》代笔部分被删除,不算代笔,则共2部有代笔,代笔率20%。

注意,此代笔率仅以作品数计算,并非指古龙所撰写的文字量,因作品篇幅不一,实际代笔必然与我计算的数字不同。

巅峰期(1968-1973)

《多情剑客无情剑》这本书对于古龙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古龙正式进入巅峰期,虽然实际上古龙的巅峰期长达十年,但是大家往往会把《天涯·明月·刀》当做标志,将古龙的巅峰期从中间切断,这样倒也未尝不可。

古龙巅峰期的作品里,另一部值得一说的是1970年的《萧十一郎》,这是一部先有电影剧本,后有小说的作品,日后古龙影视黄金期的伏笔就此铺垫。

古龙的巅峰期被代笔作品极少,仅有一部。

1973《剑·花·烟雨江南》于东楼代笔约14%

《剑花》这本书本身就看得出来古龙也不太打算认真写,就理解为他懒吧。

古龙巅峰期作品共22部,列举如下:

1968《多情剑客无情剑》

1969《楚留香之借尸还魂》

1969《楚留香之蝙蝠传奇》

1970《萧十一郎》

1970《流星·蝴蝶·剑》

1971《欢乐英雄》

1971《大人物》

1972《楚留香之桃花传奇》

1972《边城浪子》

1972《七种武器之长生剑》

1972《七种武器之碧玉刀》

1972《七种武器之孔雀翎》

1973《七种武器之多情环》

1973《火并萧十一郎》

1973《九月鹰飞》

1973《剑·花·烟雨江南》

1973《陆小凤传奇之金鹏王朝》

1973《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1973《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

1973《陆小凤传奇之银钩赌坊》

1973《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

1973《绝不低头》

代笔率4%。

注意,此代笔率仅以作品数计算,并非指古龙所撰写的文字量,因作品篇幅不一,实际代笔必然与我计算的数字不同。

震荡期(1974-1979)

1974年,古龙创作《天涯·明月·刀》,这本书散文化的语言颇具新意,故而被作为了古龙巅峰期中进一步求新求变的一个标志。

同时,因为1975年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大获成功,这也正式开启了古龙作品影视化的黄金十年,古龙自此忙于应酬、编剧等等,写作时间也自然不如以往充裕。

这个时段古龙被代笔的作品包括:

1974《血鹦鹉》约第五章中开始由黄鹰代笔,代笔部分约82%

1975《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薛兴国代笔约33%

1976《圆月弯刀》司马紫烟代笔约67%

此外,《七星龙王》黄鹰曾代笔一章,但后来删去,薛兴国有代笔一小节,字数过少,暂不算入。倪匡自称曾代笔《白玉老虎》,但没有证据证明他代笔了哪些部分,故暂不列入。

《血鹦鹉》实际上是“惊魂六记”的构想之一,另外五部分别是《吸血蛾》、《黑蜥蜴》、《无翼蝙蝠》、《粉骷髅》(罗刹女)、《水晶人》,推测是古龙写不过来了,就委托给黄鹰写了,不过黄鹰也并未亏待这些作品。

《凤舞九天》原本应该叫《隐形的人》,创作时间也应更早(和前几部差不多时间),但古龙因故搁置且稿件丢失,又不想重写,于是交给了薛兴国。

《圆月弯刀》嘛……1976年古龙还在写《三少爷的剑》、《碧血洗银枪》和《白玉老虎》,加上还要投资电影和写电影剧本,估计古龙天天忙着和邵逸夫楚原倪匡狄龙喝酒,实在没空写,就交给司马紫烟代笔了。

古龙震荡期作品共15部,列举如下:

1974《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1974《天涯·明月·刀》

1974《血鹦鹉》

1974《七杀手》

1975《拳头》

1975《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

1975《三少爷的剑》

1976《碧血洗银枪》

1976《圆月弯刀》

1976《白玉老虎》

1977《大地飞鹰》

1978《七星龙王》

1978《七种武器之离别钩》

1979《英雄无泪》

1979《楚留香新传之新月传奇》

其中共有3部作品涉及代笔,代笔率20%。

注意,此代笔率仅以作品数计算,并非指古龙所撰写的文字量,因作品篇幅不一,实际代笔必然与我计算的数字不同。

衰退期(1980-1985)

1980年10月,古龙在吟松阁喝酒时被砍伤,出血过多,送到医院后已经昏迷。之后又输入了有病的血,从此导致古龙的健康极大恶化(当然也跟古龙无节制饮酒和改喝伏特加有关)。这导致古龙这一阶段的作品大多存在代笔。

古龙晚期作品包括:

1981《飞刀,又见飞刀》

1982《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丁情代笔约23%

1982《楚留香新传之午夜兰花》丁情代笔

1984《风铃中的刀声》丁情、于东楼代笔,于东楼代笔约6%

1985《猎鹰·赌局》因古龙去世,《银雕》为丁情代笔

1985《财神与短刀》因古龙去世,三部后由风中白(萧瑟)续写

1979年在拍《七巧凤凰碧玉刀》时,古龙结识了这部电影的武术指导蒋庆隆,并收其为弟子,还给他起了个艺名叫丁情,古龙这一阶段的作品大多由古龙口述、丁情记录的方式写就。

这一阶段仅有《飞刀,又见飞刀》无代笔(丁情言《又见飞刀》全文都是古龙亲自口述,再由他记录的)。但是,《飞刀,又见飞刀》在故事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同年上映的电影《飞刀,又见飞刀》(该电影早于小说)。在《飞刀,又见飞刀》之后,依《丁情回忆录》,古龙有时一睡不醒,报社又催稿,他便只得代写部分章节,后来也有些作品直接由他代写了。

1979年,黄元申执导了刘松仁、凌云主演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该电影由古龙编剧,这个剧本后来被转为小说,也叫《陆小凤与西门吹雪》,这个小说后来又被改名为《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

1982年,张鹏翼执导、郑少秋主演、古龙编剧了电影《楚留香大结局》,这部电影于1983年1月上映。这个电影别名《玉扳指》或《楚留香之玉扳指》,古龙遂在1982年以这个电影的剧本为基础,写了《楚留香新传之午夜兰花》。待1983年《午夜兰花》写完后,古龙又找齐了张鹏翼、郑少秋等拍了《楚留香之午夜兰花》,还是在这年上映。

《风铃中的刀声》原为古龙旧作,但因故搁置,后来丁情代写一部分,也因故搁置了,于东楼作为万盛出版社老板,需要出书,这才要了过来自己续完出版了。不过很值得注意的是,1983年有一部电影《风铃中的刀声》。

《猎鹰·赌局》与《财神与短刀》均因古龙去世而不得不被代笔。

衰退期的书再去计算代笔率就没什么意义了。

捎带提一嘴《猎鹰·赌局》,这个书的情况比较复杂,连载的时候分别叫《大武侠时代》(包括《猎鹰》《群狐》《银雕》)和《短刀集》(包括《赌局》《狼牙》《追杀》《海神》),后来因《银雕》佚失,结集出版时通常称为《猎鹰·赌局》或《大武侠时代》,我这里暂时沿用《猎鹰·赌局》之名。

至于古龙授意丁情写的《那一剑的风情》《边城刀声》《怒剑狂花》和授意申碎梅(薛兴国)写的《白玉雕龙》,和本文无关,就不多说了。

结:

整理完后,可以明确发现,古龙的代笔集中于早期和衰退期,早期是为了恰饭(而且古龙早期也写的确实不如中后期),衰退期是身体不行了,都属于没什么办法。

而在其中期、巅峰期和衰退期,古龙有代笔的作品仅《龙吟曲》《名剑风流》《剑·花·烟雨江南》《血鹦鹉》《凤舞九天》和《圆月弯刀》6部,而这3个时期,古龙一共有47部作品,这么一对比,代笔率并不算很高,且这些作品大多都不是古龙的代表作。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温酒洗剑】。 


随便聊聊古龙的代笔问题(其实是洗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