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狗十三》——当妥协变成一种错误

长时间不更新专栏了,写一篇这个月的话题电影
《狗十三》,这部电影豆瓣上排名第一的短评是这么写的: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懂事难道不就是害怕沉默妥协的过程吗?谁的懂事不是这样的呢?导演最后安排的滑冰片段不就是这一过程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想反问各位,怎样才算懂事呢?这个世界上谁能够不经历这个过程直接懂事呢?我想不明白,也希望大家能为我解惑
人说到底是要活下去的,你所有的事情都不妥协是活不下去的,之前蔡康永曾在《奇葩说》的某一期说过这样的观点,人为什么终将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是因为人一开始就讨厌错了东西,你讨厌的正是你必将成为的东西,你能怎么办呢?
有人说教育,说中国的教育怎么怎么着,外国的教育怎么怎么着,这种比喻就很奇怪,中国父母不会教育孩子,美国的父母就会了吗?人家的教育就不会出现问题,这可能吗?人家出现的问题还不够多吗?说到底,父母教育孩子不在于他教了什么,而在与他做了什么,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大概率也不会差,这里就说剧中的李玩,确实,李玩的父母对与她的关心过于少了,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缺少对李玩最基本的尊重,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实李玩的父母就非常失败,你怎么知道李玩的母亲不是上一个李玩,李玩的女儿不是下一个李玩呢?一个从小缺爱的女孩稀里糊涂地生了一个孩子然后离婚,他的女儿还是缺爱的,还是有可能走他父母的老路,这是死循环啊,朋友,真正能够改变李玩的不是教育,而是父母的爱啊
其实就以电影来说,大家应该不会不承认李玩的做法有些过于任性了吧,为了一条狗把自己爷爷的腿都推断了,这种事情真的值得大家赞扬吗?为了所谓的正确,就可以伤害自己的家人吗?我不敢苟同!说白了,李玩终究是一个爱幻想的小女孩,这可以理解,因为从小到大没人爱过她,她只能幻想平行世界中有一个更幸福的自己,自己的楼上养着一群向往自由的鸟儿,但这都是假的,到了现实,你该敬酒的时候依然要敬酒,该吃狗肉的时候依然要吃狗肉,这是选择题,但为了活下去选项只有一个。
对于李玩我感同身受,但我依然不能同意她的做法
对于她的父母,我很气愤但又无可奈何,长大之后,我渐渐明白了父母当初为什么要每日催着我们学习,催着我们用功,很简单,我们的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即便明知道学习可能并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但他们希望我们通过学习能够少一些这样的妥协,但话又说回来,王思聪不需要妥协吗?李泽楷不需要妥协吗?他们也需要,只是与我们相比他们更加地优雅罢了,说白了,中国人的理想就是在最残酷的环境中一代又一代地去追求优雅,这很崇高但也很可笑
最后我真的挺想婊一下现在年轻人中的风气,到底是哪来的这么多愤青,好的愤青第一步就是应该有自知之明,看个电影就非说中国传统祸害万代,中国教育摧残儿童,就好像自己小时候吃的那点亏都在这部电影中找补回来了,你说这好玩吗?电影确实叫《狗十三》,明显导演就是在嘲讽这种现状,嘲讽这狗逼一样的生活,但人家导演门清儿,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所以影片的最后即便是平常日在家最自由,最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小儿子也一样要被强迫着喝牛奶,一样要被老师训斥,这就是现实,再怎么错误也是现实
我们能做的也和导演差不多,骂一句:呸,狗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