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传国|斯文在兹——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武传国|斯文在兹——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前言
古学以书为六艺之重,其传承也既久;今人以书为文化之征,故勤习而不辍。岁次壬寅,时惟立冬。黄叶满地,意兴渐浓。山川皆美,岁月无声。回味经典,上溯斯文,遂有斯展。
山左诸子,首倡佳议;天涯墨客,遽而应之。既得书家以数十,皆浸乎墨池有年;又有佳作以数百,亦紧追今古诸贤。国展名家、高校教授、书法博士、协会主席,邀聚云端,成此汇展。深慕兰亭之雅集,私企金谷之佳会。
观者亦能识之名家,右军平原俱观笔端;评者亦博览之同道,东坡松雪捻须笑看。故而不揣浅陋,真面示人。纸墨抒怀,以呈敬意。文脉千载,斯文仍在。在彼在兹,翰墨畅怀。
本期书家:武传国
个人简介
武传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成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成员,西泠印社篆刻高研班成员,徐悲鸿艺术馆特聘书画家,扬州画派研究会副会长,航天文化大使, 首届全国草书大展获奖作者, 选入 中国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
推介词
尊王师颜,家乡两书圣为范,篆籀一拓,传承既稳,儒雅善悟,洒脱真诚,求真善美。书作慰航天大洋,抒海天豪情古今有谁?自草堂陋室展赏太空站。
尚黄问何,源头数经典是乳,江左六艺,出新灵动,勤奋多思,勤实纯朴,得正清和。心意在故国厚土,彰华夏气派内外有我,从兰亭小溪挥写三大洋!
作品展示
Exhibition of works
入展获奖
作品多次在国际、全国、全军大赛中入展、获奖
首届全国草书大展获奖
首届全国行书大展入展
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入展
西冷印社首届国际手卷书法展获奖
西冷印社首届国际扇面展入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十周年成果展一等奖
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入展
中国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作品展入展。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 一件作品被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永久收藏陈列,一件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收藏, 一作作品在米兰世界博览会作为中国文化象征展出。
多次慰问航天员,并应邀在航天城为航天科技人员授课,被特聘为航天大讲坛文化艺术教授,被授予“航天文化大使”。
曾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前的新闻联播中展示,在大洋航天船上书写并张贴春联,被誉为“世界 中华第一春联”。
多次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国航天船上和沿岸国家举办个人作品展,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在三大洋上举办个人作品展的艺术家。
曾于农历三月初三在太平洋上举办“沧海映兰亭”纪念王羲之兰亭雅集海上书法节,并现场演示创作了在太平洋上人类迄今最大的一幅书法作品。
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被刻入黄河碑林、杜甫草堂诗碑、徐霞客文博园和红石湖广场等多处碑林。作品和传略被收入多部国家级典籍和海内外报刊媒体。
被誉为德艺双馨的中国文化使者和当代中国优秀书法家,被选入中国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库。
书家专访
行进在书学的正确轨道上
——武传国书法印象
文/刘洪彪
早在2006年,在全国首届草书艺术大展作品评审工作中,我是中国书协的评委之一。在评审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一件草书作品,书路正,传承稳,运笔活,率性挥写, 自然布局,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成熟感,没有那种流行的普遍青涩、拘谨或耍酷的感觉。果然,这件作品得到了多数评委的认可,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的层层评选, 在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十五件获奖作品之一,而且是所在省级团体会员中唯一的获奖者,非常难得。作者是一位军人,姓名叫武传国,我也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字,内心为军队书法界又冒出一颗新星而欣悦。
多年后的2011年冬,在解放军原总装备部美术书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晋京受聘为该院创作研究员的武传国。不久后,该院集中所属部队书法骨干, 请我去讲课并点评作品,我再一次确认传国乃是军队系统书法队伍中的佼佼者,是颇具潜力前景看好的重要骨干。紧接着,我又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书法创作研究班授课时看到了认真听讲快速记录的武传国。传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在1992年和1994年的全军书法展中就获过奖,在1995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入选过。在1996年的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中获过一等奖,同年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由张爱萍先生主持的全国军工系统“神剑杯”书法大赛中获得银杯奖,屡获佳绩。
2012年4月间,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开办刘洪彪草书高研班,现场教学录制,传国也来了。整整十天,我围绕草书艺术,完成了32讲。在81名学员中,武传国是在全国性高端展览中有良好表现、崭露头角和学有所成的少数几位书家之一。那一次,我和传国相处时间最长,虽然很少单独交谈,但天天都见面,平添了许多亲近感。传国儒雅善悟、文质彬彬和洒脱真诚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
传国对书法的学习热情很高,经常不辞辛苦四处求学参观,在很多展厅现场,也能看到他在作品前认真观看和拍照的身影,甚至经常是在闭馆前最后一位离开展厅。他还在平时很注意学习吸收其他门类的知识和营养。比如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到西泠印社高研班学习篆刻,到清华大学书画名家陶刻班学习,长期坚持学习诗词和楹联创作,还在全国全军摄影艺术比赛中多次入展获奖,书画论文和文学作品亦多有发表,广益多师,相互滋养,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他把沈鹏先生书法教学方针中“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指导思想落到了实处,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综合修养给自己增添后劲,提升了学术品格和艺术境界。他还经常应邀到大学院校、培训班和网上给学员授课,用自己的艺术心得传播传承书法艺术薪火,教学相长。他还经常到社区、乡镇、军营慰问送作品,到我驻外使领馆为华人义务服务,无偿赠送名言佳句书法作品,以实际行动力行传承中国文化自信,被誉为德艺双馨的中国文化艺术使者。
一位很多年前就在全国书展中获奖的书家,至今还接二连三地报名参加培训班,潜心学习和修炼,不浮躁冒进,至少说明三个问题。其一,他热爱祖国文化,真是把书法当作了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未曾休止地不断求索着;其二,他能谦虚刻苦,没有浅尝辄止、小富即安的毛病,懂得艺无止境、山外有山的道理。其三,他能持之以恒,走上书学的正途,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步骤。
我想,传国君之于书法,可谓用志不分、方法得当、目标清晰,更能勤学博悟、德艺双修,这就具备了抵达成功彼岸、攀至理想高境和成就的必要条件。对于传国的作品,观者自有看法,专家亦多评论,是为卓然成就之列,此不赘言。传国的书法之路,可以给学书者以很好的启迪。
他现在比过去好,今年比去年好,而且可以断定明天比今天好。他一直在进步着 ,这不是所有学书者都能做到的,传国做到了。我为传国高兴,因为他正行进在书学的正确轨道上!
(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书家档案出品
撰文:张广村
策划:鲁 堂 张行方
编辑:一 方 高华芬
新媒体支持
中国书画名家专访
中国名家会客厅
艺术人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