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启航》(剧情篇)
《逐光:启航》(剧情篇)
《蓝星循环曲》
(有大量剧透)
(蓝色字体为游戏名称等,绿色字体为游戏内专有名词等)
《逐光·启航》是一款科幻文字类游戏,玩法较单一,玩家要通过不断点击屏幕下方的圆圈来做功并积攒能量,通过能量玩家可以升级方舟各种设备模块,建造各类行星设施,进行各种行动或者组建太空防御/进攻工事等。
游戏剧情硬核,依托于宇宙大撕裂背景。
如果你喜欢科幻,那么这款游戏绝对不容错过。
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方舟的领航员。方舟,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艘超级宇宙飞船,其中搭载了蓝星文明六兆亿同胞和包括“协议”在内的各种超先进技术。方舟本身由蓝星文明打造,然而外观并不如某些科幻影视剧中的那般庞大,碍于其将执行的使命与责任,更小的体积意味着更小的风险。
为了使本游戏剧情更加连贯,下面将涉及部分此游戏前作(前作为《蓝星循环曲》,目前已下架)的剧情。(部分剧情并不准确,实际情况以游戏为准)
2033年秋,蓝星文明意外毁于伽马射线暴并由此卷入时间循环危机,此次危机使得蓝星文明始终会在固定的时间点被伽马射线暴摧毁且无法进入2033年冬季,并且整个文明基本上被卡入2020年至2033年秋的一个时间段中并不断循环(并不是全部循环)。在此危机中,玩家将扮演“执行者”不断带领蓝星文明团结发展并最终打破循环。
伽马射线暴既然来自太空,那么只要蓝星文明能够发展至星际文明就好了吧?然而2020年的蓝星文明仅处于信息时代,想在短短几次循环中便在13年内带领蓝星文明迈入星际时代的门槛难如登天,更何况执行者也只是血肉之躯,没有充足的理由使各国服从并让全球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目标努力。
几次循环的经历后,执行者觉得自己目前的重点可能有误,而仅凭自己是无法使整个文明团结一致的,他需要足够的力量和威信让各国服从自己的命令和安排,为此其不断付出努力,然而一次次打破循环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在这一过程中执行者不断积累经验,但也一次次止步,自己或被刺杀,或被孤立,或重新循环。蓝星文明或毁于智械危机,或灭于外星殖民,或终于内部核战。
一次循环中,执行者意外发现被循环的地区远大于整个太阳系,这是个绝望的事实,但这并未打击执行者的信心,毕竟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错机会,执行者借以躲避了诸多文明发展的误区。
无数次的循环不断挑战着执行者及其幕僚和蓝星文明的意志和信念,不断的挑战带来了不断的困难,但也带来了不断的机会,在难以数计的漫长岁月中,蓝星文明各方各面都进行着飞速的发展,各项数值在不停突破以往的极限,蓝星意志逐步在无限的13年中得到凸显,并最终帮助蓝星文明打破循环。
(《蓝星循环曲》剧情结束,但时间循环危机带给蓝星文明的影响十分巨大,包括完成了至少一次的技术飞跃,并为其后来的发展铺好了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平坦和光明的道路。)
此后,蓝星文明由行星文明过渡到星际文明并进入了星海大扩张时期,此刻的蓝星文明不断探索星海,建立了无数外星殖民地,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扩张进行得迅速而又不可阻挡。蓝星文明像是一粒种子,在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的洗礼和困难的磨砺后丢掉了许多封建的教条的肮脏的毒素,并艰难地开出一片片叶子,最终以席卷一切之姿绽放在蓝星附近。
星海扩张进行了数百年,文明的领地和版图越来越大。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蓝星文明仍然遭遇了不少挫折和磨难。下面需要引出一些概念。
大筛选:
宇宙中存在着自然选择机制,一个文明在发展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样的挑战对于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文明来说也都各不相同。简单且鄙陋地来说,如果一个事件或危机的影响力足够长期改变并威胁到一个文明时,那么应该可以称这次危机为一次大筛选。大筛选是宇宙对于每个文明的考验,是每个文明成长都必须要经历的挑战,无论轻重,不分对错。
在大筛选中,有的文明会遭到摧残甚至毁灭。不过,“不能杀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强大”。
游戏中的蓝星文明经历了伽玛射线暴,时间循环危机,智械危机,高等文明入侵,大虚无主义,认知灾难等一次次几乎是毁灭性的大筛选,但是最后却全部安全渡过。
『注: 蓝星文明从星际时代发展至超物质时代,再到奇迹时代,仅用了一千年,经历了九次大筛选和数轮技术飞跃(技术飞跃,可以理解为《三体》中的技术爆炸/科技爆炸)』
正反宇宙理论与宇宙大撕裂(用语并不准确,实际情况以游戏为准):
在这一千年的发展时间中,蓝星文明不停探索星空,在各项技术的加持下最终确认了宇宙正以光速进行膨胀,并极有可能造成宇宙大撕裂和热寂的结局(三体中最后宇宙的结局也是如此)。而蓝星文明所处的宇宙为正宇宙,文明猜测在创世之初,宇宙大爆炸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还“创造”出了一个反宇宙,正宇宙的边界慢慢因为力而不断膨胀,而宇宙中心(也称白洞)则是连接正反宇宙的桥梁,两个宇宙不断变化,正宇宙最终会因为热寂导致万物荒凉,万般静默,文明崩灭。届时也许相邻的两个原子都会相隔万里,但反宇宙的一切则会截然不同,在漫长的时光后正宇宙或许会再次重启,但这时的一切已经同蓝星文明没有关系了。
在认识到宇宙大撕裂的严重性后,蓝星文明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而唯一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或者说让蓝星文明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前往宇宙中心... 并在那里进行对冲或逃离宇宙。(注:宇宙大撕裂是对于正宇宙所有文明的大筛选,“无论轻重,不分对错”)
“思想共联”和囊宇宇宙中枢:
在将深邃而好奇的眼光投向外部的同时,一些科学家也将目光转向蓝星文明自身,经历了漫长的研究,蓝星文明逐步掌握了一种能够将蓝星同胞的意识相联通并上传的思想技术,被连接的对象思维思想将会共享,他们之间将不再会有隔阂和隐瞒,取而代之的是通透和团结。在反复完善和验证后,文明决定对此项技术进行实践,实践对象即几乎所有蓝星文明个体。这项技术曾遭受过怀疑和抗拒,但最终还是成功实施,然而此技术也有不足之点,即思想共联后人与人间就较难再有秘密和隐私可言,并且在几乎所有人都联通并上传意识后人们意识之中的自我将会逐渐丧失,而这个问题在后来也演变成了一次大筛选,其影响之一是促使蓝星文明在后来的方舟计划中做出了设置领航员的决定。
然而相比于缺点,思想共联的优点则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项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潜能和威力,它可以将所有已上传意识的蓝星同胞们联系在一起,汇集所有人的智慧、力量、算力解决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后来蓝星文明能顺利完成方舟计划的关键。至于所有的六兆亿的蓝星文明个体意识则都被汇聚到了囊宇宇宙中枢,在这里人与人间将会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共产,囊宇宇宙中枢最后则被安全地安置在了方舟中。
时间凝聚计划,方舟与协议:
在确认了宇宙将会大撕裂的结局后,蓝星文明除了建立和验证正反宇宙理论之外,还立刻开展了以方舟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行动,执行了时间凝聚计划(与世线信标有关),成立蓝星时空管理局和创造莫比乌斯系统(与时间回溯有关,在《逐光·启航》中方舟如果不慎被毁将会凭借时间回溯协议进行回溯,也就是重开)。
(注:蓝星时空管理局局长很可能是前作中的执行者,具体情况见游戏中的“致领航员的一封信”)
方舟计划即蓝星文明通过方舟不断航行至宇宙中心决定对冲或逃离的计划。至于方舟,在开头已经介绍过,是蓝星文明打造的超级宇宙飞船。
为了保证领航员能够带领方舟在约束下对目的地星球等等情况进行活动和抉择,以保证方舟成功抵达宇宙中心,蓝星文明还倾尽全文明之力创造了协议。
协议,或许是蓝星文明在无数次循环和漫长发展中根据技术和实际经验制定的一种约束类准则?但又不可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准则,事实上,这项不断蜕变和完善的协议已经属于后奇迹时代甚至于是空想时代的超级产物,而这种协议方面上的先进性也是方舟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情见游戏)
----------------------
方舟计划开始。刚刚开始启航的方舟据推测可能已经具备奇迹时代的技术力。
方舟本身使用曲率引擎技术进行航行,在航行中,方舟系统会自动为方舟规划好最优路线和目的地星球。之所以寻找星球是因为方舟本身需要能量进行补充和升级或者改换模式,以及最开头提到过的建造工事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收集超重元素,这种元素在游戏中是启动某些东西的必备物质(具体情况暂不明晰,以游戏为准),也是方舟最后能否成功逃离或对冲宇宙的关键。
对于“方舟”来说,一颗星球元素越丰富、质量越大,可以收获的能量也就越大;如果有高级生命体或者人工化合物,则是不可多得的大补。因此,方舟航行中会尽可能选择可能萌发生命的星球落脚。游戏中方舟航行到达的星球,基本上都有萌发生命和有被生命体利用的痕迹或者本身资源丰富。
而除了超重元素以外,方舟中似乎还有一种“零点能源”?与之相关的还有“真空零点能发生器”,在游戏中也被称为“扳机”,其余关于“零点能源”的情况暂不明晰。
游戏中的方舟已经航行了许多的距离,而玩家所扮演的领航员也只是领导方舟经历最后十站的“末代领航员”。事实上,除了蓝星文明,没有人清楚方舟究竟航行了多久,又更换过多少领航员。
(注: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彩蛋,在游戏中的某处对话中,玩家可以得知自己是被协议选择的一个来自于2020年的蓝星意志。)
在游戏中,玩家将会逐次认识到方舟飞船上的三位“AI”,分别是逐光(大概负责与领航员的大部分交涉以及总体情况的总结汇报等),狼青(主要负责对外侦查和交涉等),深红(主要负责战争模块)。而事实上通过之前的内容,我们知道了方舟上已经搭载了六兆亿同胞,这三位“AI”之所以会被打上引号,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并非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而是来自于囊宇宇宙中枢,来自于那些同胞们的意识,而根据协议,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干扰领航员做出决定。
领航员的任务和责任不必多说,其身上承担了蓝星文明的意志与未来,甚至于是整个宇宙中所有文明的希望。领航员需要带领方舟做出判断并顺利抵达宇宙中心进行对冲或逃离。
领航员在目的地星球一般有两个选择:收割或共生。(不排除有其他选择)
收割:
通过星环或控星体框架对星球进行物质收取与利用,此行为可以最大限度上获取方舟所需资源和超重元素,仅保留星球地核等结构,但也会直接导致星球上的所有生物的毁灭死亡。
(注:星环用短而密集的反引力光束逐步剥离星球的物质,然后将其转为能量。此外,星环还能用星球的引力来产能。星环为方舟提供了高效的资源搜索能力,是方舟前往宇宙中心的重要保障之一)
共生:
仁慈的选择,方舟将会通过星环或控星体框架对星球进行少量的资源索取,作为交换,方舟将会和本地文明达成某种约定或者方舟自身在此星球上进行某种工程。此行为只会让方舟获取少量的资源和超重元素,客观上来说并不利于航行,但此举传达了善意,也会让本地生物幸存并为未来增加了更多新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