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死亡啊,你近在我们身边,却又显得如此孤单。

2022-10-10 03:59 作者:八坂龙之介  | 我要投稿
作为一部题材如此严肃的电影,开头的“起”十分有趣。无论是发现死者的“特征”还是主角那极具戏剧性却又顺滑过渡到点题的事业剧情,不难发现,编剧以一种略带黑色幽默的方式巧妙地将观众引入了主线剧情当中。尽管细看会发现当中有些许的突兀,但那些棱角也在那圆滑有趣的幽默感中被掩盖,同时为后续展开埋下伏笔。

主线可以分为远处的死亡、死亡的忌讳、周围的死亡,以及近在身旁的死亡。主角刚入行时,与常人的态度一样持反感与负面情绪,会继续做下去多是因为破罐破摔的心态以及经济问题。直到第一次碰到尸体时,他才体会到何为死亡,而且看到的是最自然、最悲哀、最丑陋的姿态。这也是为何他见识过“死”的真面目时,会那么迫切地渴求生者(妻子)的温暖。

来到第二阶段后,导演与编剧不出意外地提起了丧礼相关职业的痛处。这里也许是篇幅问题或认为不适合剧情旋律等等的原因,导演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讲述;尽管如此,短短的一段剧情与主角妻子的态度,也足以表现出相关从业者的无奈;此处对主角的刻画也很合适,没有下定决心的他,虽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但并没有以那种生硬的“深情大义”表现出多么坚定;因为他仍是新人,对比起师傅来说还没有真正习惯死亡;可毫无疑问地,他已经开始对死亡和这个行业感兴趣了。

在第三阶段中,主角在妻子离开后渐渐习惯了“死”。这并非因为冷血,而是他懂得了如何正确地与“死”去相处,看尽众生百态的最后一刻,他已经明白自己为何会选择继续下去。在习惯与“死”相处的时光中,享受当下的生活,这也才会有主角那在田间悠然自得地拉大提琴的情节。但前面的剧情显然还不够靠近死;因此,这一次轮到了他小时候认识的一位老婆婆。如果说先前的“死”还能说与他毫不相干,那么这次可以说是向他靠近了。这里可以说是全剧中处理得最好的部分,以至于结尾都显得黯淡了。安排妻子回归,并且让她同主角一起出席先前不久才有说有笑的老婆婆的丧礼;这里妻子终于有机会见到丈夫究竟是如何工作,面对的又是什么;在死亡来到与自己有联系的人身上时,与死亡相关的人员才显得无比神圣——妻子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往日对丈夫的成见这才烟消云散;而曾觉得自己好友不干净的那个大叔,此时也剩下感谢之心。

到最后一部分,死亡终于切切实实地坐在主角面前。对于数十年音信全无的老爸,主角心中虽然有恨意,但经过前面的经历,他深知死亡的本质,也体会到曾经在一旁目睹自己为死者送行的人何种心情。这是回乡下以来,从不曾靠近过“死”的他在入殓师这行所得到的东西,因此才会放下恨意为父亲入殓,这里同时也回收了前面所埋下的伏笔,让数十年的恨意消散于那静谧的丧礼之中。

总结:虽然写了一千多字,但仍有许多东西没能评论清楚;因为电影不是文章,比起拙劣地让人物说出大道理,有许多东西导演已经用画面与音乐巧妙地去表达;而演员们也尽职地完成了他所安排的一切。整部电影下来节奏相当平缓稳定,以至于难以让人察觉到启程转折。明明无时无刻不提到死,却又没让人见到刻板印象中的“死亡”;在此,它总如早晨的空气、如田间的流水、如你身边的人一般;若不主动打招呼,便唯有在它将手搭上你的肩膀,领你走完最后一段路时才会发觉它的存在。

死亡啊,你近在我们身边,却又显得如此孤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