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服饰背后的文化丨做蛋糕?不,这是拜占庭人在做丝绸

2018-08-31 17:38 作者:螺旋圆舞曲  | 我要投稿

公元395年1月17日,随着废止了奥运会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一命呜呼,硕大的罗马帝国过渡到了一个全新的版本,东西罗马时代。不过,掌管西罗马的次子霍诺里乌斯一家似乎运气并不怎么好,仅仅过了一百年不到,就被日耳曼蛮子把屋顶给掀了。反倒是管东罗马的长子阿卡迪乌斯一家有领导天赋,鼓捣了鼓捣,成功的为整个罗马正统续了一千多年的命。

 


(阿卡迪乌斯雕像)

 

还记得上一期我们讲过,罗马帝国东征西讨,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么?也正因为如此,罗马帝国的人种也非常复杂,希腊人、叙利亚人、科普特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及希腊化的小亚细亚人都涵括在内。所以东罗马帝国的人中也是复杂得很,甚至到了后期,就连外族入侵时还能吸收侵略者哥特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成为自己的国民。当然拜这一点所赐,东罗马帝国也获得了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并且风格各异,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为了研究好它,史学家专门称其为“拜占庭帝国”,用来和古罗马以及那短命的西罗马帝国做区分,也算是很有牌面了~

 


(拜占庭艺术大多都是这样的风格,很完美的融合了欧洲各地区的文化)


数千年里基本保持欧洲经济前列的拜占庭帝国,很爱学习外来文化并输出自己的小玩意。这个被当时古中国称之为“大秦”的国家,不仅为古中国带来了琉璃、珊瑚、玛瑙等稀罕件,一些杂耍、幻术啥的也随着拜占庭商人的脚步流入了古中国。当然,对方也没闲着,在我们被他们的小玩意迷得如痴如醉的时候,对方带走了让我们十分自豪的养蚕、制绸技术

 

(当时一些玛瑙、琉璃等物件,对于中原地区还是比较稀少的)


不过说来也命苦,在拜占庭帝国冥思苦想如何将这份技术搞到手之前,整个欧洲想要穿一件丝绸衣服,那简直比你在做出这个月究竟是氪金还是吃饭的选择时,还要难太多。先不说欧洲人是否能拿到蚕种制丝,直到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下决心想要将这个技术搞到手之前,怕是还有很多穿丝绸的贵族不知道这么神奇的软黄金,竟然是产自蚕宝宝结茧时的分泌丝。当然这么说也不绝对,因为直到有人将蚕这一物种带到拜占庭,这批人才知道这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昆虫。

 

(丝绸之路是当时输送丝绸给欧洲的主要途经,当然,只输出实物不输出技术)


在此之前,拜占庭贵族要想得到一件丝绸制品,几乎都要经过波斯商人这一中间商。虽然他们每年也会派出自己的商人团队去互通有无。但是无奈波斯人因为和当时中原地区有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也更熟识中原的商业关系,所以往往他们能搞到比其余欧洲国家更好更棒的丝绸制品。而没有这层关系的拜占庭商人,就只能拿到中原商人和波斯商人都看不上的劣质丝绸。

 

(波斯的历史也是相当之长,它是现在伊朗的前身,在整个欧洲史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虽然劣质丝绸依然在拜占庭被当做宝贝,但谁不想要更好的东西?而且老被波斯人卡脖子,想要上好的货便要被迫接受对方的天价,也让当时国力强盛的拜占庭贵族气不打一处来。为了这事两个国家还打了一架。但是打了二十年之久,最终也未分胜负,反而互相还落下一身伤。思来想去,最终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获取制绸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拜占庭信仰的是基督教的分支东正教,和波斯人的信仰也有冲突,他们的怨念也离不开宗教之间的原因)


可是说得轻巧,就如刚才所说,整个贵族上下连这玩意怎么产出的都不知道,中原那么大,他们要怎么去找?一开始他们将这个消息散播到全国各地,说谁要知道怎么制绸,只要告知皇室,就许诺难以量计的赏金。在消息发布后,全国上下都轰动了,大量的“奇人异士”挤满了皇宫,有的说这是中原一种树上产的,并拿出了不知从哪拿来的种子,以种子来换赏金。有的说这是一种纺织技术,但是要想拿到原料必须给他一笔丰厚的路费让他去取原料。唯一最接近的一位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带来了蚕种和桑籽,但是他却将这些东西埋到地下,说来年自然会长出蚕丝的。

 

(其实当时拜占庭也有自产的丝绸,但是就如同上面这个一样,属于对劣质丝绸的抽丝重组,并不是很精美)


几年过去,拜占庭帝国赏金给出去不少,可是对制绸技术却还是两眼一抹黑。再看看隔壁波斯人依然卖丝绸卖的风生水起,气的当时查士丁尼眼睛都红了。不过就在这时,他们的希望终于。几个正在君士坦丁堡的印度僧人听说此时后来到王宫,说他们会这门技术,并将养蚕制绸讲的头头是道,再一次听得贵族们点头如捣蒜。

 

(一幅拼贴画,上面是查士丁尼大帝)


说完之后,查士丁尼的希望之火再次燃起,不过这次他可放聪明了,他并未给两位僧人过多路费,而是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于是两位僧人一走就是几年,直到查士丁尼都快把这事忘记的时候,这俩人又再次出现在了他的王宫,并成功的将蚕种和技术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从这一刻起,拜占庭才算彻底的摆脱了被波斯人卡脖子的杯具。


(这是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制绸工序,如果不是特别说明,会以为是在做蛋糕吧)


在之后,又由于十字军的两次针对拜占庭的东征,致使本来被其秘密掌握的制绸技术,也因为炮火逐渐散播到了整个欧洲。这也是制绸技术散播到欧洲的缘由。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虽然很遗憾这项技术并未成为我们的独有,不过在传播期间,每个国家每种文化都成功的用丝绸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从这一点上来看,丝绸技术的传播,确实为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展现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看看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作品,是不是也充满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呢?

 

(拜占庭帝国的丝绸制斗篷,可以说象征着拜占庭帝国的最高制绸技术了)

 

(完)



服饰背后的文化丨做蛋糕?不,这是拜占庭人在做丝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