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看待阿里的犀牛智造?

2020-11-19 21:55 作者:我也你好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好啊,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欢迎来到我们商业杂谈第二期,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阿里的犀牛智造,在今年9月14的时候公布了一张动物脚印的海报,当时我还有点好奇,是不是要搞什么大的动作,以为是要芯片。

两天后阿里巴巴,也就是9月16号,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了新智造发布会,当场宣布要做自有工厂,并且还是一个已经运行3年的秘密项目,虽然是自有工厂但不是搞自有品牌

实际上是阿里巴巴想要执行阿里巴巴前首席参谋长曾鸣智能商业战略,其中的一个C2M,简单的意思来解释就是专门针对个性化需求,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流通和沟通都是非常便捷,可以理解几乎为直接沟通吧,一方面减少库存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信息沟通成本,让消费者拿到心仪的产品,自己的利润还是最大化的,其实也可以粗略觉得这就是供需平衡。

我们今天就可以看到一种模式就是直播电商or直播带货,假如你是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主播,你想出一个自己牌子的衣服,那你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和吸引你的粉丝,同时根据直播间购买的人数及时给你数量的反馈。

这个犀牛智造也是抱着相同的想法,阿里是想用服装产业作为一个切入点!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产能的一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目的在于实现定制服装的批量化生产。

为什么阿里要自有工厂还有个隐藏故事,这个等会再聊,截至目前犀牛智造在杭州和安徽宿州分别各有两个服装制造产业园和一个产业园,你肯定和我一样好奇,双十一犀牛智造有没有参与这场狂欢季呢?的确有,据媒体报道在今年双十一大促的时候由一家叫初棉的服装商家与犀牛合作生产了一些衣服。

犀牛智造里面有一些逻辑是跟Zara和SHEIN,简单提一嘴SHEIN目前势头非常猛,之后都有可能超过Zara,有机会做一期视频跟大家聊聊,做快时尚的逻辑是一样的,在柔性制造和编码数据化这里面用到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这个学过物流管理的童鞋可能都有了解过,Zara是在快时尚/快消品行业里竞争很激烈,让他成长变为巨头就是它的流通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主要就是非常快,怎么快呢?Zara每年都会推出12000个款式,并且每一周要上新两款产品,原料通过全资子公司提前集中采购,生产由自有印染厂快速生产,产品通过总部中心仓模式,再被分发下去到达门店。从产品的设计到线下店铺上架最多不超过3周。

Zara在1977年建立了第一批制衣工厂,1984年引入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并开始建设物流中心。下面附上ZARA与GAP供应链流程的对比图

听起来是不是有内味了,但是阿里为什么还要自有工厂,是因为在阿里巴巴公布犀牛智造的前两年,也就是2018年,阿里1688牵头的淘工厂新制造项目开始进行了,当初这个目的也是帮助工厂基于海量大数据的精准匹配,让工厂获得精准客户资源,减少因供需不匹配造成的资源浪费,简单的说就是帮助生产商和供应商解决信息不对称,当时是与阿里云IOT团队进行合作,怎么搞呢?


阿里云的技术团队会帮助工厂部署IOT设备并采集相关数据,也就是收集数据先打下基础,其次就是利用视觉识别分析功能,进行良品率等的检验,同时让流程数字化,然后接入线上供应链数据库,当时愿景是好的,但结果却不是非常理想

此图只是展示服装厂

原因有几个,第一,想要达成生产流程透明化,是否就需要这些高端的视觉识别技术,数据是否可以过滤掉其他的无用环境信息等;第二,小型加工厂是否有足够的成本进行改造又或者有着多大的需求?第三,当时的数据是否可以多维度的进行衡量或者预测仅仅依靠部分单维度的数据能达到怎样的超出预期效果?

但是阿里没有放弃,在2018年3月19日,注册成立了了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为淘宝天猫总裁蒋凡,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现任CEO是伍学刚。除此在2019年12月2号,蒋凡把淘宝事业群成立C2M事业部,在今年3月26日2020淘宝C2M战略发布会上,阿里推了一款以C2M商品为核心供给的淘宝特价APP。

讲了这么多,其实这跟2016年马云在当时的云栖大会就提出来过五个新战略,分别是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而犀牛智造就是新制造,除此有很大关系,就是之前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教授前部分提到的提出的智能商业其中主要就是以数据驱动和智能协同为双螺旋驱动的,还有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有C2B、S2B等,这个S2B相当于C2M的升级演化版本,如果小伙伴们感兴趣智能商业这个话题,我们单独做一期。

曾鸣教授

相比这次我觉得犀牛智造会更加成熟,这一方面跟阿里在新零售积累实战经验和互联网电商的数据分析经验和消费个性化等趋势有关,另一方面是跟之前的淘工厂项目受阻也换取了宝贵的经验这两者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更多都是概念上面,从战略上的确非常美好,但让我们分析一下更深入的东西。

那阿里为什么先从服装产业入手?

我自己总结了几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就是服装行业市场广阔,服装行业在中国已经达到了3万亿的销售规模,潜力很大。

  • 第二个原因就是阿里自己在销售端天猫、淘宝、1688又或是线下的新零售已经获取并积累大量真实数据和第一手经验,并且目前有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自己的战略也是要大力发展新制造和C2M等,战略层面的需要。

  • 第三个原因,就是服装制造行业的壁垒不是很高,跟一些钢铁、汽车等等大制造不太一样。

  • 第四个原因,就是物流成本可以控制,成本比较低,并且还可以与自家的菜鸟网络进行合作。

  • 第五个原因,直播带货模式让阿里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接近消费者的源头和生产厂商的源头很好地结合,更快的相关响应。

  • 第六个原因,政策上面的支持,国家从2016年的“十三五”就开始指出我国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今年7月工信部又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还有就是产业互联网这方面国家也大力推动。

阿里去做犀牛智造可能成功吗?

个人感受是我觉得非常有可能,这么说是因为,目前阿里有这个实力,但目前更多上面战略或是刚刚发展,没有披露更多信息,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和一些逻辑去思考,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这次的犀牛智造跟几年前的淘工厂逻辑是不太一样的,这回是阿里开始自己建厂,并且自己尝试,不断改进,并不是要去改造现存中小工厂什么的。这次的犀牛智造偏向更多是获取需求然后再去生产,这和当时淘工厂单纯想要通过技术去提高生产效率不是完全一样。

我们需要持续的观察是犀牛智造能不能真实的分析出消费者的需求、能不能把成本降下来并且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做到柔性制造的同时能否获取利润等等。

在犀牛智造刚报道出来的时候一些中小生产厂商,还是比较紧张的,觉得犀牛智造可能在未来会产生威胁,除此这些厂家也很关心目前开发到了什么程度,这种柔性跟经济性兼顾的如何,还会担心自己未来可不可能沦为给平台打工。

还有这也引发了我们把制造这块做好了,我们国内品牌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在品牌经营和服装用料选择等等方面还有很大改造空间。

阿里的犀牛智造如何发展?

先讲讲工厂方面,以目前的趋势看,阿里还是会选择消费行业当中市场大的,自己消费端有大量的数据,并且离散制造非常明显,行业壁垒不是非常高的行业。那比较明显,那就是家居和日用品行业,此前2019年5月花了43亿元入股了红星美凯龙,在10月份对三维家也进行了5亿元的战略投资,除此就是阿里在去年也投资了一批零售企业,而且前段时间盒马还在上海开了一家会员店,以后要增加自有品牌可能就会需要阿里的新制造去帮助。

回到犀牛智造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一套流程包括设施打造成一个制造样板间,在成本降低、模式清晰、能获取盈利的情况下之后会推向中小商家,就像一些生产厂家把自己的积累的能力对外输出,这个我们在采访当中也能看到。

除此慢慢也有可能会向产业上游去发展,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控制成本、和生产时间等。

京东和拼多多会不会入场?

答案是已经入场相关领域了,京东最早在2018年初就发布了旗下生活家具自有品牌京东京造,京东利用自身的数据去找出用户需求,在找到相关强实力的制造商去进行合作生产。除此就是京东旗下的“京喜”宣布推出了京喜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主要的措施有找地方政府合作、通过直播带货连接消费端和生产端、利用京东的物流和金融提供相关支持。

再来看拼多多,类似京东,采用C2M模式,在消费者和工厂之间建立短链路,降低渠道和库存成本。

整体看下来,各家都开始布局新制造方面,阿里比这两家更向前一步。除此还有衣邦人也很早就布局,苏宁也在温州对外宣布开放平台加大产业带优质商户的入驻扶持力度,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如果喜欢本期视频不要忘记一键三连,如果有新的动作我也会持续关注,到时再与大家进行分享。

如何看待阿里的犀牛智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