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

老福山立交桥下,在可以遮阳挡雨的桥檐旁,时常满满当当排列着一些老旧的电瓶车。这些车的主人们戴着红色、黄色的安全帽,车上装满各式各样的干活工具。他们双手插在衣服兜里,或伫立在车旁打量着来往的车流,或聚在一起闲聊解闷。双手插袋不是为了学习年轻人装酷,只是单纯因为刚开春的微风还充满着寒意。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够给他们活干的雇主。他们像是早年间的长短工,没有具体的单位和固定的工资,只要是有人需要,只要是他们能做的,什么活都可以接受。 他们身旁的车前往往立着一块木牌子,上面简明扼要表明他们擅长的手艺,“泥瓦”“木工”。而没什么手艺的人呢,就只能卖卖力气,帮忙抗货、搬家。 我每次路过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对这些民工也不大了解,但鲜有看见雇主的出现,有时候他们一等就是一整天。 每到饭点的时候,他们总会三五成群去街边的苍蝇馆子点几个小菜拼一顿,也有一些人更愿意买几个包子煎饼坐在街边啃着吃。 如果你问他们周围有什么餐厅酒店,他们不一定清楚,但如果问他们附近有什么实惠又好吃的小餐馆,他们一定能说得头头是道。 当夜幕逐渐降临,他们便骑着破旧的老式电瓶车各自告别,四散而去,像一颗颗雨珠,从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道,散入各个狭窄昏暗的城中村街道里。在第二天,这些散落的雨点,又重新汇入大江河流,聚集在一起。 就在这种反复的分散和聚合中,日子一天天消磨殆尽,很少有年轻人加入他们的队列,而那些年纪较大的手艺人,也逐渐退出视野。 街道旁排列的老旧电瓶车越来越稀疏了,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或许并非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只是曾经有着使不完力气的他们,不得不垂下他们已经花白的头,选择另一种被淘汰的生活。 大厦越建越高,在大厦中忙碌的人们穿着越来越端正,举止也越来越文明,而在这种文明的洗涤下,街边破旧的老电瓶车也逐渐越来越少,直到被人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