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锅懒觉倒计时:越临近考试越想玩,你也在“自我设障”吗?

2022-12-07 14:34 作者:积极心理学实践基地  | 我要投稿

昨天在高涨的情绪引导下,我给身边的考研人写了一封信。

写完后我就有点后悔了,因为在文章的结尾我放话了:接下来,我会写一系列提升心理资本的文章。

这话说得,好像我自己拥有很多“心理资本”似的(汗颜!)

只是,说出口的话那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我只好硬着头皮来更文了。

我一早就在脑子里列接下来的写作提纲,先取个好名字。

“负面标题=流量密码”,我本来想取“考研倒计时21天”系列文章这个名字,但是我突然想到,我是积极心理学的传播者啊,贩卖焦虑是我能干的事?便毅然决然地舍弃了。

然后我突然想到,考研结束后,随之而来的不就是放松、大睡特睡、大吃特吃、大玩特玩了吗?这二者不也是手心手背嘛!

一个更轻松的名字浮现于脑海,于是有了今天的题目,这意外的发现让我觉得好像自己也重新上了一回战场!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多一点期望,同时也鼓励大家撑过最后三周,因为有太多好事在等着你们啦!

在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我也想提醒一下,越到关键时期,越容易被一种特殊的心理所困,让我们先来做个自我诊断,留意一下你是否出现了下列想法、心理活动或者现象:

① 研友A:只有三个星期时间就考试啦,我前期那么努力、那么辛苦,我好像有把握了,现在也只有这么点时间了,也做不了什么准备了,干嘛不好好放松放松,休息休息呢,跟朋友也好久没有见面了。

——这样的想法带来的结果就是:A提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于迫不及待地呼朋唤友、提前奖励起了自己,在考试的前一天打着放松心情、轻松上阵的名义,K歌到12点!

② 研友小B:啊啊啊,只有三个星期就考试了,我还复习个屁?我再努力也不能改变结局吧?哎,算了吧,我没心思复习了。

——抱着这个想法的结果就是:B彻底地放弃了复习,他改变了自己的目标,找起了工作。

③ 研友C:这么短的时间,按我现在的节奏肯定是不行的了,我得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再不逼自己一把不行了……

——有提升自己学习效率的想法很好,但是极有可能经受不住诱惑,于是乎早晨起来在知乎上一通乱搜,中午11点55分才猛地发现,上午一直在看“小作文”。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虽然多,但是其他娱乐资源更多更花里胡哨更吸引人啊啊啊!

④ 研友D:这么长时间我一直都静不下心来,我不可能考上的,但是他们(父母、男友、女友、闺蜜、舍友、研友……)对我期望很高,我要是考不上,让他们失望了怎么办啊,还有那些嘲笑我的人,他们一定会看不起我,觉得我笨/懒/好高骛远),我得把自己逼得更狠一些,今天晚上不睡了,复习!?

——一直这样想的朋友很容易给自己过高压力,追求完美,最终却因为达不到完美而自暴自弃,这类研友最容易迷失自己,最容易在最后阶段滑铁卢。

不知道有没有中枪的?反正我身上的眼儿还没好透……

出现这些现象,都跟一个词脱不了干系,那就是“自我设障”,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心理,极有可能我们压根就没意识到,某些表现是在“自我设障”。

自我设障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阻碍自己成功”。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我们都渴望一战上岸,哪有人不希望自己成功的?

更可爱的是,有些人即使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自我设障”行为,他依然无法控制自己不这么做。

为什么会有这样有趣的心理现象呢?

自我设障,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没错,大脑比我们想象得更擅长保护我们,不只有身体,还有我们的:自尊

当自尊受到威胁时,比如预感到很有可能遭遇失败了,那个以自为是的大脑会立马陷入防御状态,它让我们做出一系列行为,费尽心机只为了让我们失败时觉得“好受一点”,其中一个重要的行为策略就是:提前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

通常这个心理过程是:



我感觉自己好像要失败了!

我无法面对失败,毕竟我也付出了一些努力啊。

要是我努力过结果还失败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他们一定觉得我是笨蛋,而且没有自知之明。

我好怕别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我,归因于我的智商、能力、性格这些我无法改变不了的东西。

那我将生不如死,我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要是我能找个替罪羊,是不是好一些?

哪个借口好?

拖延症?疫情?我生病了?舍友很吵?我兴趣变了?我换了职业规划?新出的电视剧太好看了!瓜太好吃了,我的心理咨询师说我不适合考这个……

这些借口找起来可太方便了。正是因为我打定主意为将来无法避免的失败找借口,所以我的行为就会不断地靠近那个借口,让它变得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我会拖着不复习,我会故意不好好照顾身体让自己生病,我会去浏览那些看似有用其实只是浪费时间的网站,我会一次又一次地拿起手机,让拖延成为现实。

让我们从“目的论”的角度再来分析一番:

如果真的失败了,会怎样?

为了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我们会说:“哎呀,我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才失败的,只要我努力起来,肯定能达到目标。”把原因归结为“外因:没有复习”,这听起来可好受多了。

那万一我侥幸成功了呢?

“哇噻,我没有复习居然考上了,我也太聪明了吧?”

别人会怎么看呢:哇,那个家伙没怎么复习,随随便便就考上了,真是大神。

就这样,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自尊”都保住了,“自尊威胁”消失了,甚至于还能提升我们的自尊,自我感觉好多了。

看出来了吗?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自我设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保护策略。只要我们打着这些借口的名义,就无论如何也不会受到伤害了。

然而,这种“防御”手段,从长远来看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那些找过的借口、拖着不去完成的目标、那些引发了深层次自尊危机的事情,会在我们的头上盘踞,直到把我们一点点压垮。

那么,该如何去破除“自我设障”这场危机呢?

我觉得,一旦我们找到自己拖延或者各种借口背后的真实动机,这个动机就失去了它的效用,也就不存在了,这就好比,一旦我们知道自己在做梦,这个梦瞬间就失去意义一样。了解自己的真实目的也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当你知道自己在“自我设障”时,你就知道真正阻止我们成功的别无他人,只有我们自己。

要探究“自我设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恐怕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其中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往往过度看重他人对自己表现的评价,把自己的自尊与他人的评价和自己的外在表现过度联系,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重新设置评价自己的标准,把“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和赞美”换成“掌握知识和技能、扩展自己的边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生活”这样的成长型目标,可能有助于我们克服“自我设障”,让自己更好地摆脱困境。

我曾经也是“自我设障”的高手,高考前一天,我突然没来由地痛哭流涕,陷入极度恐慌发作,老师同学几个人都安慰不好我,然后大家都知道,原来我有恐慌症。只是在今天看来,那是我过度恐惧时玩的小把戏啊。

可不就太有意思了嘛?

搜索微信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火锅懒觉倒计时:越临近考试越想玩,你也在“自我设障”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