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不“传统”?汉服纹样的当代创新

某天深夜,阿罗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套汉服……

嗯……怎么不算汉服呢?
当然了,这位鬼才网友做这样一套汉服纯属玩笑。但其背后也说明了这样一件事:传统并不意味着泥古,在形制正确的基础上,可以对汉服进行一定的创新。
——那么,就让阿罗来唠一唠汉服纹样的当代创新吧!
新世界,新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绘画诞生于早期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美好想象,几千年来,这一功能从未中断。
当下,现代生活既有传统的美学传承,同时,又被社会赋予了新的生活符号与审美经验,艺术也随之得到创新动力。
因此,在现代汉服的纹样上,我们自然也能看到融合了古典审美和当代风物的创新纹样。

月亮上捣药的玉兔不知过了多少春秋,某一天遇到了穿着宇航服到访的新新人类——噢,人间已经沧海桑田变化至此了么?

“翱翔天际、高高在上的雕意图偷窃兔子的财宝,不料被兔子一脚反蹬。”
传统的意象,在当下的语境中得到创新,实在别有深意。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前方高能!一大波萌物正在袭来!
纵观我国古代绘画,作为祥瑞,动物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意象。传统的动物意象诸如鹿、鹤、虎、猫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溪柴火软蛮毡软,我与狸奴不出门。”——试问,谁能拒绝可爱的小动物呢?

兔子是古画中的传统意象,此处却使用了别具现代气息的Q版表现风格,兔兔们忙碌地过着新年,辞旧迎新,祈祷来年的福气,好不热闹!

说到萌物,怎么能忘记我们的国宝熊猫?熊猫在古代没有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但在现代社会,萌萌的大熊猫,也能出现在汉服上,和大家见面啦。

你的凶萌小熊猫突然出现!看到懒洋洋挂在树枝上的汉服新成员“小能苗”,不免让人想要摸一把。

“在夕阳照耀的金色海浪之上,两只海马踏春花而归,为首的海马身背金锭回首而望,为后的海马则身背白海螺紧紧跟随。”
纹样的创新也带来了十分接地气的好兆头:马上有钱花。
汉服是活着的文化

暗纹既保留了四合云纹的传统纹样,又大胆加入了飞机图案。
这别出心裁的纹样设计,背后也有一段故事。
这组面料的设计者是90后的南京姑娘周馨怡,是最早的一批“汉服爱好者”中的一员,她将这款面料取名为“飞机四合云纹”。
谁能想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竟也能为汉服设计提供新的灵感?

原来,周馨怡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上个世纪国内和苏联将传统审美和时代元素结合的美学风潮,也对她有所启发。而当时汉服领域的纹样设计较为保守,多集中在花鸟鱼虫、山水神兽、福禄寿喜等传统题材,于是,周馨怡另辟蹊径,用传统的方式,讲述了今天的故事。

对于汉服纹样的创新,周馨怡表示:“现在汉服比十年前的大众认知和接受度提高了不少,但是不少人还是认为它是过去的东西,比如有些人认为汉服必须是一个非常古典的形象,加一点现代化的东西都认为是西化,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汉服应该是活着的文化,是一个和当代人共同成长的文化。”

“对于服装历史的研究也非常有必要,我们充分了解古人的服饰文化究竟是什么样、为什么是这样后,才有可能遵循我们自己的道路去发展新的东西。我的这些作品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再去发展出来的。”
汉服并非只有复原款,将汉服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相结合,也是宣传汉服文化、使汉服文化贴近大众生活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创新是值得赞美的。
阿罗在这里仅举例了一部分,当代的汉服生产者们在创新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家还见过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汉服纹样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说一说吧!
参考文献:
[1]薛雁.明代丝绸中的四合如意云纹.[J].丝绸.2001(6).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380398092456672&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9%A3%9E%E6%9C%BA%E5%9B%9B%E5%90%88%E4%BA%91%E7%BA%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