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阅读《巴黎圣母院》[法] 维克多·马里·雨果

2021-07-16 14:5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一百九十年前,首次出版的《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马里·雨果为我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虚情假意的骑兵队长腓比斯,还有一个哲学家诗人格兰瓜尔。

  这真是一个女人与四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了,又是爱情,还有宗教。


  这让我想到了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托马斯·哈代的《苔丝》、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等,在十九世纪时期他们都有着世俗与宗教的对抗的描绘。

  虽然《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时间是1482年,学过那段欧洲历史,大致的印象就是黑暗的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迅猛的时期,也是“女巫”被处死的时期。


  全书的前期雨果以极多的篇幅,给我们描绘了十五世纪时期的巴黎容貌。从巴黎的发迹到不断扩展,从罗马式到哥特式,美丽的尖塔与圆顶,壁画与玻璃。

  文中有一段是讲述了“印刷术如何杀死建筑”的。对此应该比较好理解,而且我只能说“干得漂亮”。

  从前只有宗教神学掌握了文化的传播途径,用民众的赎罪卷建造对民众毫无意义的建筑。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让普通的民众也能接受普世科学的教育之后,从前那些掌握利益的人开始害怕了。

  高耸的塔尖与低贱的烂泥相照应、洪亮的赞歌与高声的谩骂相呼应、满盘的珍馐与腐败的猪食可各得其乐。

  整个社会的矛盾愈发地激烈了。

  当路易十一还能在巴士底狱开心地笑着说“外面的人在吵闹什么?”侍从还能从容回答到“陛下,是造反。”终于到了路易十六时,回答的不是造反,而是“革命”了。

  教会的黑暗与封建王朝的复辟,让雨果作出借以《巴黎圣母院》的反抗之声。这让我想到了四十年后同样还是在巴黎“巴黎公社运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自由、民主同样是在不断地反抗。


  《巴黎圣母院》的结尾也许是悲哀与欣喜的,白衣终将飘荡在那里,卡西莫多也与所爱在一起了。

阅读《巴黎圣母院》[法] 维克多·马里·雨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