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图别史】刘向:深夜遇仙不寻常

2023-03-09 07:00 作者: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 我要投稿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使用】


作者|舆图生

夜凉如水,火烛如豆。

未央宫的前殿外,正是大汉内廷的藏书楼天禄阁。经过汉成帝诏令在民间广泛征集,此刻宫廷的藏书堆砌如山,种类繁杂。

光禄大夫刘向奉成帝之命领校秘书,至今已有时日。

这些天来,看到上古诸多典籍残存仅一二者,刘向无比叹惋;若是碰到意外珍本,则又读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校对每一部书,刘向都要把书的提要、主旨、重点一一记录下来,日后所记笔记汇编名为《别录》,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

书的古朴,墨的清香,夜的悄寂,便是刘向的日复一日。

如此天长日久,竟也破书万卷,下笔成册。

今夜,刘向要校对的是《尚书》。

《尚书》一书,源出多头,如今更有今古之别,本就是真伪难辨。

更要命的是,校对过程中,《尚书》有些篇章涉及五行、地理、天文之说,言语看似精妙,却不解其深义。

刘向眉头紧蹙,一时不知所以然。起身踱步,烛火投影。来来回回思考,反反复复推敲,还是不得其解。

阁外夜深虫鸣,使人愈加烦躁。

忽地,一阵叩门声传入耳中,叮叮当当,很是清脆。

夜过三更,寅夜怎么还会有人前来拜访?

刘向望向门口,却见影影绰绰似有一个人推门而入。

借着微弱的火烛,来者须髯飘飘,白若雪瀑,是个老者。见其身着黄色衣袍,手里还拄着一根青翠的黎杖。刘向还欲细细打量,只见老者抚须一笑,举杖轻吹一口气,杖头登时亮起一团火光,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室内。

刘向连忙正衣施礼,询问老者因何而来。

老者倒也不客气,问他说,你校书是不是碰到了麻烦?有什么问题,你问我,我解答给你如何?

刘向一怔,觉得老者来路不明,就想试探一下,便问起上古天玄地黄的深奥之事。

不料,老者侃侃而谈,就连开天辟地之时的诸多古史也是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刘向听后无比折服,连忙跪拜再次行礼,恳请多多赐教。

老者颔首以示答应。告诉他说,你我有缘,我今天知你编校的是《尚书》,就把其中的《洪范》和《五行》两篇讲解授你如何?

刘向听后,喜不自禁,这两篇正是自己弄不明白的章节,便连连称谢俯身恭听。

老者娓娓道来,刘向听得入神,又怕记不住,急忙拿起笔来。来不及铺开案几上的简帛,就直接从身上的撕下衣袍,拿笔疾书记录。

佶屈聱牙的文字,经老者讲解后,茅塞顿开,通达其理,知晓其义,刘向欣喜不已,便问老者究竟是何方高人。

老者乐呵呵地说,我便是天上的太乙真人是也!只因为你刘氏一门,数你子弟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故而私下凡间,授你心法,以传后世。

刘向顿首再拜,恳切希望仙人能够多多传授一些真知灼见。

太乙真人却以天光将至,人仙有别为由,欲要告辞。

见刘向依依不舍,太乙真人便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来,告知刘向,舜禹之时,便有九州分天下,观星知兴亡的秘术。我这里便是一卷天文地图之书,传授给你,好好研读,既能通晓日月星辰之玄妙,更能映照天下地理万象之变迁,你若能参悟此中深义,成就不可估量。也可选其一二传于儿孙,定能让后辈受益匪浅。

说罢,太乙真人青藜杖轻轻点地,便不见踪影。

一时天亮,案上果有仙人所赠书简,刘向确认不是梦境,便加快了编校的进度,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为后世留存下大量珍贵的典籍。

及至以后,他又将仙人所授典籍传给儿子刘歆。于是,当时一些有关地图和天文的残卷剩籍,也成为父子二人辑录的重点。

刘氏父子曾将上古《山海经》重新编撰分目,留下一部瑰丽的上古地理名典。因《山海经》或是对上古“山海图”的注解,刘氏父子也许亲眼目睹过“山海图”的真面目。可惜,《山海经》传世至今,“山海图”后来就佚亡了。

刘向夜遇神仙,在一些古籍记载中煞有其事。,或是说明五行之术和天文地理在两汉儒家学说中,已经被轻视了。而刘向父子辑录古籍,若不通五行之理,不知地图之妙,将是大大的遗憾,也无法将上古的诸多记录天文地理成就的古籍流传万世。

主要参考史籍文献:

1、《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

2、《三辅黄图》卷六

3、《拾遗记·后汉》

来源:古地图数字博物馆(www.map-cn.com)官方号


【地图别史】刘向:深夜遇仙不寻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