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科学施肥
猕猴桃的科学施肥

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有16种,根据这些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可分为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氯、铁、锰、硼、锌、铜、钼),碳、氢、氧三种元素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其他元素则只能从土壤中获得。根据新西兰园艺学家提供的资料推算,每生产100kg猕猴桃果实,需要纯氮(N)1.8kg、纯磷(P2O5)0.2kg、纯钾(K2O)3.2kg,一般氮的利用率是50%,磷的利用率是20%,钾的利用率是30%,果农可以根据自己果园的产量推算出合理的施肥量。 一、施肥误区 果农在猕猴桃施肥方面存在以下误区:①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②重视春、夏季施肥,轻视秋季施基肥;③重视地上调节,轻视地下管理;④重视氮、磷、钾肥,轻视中、微量元素肥;⑤重视地下施肥,轻视叶面喷肥等。以上诸多原因,致使猕猴桃的溃疡病、根腐病、叶斑病、黄化病等大量发生、蔓延,树势逐年衰弱,甚至死亡。猕猴桃属阔叶类植物,它的特点是:挂果早,萌芽率高,成花量大,挂果率极高,年生长量较大,是一种贪肥、喜水性植物。猕猴桃树的根为水平状肉质根,须根多、主根少,根系含水量大,对土壤pH值、各元素的浓度、水、气、热等要求严格,反应敏感。猕猴桃生长前期(3~5月)营养生长占优势,中期(6~8月)生殖生长占主导地位,而后期(9~10月)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所以相对而言,前期需氮较多,中期需磷量大,后期钾元素吸收旺盛,三者不能独立,而是相辅相成。至于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猕猴桃和其他果树大体相同,即前期钙、镁、硫、铁吸收多,花期需硼量大,后期氯的吸收有所增加。猕猴桃发芽、开花、长梢、坐果所需养分,主要来自上一年秋季树体贮存的营养,这就充分说明秋季施足基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