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为的就是进个好点的企业,哪怕裁员也会给够赔偿!

2022-01-28 14:16 作者:张砺锋聊MBA  | 我要投稿

最近,关于佳能广东工厂裁员赔偿的消息屡屡冲上了热搜,很多职场新人和刚毕业的同学都有个疑惑,这么高的赔偿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数据真实吗?

另外,对于裁员的标准是否遵守,对于将来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会不会有一些指导意义?

按照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1、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这里面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就是我们常说的“N”。但是,这个N上面还有两个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

1.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2.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干满几年就赔几个月,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个月工资,即可强制解除劳动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N+1。但总数不超过一年,并且不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三倍,这样就是不违反劳动法了。

以上仅仅是最低限度的“不违法”裁员赔偿标准。但事实上,各个企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比如众多还在生死线挣扎的小公司,以及无视劳动法的无良公司,裁员都是一纸通知而已,赌的就是劳动者不懂法,我们在各个社交网站里面也经常能看到各种裁员后和公司劳动仲裁的经验帖。


而正规的企业,包括很多我们熟知的各种996的知名大厂,都会起码遵守最基本的劳动法规定,给足N+1的底线赔偿。

很多时候,求职者的要求并不过分,不要求钱多事少离家近,只求遵守最底限的规则即可,但就是这样也很难。

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要进遵守底线的公司,应届生校招是最简单的路径。

说完了N+1的“底线”,那我们再看看超出底线的公司是什么样子?

砺锋之前在一家美资500强工作,一家在疫情期间因为劳保用品出名,但实际上主业是楼宇自动化和造飞机的公司。在上海的外企圈子里面,这家公司属于规模很大,但待遇福利只能算中等的。

当时中国区的总监想开掉下面一个工厂的质量经理(工龄约8年,月薪税前约35K),由于总监给HR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开掉,最后给的赔偿很丰厚,到手有60多万(在外企,除非你犯了大错,否则“老板一定要开掉”的潜台词,就是让HR不管什么条件都答应他)。

这位仁兄得知要被裁的时候兴高采烈,我们也都纷纷表示祝贺。走人当天就去工厂门口的4S店提了一辆新车,你们懂得,上海的4S店大部分在郊区,和厂区挨得近。然后第二天开着新车去竞争对手上班了(民企,没那么多规矩,老板拍板就上班)。

当时这位仁兄的赔偿是算的2N,顶格赔偿了,加上当天签字有 early bird奖金,还有各种当月薪资结算什么的乱七八糟加一起,最后拿了这些钱。

这家外企每年都有一定的裁员名额,赔偿标准不一定,看集团总部批的裁员预算有多少。富裕了最多能给N+6,穷的时候N+2也有过。每次消息一出来,大家都会去争取被裁,我也在某次N+5的时候申请过,但没被批准,很失望说实话。

对了,你们应该还记得我上面说的,裁员的月薪是当月平均工资的3倍封顶。但我们这个美企的赔偿是不封顶的,你月薪多少就是多少来计算。

至于这种外企怎么进?比起国企和央企来说,社招进去的机会要多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外企圈子里面来回互相跳槽。对于圈外人和年轻人来说,进这种外企的最好机会,仍然是去个好学校,然后走校招!

说白了,还是考研!

2016年夏天,我离开这家外企,加入了某大厂,在当时互联网众多大厂里面,虽然算是薪资中等,但没有或者说很少996,性价比较高的一家了。

在这家公司,我经常听说某英美名校回来的管培生,干了半年,不鸟公司给的P6,P7级别的OFFER(当时的行情,大概税前30-60万级别),去欧美企业从月薪几千的管培生重新做起。

再后来,我们部门一位留学回来,先进某打车厂做D8,后来跳来我们这里的兄弟,由于领导看不爽,被以“上班时间看NBA视频”为由不给赔偿赶走了,不知道现在劳动仲裁结果如何了。

另外,大厂们的裁员,往往占比相当一部分的股票是无法计算入收入的。例如你税前月薪2万,同时每年还有价值40万的股票可以行权。但裁员的时候这40万是不计入你的赔偿计算范围的,只能按照月薪两万来赔偿,这就让很多大厂人在面临裁员的时候极度怀疑人生。

说回案例里面的佳能,30年司龄150万的赔偿,应该也是按照2N来赔偿的,如果严格遵守劳动法,以珠海人均9214元工资来计算,这位仁兄最多只能拿到9214*3*12=331704,与实际足足有了将近5倍的差距。

对了,忘了说,日企算是外企鄙视链里面最为低端的存在,人们普遍认为日企的福利待遇和工作强度性价比低于欧美企业,就这也秒杀了众多大厂。

当然,不管是欧美还是日企,工厂里面的职位相对来说门槛就没那么高了,比较容易,但里面较为核心的运营管理、质量、工程、精益、供应链相关岗位,仍然是偏向于有经验社招或者校招的。

最近几年,MEM开始增设了一些针对应届生的岗位,工业工程这些,这都是制造业里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我觉得佳能这个裁员例子,应该对这些专业同学的择业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以上

关注张砺锋,了解商学院MBA最新动态和最专业的分析。


考研,为的就是进个好点的企业,哪怕裁员也会给够赔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