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25】第七章第四节:推理

2020-12-07 23:52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知识点如下——

第七章 思维

第四节 推理

No.1:什么是推理(reasoning)?

书上定义——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或者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分类——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一、三段论推理(syllogism)

No.2:什么是三段论推理?

书上定义——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现象——人们的推理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

解释一:气氛效应(atmosphere effect)——

人物:武德沃斯等人

内容: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但这一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具体来说,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一个全称一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

 

解释二:换位理论(conversion theory)——

人物:查普曼等人

内容: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由于对前提解释上的错误,就导致了推理错误的发生。

 

解释三: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theory)——

人物:约翰逊-莱尔德等人

内容——

a.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其次根据前提条件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

b.心理模型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象的某种事件或者情景——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要得出另一个结论;

c.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结论:三段论推理中,不仅要考虑三段论的形式,同时也要考虑三段论内容的正确性

 

二、线性推理(linear syllogism)/关系推理
No.3:什么是线性推理/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

书上定义——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观点——

人物:休腾洛切尔等人

内容: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性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三、条件推理(conditional reasoning)

No.4:什么是条件推理?

书上定义——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现象:证实倾向(confirmation bias)——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

实验——

人物:沃森等人

名称:“四卡片选择作业(four cards election task)”

过程:他给被试看四张卡片,卡片的一面写有字母,另一面写有数字,同时主试给被试提出一个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是偶数。”要求被试说出为证实这一规则的真伪,必须翻看那些卡片;

结果:只要约4%的人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即认为应该翻看卡片“E”和“7”,46%的被试认为应该翻看卡片“E”和“4”,33%的被试认为应该翻看卡片“E”;

结论:沃森等人认为,在检验规则或假设的过程中,被试有一种强烈的对规则的证实倾向,这是一种偏离逻辑规则的倾向;

观点:卡片选择作业中的错误与实验材料的性质有关,由于实验采用抽象的、人为的材料,因而导致了错误,如果把卡片的内容换成被试熟悉的内容,被试正确选择的比率就会明显升高。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25】第七章第四节:推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