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李尔王》观后感
还没有开始读《李尔王》原著,只是观看伊恩麦克莱恩爷爷版本的话剧,内心非常悲伤。因为话剧表演时间很长,所以看了很久才一点一点品完。如果我的眼泪会像雨珠一样从天而降,也许会引发城市的局部暴雨吧。那些极具煽动性的排比,大胆的比喻,演员冷静的独白,让我深感话剧表演的感染力。坏女儿为了爱情竟会自杀,私生子在生命的尽头也会良心发现,莎士比亚的表层故事竟然如此通俗易懂。寻常人家老人分家产却最终导致悲剧人生的事情,也值得成为四大悲剧之一的故事情节吗?看来莎翁那个时代的人,对于子女的背徳,对于财产分配的思考深度,并不比我们现代人浅。
《李尔王》里面的台词很有意思,什么叫做“你这只呆鹅,下次看到你,我要把你打成糊墙的泥巴”,还有什么“就算是裁缝造人,也不会造出你这样糟糕的人,哪怕是那种只学过两个小时的裁缝”,就算是争吵,他们语言上,各种神奇的比喻几乎是信手拈来。别出心裁,令人啼笑皆非,一时之间只觉得这个人胡闹得不行,但也还没有上升到被冒犯的地步。
在暴风雨之夜,李尔抱着已经死去的小女儿的身体,说要人们拿镜子看看,看她是否还有呼吸,他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小女儿,一如最开始坚定的褫夺小女儿所有的尊贵称号,坚决收回原本要赠与小女儿的封地那般肯定。可为什么,在最有权力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李尔却失掉理智;在自己一无所有,失去国土,失去尊严,失去子女时,反而能看清什么是真正的人?
大女儿在故意激怒父亲,赶走李尔离开时落泪了,听到父亲这般诅咒自己,她也很悲伤。是否曾在夜里,默默祈祷,请全能的神让体面之人保全自己的体面,让有德之地不要沾染无徳的风气,别让过多的束缚桎梏自己的身体?
人呐,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