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5.3.1.2 知觉

2023-11-30 14:1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2、知觉


  比感觉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是知觉。

  感觉是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在取得各种感觉的基础上把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形成关于客观对象的整个形象,这就是知觉。例如我们到一个钢铁厂去参加劳动的时候,我们看到巨大的高炉和平炉,看到钢花四溅、铁水奔流,看到工人们热情的劳动,听到工厂的领导人和工人们介绍他们的生产情况和经验,同工人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感觉。我们的头脑把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这个钢铁厂的形象,这就是知觉。

  知觉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不仅因为作为知觉的要素的感觉离不开实践,而且因为知觉本身要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人们的阶级地位、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等等,对知觉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例如一个唯物论者和一个宗教信徒在看到一座神像的时候,虽然得到许多同样的感觉,但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觉却是有所不同的。唯物论者所知觉到的不过是一座泥塑或木雕的东西,至多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品;而宗教信徒则可以把许多虚幻的东西(例如神的威严、智慧、慈悲心等等)加进神像的形象中去。一个在车床旁边工作过多年的老工人和一个初次接触车床的新工人对车床的知觉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久经战斗的老战士和一个入伍不久的新战士对枪炮声和战争场面的知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有这些,只要从实践的观点来看,都可以作出正确的解释。

《唯物辩证法大纲》5.3.1.2 知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