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贝壳苏州】苏州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2022-05-11 18:03 作者:bili_14375970500  | 我要投稿

为提高服务业重点场所、

重点单位、企业员工防疫措施可操作性

近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

《2022年邮政快递、交通、银行、

理发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业

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一版)》

苏防控办〔2022〕56号

各县级市(区)疫情联防联控指挥机构,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经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同意,现将《2022年邮政快递、交通、银行、理发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一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5月9日

2022年邮政快递、交通、银行、

理发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业疫情防控

工作指引(试行)(第一版)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科学精准抓好服务业各个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筑牢企业疫情防控防线,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关于全面从严从紧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以及《2022年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苏疫指企发〔2022〕19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发改委、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汇编制定了服务业细分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提高服务业重点场所、重点单位、企业员工防疫措施可操作性。此为第一批,主要是邮政快递、交通、银行、理发服务、商贸流通共5个行业。

邮政快递

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的形势任务需要,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根据《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等规定,结合苏州实际,制定本规范建议。

一、坚持做好预防工作

1.提高防疫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境外、境内疫情复杂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充分做好应对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以邮政快递企业对外营业场所、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内部办公场所等生产作业场所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

2.切实落实“四早”措施。配合相关部门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根据各个季节特点和疾病流行规律,有针对性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防止流行性感冒、其他呼吸道疾病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

二、加强单位防疫管理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建立健全内部防控工作制度、实施方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指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落实执行,严防单位内部发生聚集性感染,严防疫情通过寄递渠道传播。

4.遵守地方防控要求。按照地方政府具体规定,做好从业人员从外地返回后登记管理、隔离观察等疫情防控具体工作。按照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定期抽检工作。

5.做好防疫用品保障。根据企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储备充足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手套、洗手液等。按照每工作4至6小时更换一次的频率,定期为从业人员免费分发口罩。

6.加强防疫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宣传,确保从业人员知悉防疫要求,增强防疫意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从业人员要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7.完善场所管理措施。在营业场所及生产作业场所入口处醒目位置张贴“场所码”并落实“扫码通行”措施。根据当地分区分级管理要求,落实生产作业场所和各类用品用具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各类消毒用品应当在安全、阴凉、通风处分类单独储存,消毒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发生火灾和化学品伤人事故。生产作业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提供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洗涤用品。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隔离观察室。

8.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督促指导从业人员落实个人防护用品、手卫生等防控措施。每日监测和登记从业人员健康状态,坚持测量体温。要减少非必要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人员,减少在密闭式场所举行的活动。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对于进入应当佩戴口罩的密闭式生产作业场所的用户等外来人员,应当提示其正确佩戴口罩。对外营业场所应当提示用户等外来人员在店内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交谈和接触。可以使用栏杆、标线、告示牌等器材帮助维持秩序。

9.安全卫生使用空调。生产作业场所如需使用空调,应按照或者参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相关要求,做好空调清洗、消毒、维护等工作。生产作业场所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并在当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对上述区域内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强制消毒、清洗,经卫生学检验、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实行分区分级防控

10.企业对外营业场所。对于进入企业对外营业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查验健康码。高风险地区营业场所要尽量保持通风,每隔4小时全面消毒一次,每隔4小时对工作人员测温一次。对于用户等外来人员使用、接触过的桌椅、笔等用品用具,应当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中风险地区营业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对于用户等外来人员使用、接触过的桌椅、笔等用品用具,要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低风险地区营业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

11.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对于进入邮件快件处理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查验健康码。高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尽量保持通风,每隔4小时全面消毒一次,每隔4小时对工作人员测温一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中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低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经常通风,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

12.企业内部办公场所。对于进入企业内部办公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查验健康码。高风险地区公司机关、客服中心等办公场所要尽量保持通风,每隔4小时全面消毒一次,每隔4小时对工作人员测温一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实行弹性工作制,间隔安排工位、座位,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中风险地区办公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间隔安排工位、座位,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低风险地区办公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并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

13.邮件快件运输工具。加强邮件快件运输工具疫情防控工作。跨不同风险级别地区运行的邮件快件运输车辆,执行所跨地区间最高风险级别防疫标准。

四、加强人员健康防护

14.科学实施个人防护。从业人员在营业大厅、客服中心、信息机房以及其他人员密集、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生产作业场所内,要佩戴口罩。前台、食堂、出入口等场所工作人员,邮件快件揽投人员,以及直接承担测温、登记、应急处置等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人员要戴口罩。邮件快件运输车辆驾驶员在单独驾驶时无需戴口罩;驾驶室内人员为2人以上时,均应戴口罩。在其他生产经营及社交场所,相互距离1米以内的要戴口罩。口罩佩戴前、脱除后应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邮件快件揽投人员做好揽投服务工具的清洁消毒,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进行重点清洁消毒。

15.实施定期核酸检测。将邮政快递从业人员纳入重点人群“应检尽检”范围,按照地方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做好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按地方防疫要求提高检测频次。

16.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持续组织做好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实现“应接尽接”。针对从业人员平时流动性大、季节波动明显等特点,重点抓好新入职人员疫苗接种工作。邮件快件揽投人员须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并满14天后方可上岗,符合条件的应当完成加强接种。建立已接种疫苗人员台账,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接种人员跟踪、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

17.优化揽投服务模式。揽投过程中应当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与用户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身体直接接触。提倡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投递邮件快件。

18.强化应急处置措施。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疑似症状时,应主动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前往医院的路上和在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从业人员发现自己接触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及时主动报告单位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五、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19.加强重点环节防控。综合邮件快件来源地疫情风险等级、上游经营主体资质、寄递物品属性等因素,提前做好疫情风险研判,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清单,并实行动态更新、提级管控。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排查、样本采集、核酸检测、通关查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等工作。对于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毒。落实一线作业人员检疫查验、健康防护等防控要求,确保车辆人员保障到位、现场指挥调度到位、司乘人员防护到位、邮件快件消毒到位、车辆消毒到位、分拨处理形成闭环。未完成全流程疫苗接种的人员,不得进入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

20.加强重点人员管理。一线作业人员在处理国际邮件快件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做好上下岗前体温检测。对于保洁员等后勤保障人员、外包运输车辆司机等相关人员,也要开展输入性疫情风险排查防控,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贝壳苏州】苏州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