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专注力差?都是因为家长陷入了这些误区
如果说,平日里看娃是块宝,那辅导作业时,就是根草都比娃强。
一根草,起码能安分地待在原地,可放个娃在位置上,分分钟能气到心血梗塞!
写作业不停地动来动去,拿笔要3分钟,写字要1个小时,翻个本子更是能翻到天黑,看起来很认真,但不管过多久,口里背的永远是ABCD,一分钟才给讲过的题,捡了个笔就能忘了怎么写;崽,究竟怎样你才能认真把作业写完?
相信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都遇到过上述情况。
其实,孩子这些表现,和专注力分不开关系,父母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正是因为我们陷在了专注力误区之中。

01、专注力的重要因素——年龄
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年龄越大,专注力时间越长
成年人都知道一句话,“他还是个孩子,和他计较个啥?”
毕竟,小孩子的专注力不强,今天发生的事,明天起床,可能就忘的一干二净。
和孩子计较写作业不认真,我们还真计较不起。
当然,如果孩子年龄长了,注意力还是老样子,家长也许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比如感统因素(前庭觉、触觉等),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习方法等。
02、沉迷一件事情就是专注力好?
如果孩子沉迷某件事情,对外界的反应不理会,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相反,这意味着孩子可能存在注意力转移不足的情况。
比如到了饭点,孩子依然沉迷看电视。
父母喊“过来吃饭啦”孩子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因为,孩子在看电视时,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也就是说,看电视时,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孩子是被动吸收的,并不需要孩子动脑思考。
所以,孩子沉迷某件事,未必就是好事,家长也要仔细观察,看是不是注意力转移不足的原因。
03、该不会有多动症吧?
人的专注力是先天的,分散度就是定义专注度好坏的关键。孩子之所以能一边写作业,一边想其他事情也是这个原理。
分散度高的孩子,脑子里能接受到很多讯息。如果把分散度比作天线的话,那分散度高的孩子,头上可能有十几根天线,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分散度低的孩子,接收的讯息少,关注的东西也只有眼前这一样,专注力也会更高一点。所以,那些写作业好动,眼睛不停地瞟来瞟去的孩子,可能是专注力分散度高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分散度这东西是娘胎里自带的,与生俱来的天赋,羡慕不来。
不过,随着孩子年龄提升,后期训练增加,孩子自控能力上升,专注度自然会有所提高,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所以,孩子不认真写作业,也不能全怪孩子,可能是家长陷入了专注力的误区,不能一概而论哦。

同时,你是否想过,你的某些行为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01、焦虑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急性子的家长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也变得遇事易急躁不安、不能冷静下来专注于解决问题。
02、过度干扰
比如孩子正在儿童乐园里玩的很投入,家长时不时地要把孩子拉过来嘘寒问暖,“怎么样渴不渴,来喝点水”“走我们不玩这个了去那边看看”。
比如,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认真写作业,妈妈端着一杯果汁过来让孩子赶紧喝下,说补充维生素。等会又过来喂给孩刚出锅的红烧肉,问孩子好吃不好吃。孩子在和小朋友们玩耍的时候,让孩子赶紧过来吃块水果再去玩。
过度的干预和打扰,不仅会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感到茫然,也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03、经常斥责、唠叨
当孩子淘气、或者做事不如自己所愿时,很多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加指责,唠叨。指责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缺乏安全感;经常唠叨让孩子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
这两种方式都会让孩子变得情绪化,内心无法保持平和镇定,所以做事的时候难以集中精神。
04、放任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很多家长因溺爱孩子或是比较忙,就放任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例如一放学回家就呆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或者玩起平板、手机没有节制,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
电子产品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加上缺乏正确的约束和引导,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05、给孩子的玩具太多
现在的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玩具,每个孩子的房间里都被各种各样的玩具堆满。有的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有的是家长或者亲朋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面对眼花缭乱的玩具,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地去做一件事。
06、给孩子一个繁杂的学习环境
有很多的家庭都将孩子的房间装修得富丽堂皇,耀眼夺目,小帐篷,小吊床。各种新奇的摆件,和玩具都摆满了孩子的房间。这种繁杂的学习环境,很容易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很不利于孩子安静的学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的专注力遭到破坏后,就需要家长及时的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01、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给孩子制定一项任务,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将一件事完成。比如,给孩子三十分钟的时间,让孩子把自己的衣服洗干净。一个小时之内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在执行这项计划的时候,切记只让孩子做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会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来更好地完成任务。
02、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
通过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在假期里让孩子自己制定假期计划和安排,来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让孩子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有利于孩子条理清晰,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03、不打扰不打断
当孩子学习或者玩游戏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孩子。因为,当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或者玩游戏的时候,突然被打断或者打扰,就会将孩子的注意力中断。久之,就会缩短孩子的注意力。
04、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玩一些益智游戏来培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下跳棋,斗兽棋,拼图,搭积木等。
06、收起过多的玩具
将孩子平时不玩的玩具收起来,只留下少量的平时喜欢玩的。防止过多的玩具将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07、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把孩子书桌上显眼的小摆件换成书籍,将孩子的房间收拾整洁干净。
08、培养阅读习惯
陪孩子阅读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漫画书,笑话集。逐渐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过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后,就能够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来认真的阅读,思考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思想。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小游戏。
01、会动的扑克牌
家长准备3张不同的牌,将它随意排列在桌上。
比如3张牌分别是黑桃3,方块5,红桃6。
让孩子挑选其中一张牌记下,如红桃6,记下后,家长把牌倒扣在桌子上。
随意更换牌的位置,让孩子说出红桃6的位置。答对了,则孩子胜出,两人互换位置做游戏。随着孩子熟练度的提高,家长可以提高难度,增加牌的数量,变换位置的次数,或者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等。
训练目标:训练孩子的视觉专注和分辨能力,让孩子更加细心。
02、听指令做反动作
家长可以下达“右手摸右腿”,“左手摸右耳”等单个指令。
孩子听到指令后需要做出相反的动作“左手摸左腿”,“右手摸左耳”。
玩了一段时间,孩子能够掌握后,就逐渐加大难度。
告诉孩子,“接下来我要增加难度了,你要右手摸着右腿,左手摸着右耳”
让孩子作出相反的动作。
训练目标:提高听觉转换能力提升听力水平。
03、听故事回答问题
给孩子讲一个他感兴趣的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完后,让孩子回答问题:
如故事中,小蝌蚪重复出现了几次?小蝌蚪分别找了几回妈妈?小蝌蚪最终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训练目标:提高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和听觉理解能力,增强大脑对听觉信息的处理能力。
04、穿珠子
准备大一点的珠子和粗一点的绳子。让孩子穿进去,等孩子熟练掌握后,再加大难度。让孩子穿小一点的珠子和细一点的绳子。
训练目标:提高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与手部精细度。
05、123木头人
家长与孩子一起玩123木头人的游戏。在房间内画两条平行线,妈妈站在平行线一端背对孩子,孩子站在平行线另一端 。
妈妈说“123”时,孩子可以向另一条平行线那端移动。妈妈说“木头人”时,孩子立刻静止所有动作。
妈妈如果回头看到孩子在动,孩子就出局。孩子在妈妈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尽快到达另一平行线为胜。
训练目标:提高孩子的听觉注意力水平,提升手、眼、耳的协调能力。
06、划消练习
在下列数字表格中,家长任意选择一个数字。比如数字5,让孩子划掉数字5。等孩子熟练之后,在增加难度,让孩子划掉数字5前面的数字,或者3-5之间的数字。

训练目标:能够训练孩子注意的集中性、指向性、转移力、选择性、让孩子更加细心,不错过学习中的细节。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